模電工程師必掌握的三大法寶

差分信號 差分傳輸是一種信號傳輸的技術,區別於傳統的一根信號線一根地線的作法,差分傳輸在這兩根線上都傳輸信號,這兩個信號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反。在這兩根線上傳輸的信號就是差分信號。差分信號又稱差模信號,是相對共模信號而言的。 咱們用一個方法對差分信號作一下比喻,差分信號就比如是蹺蹺板上的兩我的,當一我的被蹺上去的時候,另外一我的被蹺下來了 - 可是他們的平均位置是不變的。繼續蹺蹺板的類推,正值能夠表示左邊的人比右邊的人高,而負值表示右邊的人比左邊的人高。0 表示兩我的都是同一水平。應用到電學上,這兩個蹺蹺板用一對標識爲V+和V-的導線來表示。算法

特色性能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全部電壓信號都是差分的,由於一個電壓只能是相對於另外一個電壓而言的。在某些系統裏,"系統地"被用做電壓基準點。當'地'看成電壓測量基準時,這種信號規劃被稱之爲單端的。咱們使用該術語是由於信號是用單個導體上的電壓來表示的。 另外一方面,一個差分信號做用在兩個導體上。信號值是兩個導體間的電壓差。儘管不是很是必要,這兩個電壓的平均值仍是會常常保持一致。編碼

能夠想象,這兩個導體上被同時加入的一個相等的電壓,也就是所謂共模信號,對一個差分放大系統來講是沒有做用的,也就是說,儘管一個差分放大器的輸入有效信號幅度只須要幾毫伏,但它卻能夠對一個高達幾伏特的共模信號無動於衷。這個指標叫作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通常的運算放大器能夠達到90db以上,高精度運放甚至達到120db。由於干擾信號通常是以共模信號的形式存在,因此差分信號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放大器系統的信噪比。設計

優勢接口

一、抗干擾能力強。干擾噪聲通常會等值、同時的被加載到兩根信號線上,而其差值爲0,即,噪聲對信號的邏輯意義不產生影響。產品

二、能有效抑制電磁干擾(EMI)。因爲兩根線靠得很近且信號幅值相等,這兩根線與地線之間的耦合電磁場的幅值也相等,同時他們的信號極性相反,其電磁場將相互抵消。所以對外界的電磁干擾也小。io

三、時序定位準確。差分信號的接受端是兩根線上的信號幅值之差發生正負跳變的點,做爲判斷邏輯0/1跳變的點的。而普通單端信號以閾值電壓做爲信號邏輯0/1的跳變點,受閾值電壓與信號幅值電壓之比的影響較大,不適合低幅度的信號。基礎

缺點並行

若電路板的面積很是緊張,單端信號能夠只有一根信號線,地線走地平面,而差分信號必定要走兩根等長、等寬、緊密靠近、且在同一層面的線。這樣的狀況經常發生在芯片的管腳間距很小,以致於只能穿過一根走線的狀況下。自適應

時鐘數據恢復( CDR: clock data recovery) 時鐘恢復做爲高速串行通訊必須具備的核心功能獲得愈來愈普遍的應用,在以太網、PCI-Express、Aurora中都有時鐘恢復模塊。相對的,傳統的時鐘與數據同時傳輸的並行傳輸方式沒法達到1Gb/s以上帶寬。

簡單的來講,所謂時鐘恢復就是:根據參考時鐘,從數據信號把時鐘信號提取出來。相對應的,在信道上只傳輸串行數據,在信道上並無時鐘信號。數據接收端接收串行數據並進行時鐘恢復。

SERDES中,時鐘數據恢復的基礎

一般CDR協議運行在較高的數據速率和較長的傳送距離,所以帶來很大的設計挑戰。 在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應用中,顧名思義,CDR接收器必須從數據中恢復嵌入的時鐘。更準確地說,是從數據信號的交換中獲取時鐘。 CDR發送器首先串行發送數據,而後將數據轉換成8b/10b編碼方案。編碼處理得到8位數據並將其轉換成10位符號。8b/10b編碼方式能夠在數據線上傳送相等數目的0和1,從而減小碼間干擾,並提供足夠多的數據邊沿,以便接收器在收到的數據流上鎖定相位。發送器將系統時鐘倍頻至傳送比特率,並以該速率在TX差分對上發送8b/10b數據。 CDR接收器的任務首先是在RX差分位流上鎖定相位,而後接收器按照恢復的時鐘進行數據位對齊,接着用接收器的參考時鐘進行字對齊。最後,將數據進行8b/10b解碼,供系統使用。 在CDR系統中,發送和接收系統一般擁有徹底獨立的系統時鐘。這兩個時鐘在一個特定的變化範圍內很是關鍵,這個範圍大約是數百個PPM。

CDR電路與抖動

CDR接口的主要設計挑戰是抖動,即實際數據傳送位置相對於所指望位置的偏移。總抖動(TJ)由肯定性抖動和隨機抖動組成。大多數抖動是肯定的,其份量包括碼間干擾、串擾、佔空失真和週期抖動(例如來自開關電源的干擾)。而一般隨機抖動是半導體發熱問題的副產品,且很難預測。 傳送參考時鐘、傳送PLL、串化器和高速輸出緩衝器都對會傳送抖動形成影響。對於給定的比特週期或者數據眼,傳送抖動一般用單位間隔的百分比或UI(單位間隔)來講明。例如,.2 UI的傳送抖動表示抖動由比特週期的20%組成。對於傳送抖動而言,UI數值越低越好,由於它們表明較少的抖動。 一樣地,CDR接收器將指定在給定比特率時所能容忍的最大抖動量。典型的比特誤碼率(BET)標準是1e-12。接收抖動仍然用UI來指定。較大的UI代表接收器能夠容忍更多的抖動。典型的接收器規格是.8 UI,這意味着80%的比特週期能夠是噪聲,此時接收器將仍然可以可靠地接收數據。抖動一般用統計鐘形分佈來量化,該分佈在其定點處有理想的邊沿位置。

信道均衡(Channel equalization) 信道均衡(Channel equalization)是指爲了提升衰落信道中的通訊系統的傳輸性能而採起的一種抗衰落措施。它主要是爲了消除或者是減弱寬帶通訊時的多徑時延帶來的碼間串擾(ISI)問題。

其機理是對信道或整個傳輸系統特性進行補償,針對信道恆參或變參特性,數據速率大小不一樣,均衡有多種結構方式。大致上分爲兩大類:線性與非線性均衡。線性均衡器和非線性均衡器的主要差異在於自適應均衡器的輸出被用於反饋控制的方法。對於帶通訊道的均衡較爲困難,通常都是待接收端解調後在基帶進行均衡,所以基帶均衡技術有普遍應用。 在實際中通常是加入自適應濾波器來實現信道均衡。使用濾波器來補償失真的脈衝,判決器獲得的解調輸出樣本,是通過均衡器修正過的或者清除了碼間干擾以後的樣本。自適應均衡器直接從傳輸的實際數字信號中根據某種算法不斷調整增益,於是能適應信道的隨機變化,使均衡器老是保持最佳的狀態,從而有更好的失真補償性能。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