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曾經知道了原哈工大的老師孫志崗。他離開了學校。投入了教育。工具
好長時間,已經忘記了這位前同行。學習
今天在查找一些資料時。再次看到這個大名。還找到了他的博客。spa
脫離了今天上午的工做計劃,拜讀了幾篇文章,又有新的收穫。設計
轉載他的一篇博文,記下這個地址。還可以再來交流,他眼下從事的在線教育,我仍是應該跟進的。blog
他的博客是:http://blog.sunner.cn/遊戲
本文原載於:http://blog.sunner.cn/boost-activity/開發
------------------------------------------------------------get
此次報告比較大發。所有校領導、院長、教學副院長等等都在。一共500多人。博客
我僅僅有15分鐘,最後爲了彌補前面的超時,我主動壓縮到12分鐘。效果應該還不錯吧。it
最後王書記總結時說「作改革,不要全面否認過去,得符合事物發展規律」,不知道是否是說給我聽的。好在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對教學沒有發言權」,因此我就不表態了。
爲此次報告專門寫了份報告。1萬多字,但已經儘可能精簡語言了。
本覺得會像去年那樣現場印發,但昨天才知道今年不印。因此傳到這裏,請點此下載。
講稿草稿:
各位老師,你們好。
首先,給你們展現一句話:
「……我以爲工大學生不學習。鬆散的程度已經到了一個使人髮指的地步……」
這是一名學生半個月前在個人博客上的留言。咱們的學生究竟多麼不愛學習。每名老師都會有本身的評價。我我的以爲。這名學生的話並未誇大其詞。
對這種狀況,我倒不悲觀,反倒很是高興,因爲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咱們的學生是富有正義感的。他們是但願本身能「愛學習」的。
也就是說:
學生主觀上是「愛學習」的,但落到行動上卻「愛不起來」。
如何讓他們行動上也能表現出來「愛」呢?我八年的職業生涯差點兒全用在研究這個問題上了,到今天最終略有小成。只是此次時間有限,我僅僅能展現個人幾個關鍵的觀點。
觀點一:做業的重要性大於講課。
我以爲教師最重要的職責並不是講好課,而是管理好做業。這裏的做業泛指一切留給學生本身去完畢的事情,包含普通做業、實驗、大做業等。有一個項研究將各類學習活動分紅兩類。一類是被動學習。包含聽講、閱讀、試聽和演示。還有一類是主動學習,包含討論、實踐和教授給他人。從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看,主動學習的效果是遠遠高於被動學習的。
聽課的過程,就是被動學習的過程,而作做業的過程正是主動學習的過程。因此做業的重要性大於講課。學校訂積極倡導的「累加式考試」也是在提升做業的重要性。
個人教學實踐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隨便摘一句話:
「每週在電腦前憋10個小時把實驗作完是很是痛苦的事情,但是以後就會發現痛苦以後的充實。對於知識瞭然於胸的感觸。
」
這是大約20天前個人課接近結束時一名學生在課程論壇發的感慨。
我本身作的統計代表。這句話是能表明大衆心聲的。有93%的學生以爲實驗是有必要保留的教學活動,相對而言。僅僅有74%的學生支持課堂講課。考試的支持率更是低至54%。因此,以做業爲核心的「累加式考試」,效果好,學生也歡迎。
但做業的建設、管理水平也直接影響這種方式的效果。
對此個人觀點是:
課程應該像網遊
網遊對學生是很是有吸引力的。不瞭解遊戲的人可能以爲遊戲是靠低級趣味來吸引人的。事實上不是。低級趣味的遊戲都是沒有生命力的。很是快會被遺忘。凡是能成爲經典的遊戲。都是用一些很是積極、健康的東西來吸引人的。假設課程能學習網遊吸引人的精髓。那麼就能讓學生主動學習了。
網遊吸引人的因素很是多。當中三條我以爲是最重要的:
成就感、可復活和公平
僅僅要課程具有了這三樣,那麼學生就會像愛網遊同樣地愛上學習。
難道課程拿到高分不具有成就感嗎?具有,但是這個成就感比較畸形。給你們看這樣一句話:
「從頭至尾沒有聽過XXX課的她在期末的考試中仍然取得了很是優異的成績。當得知她僅僅用一個星期的時間複習便獲得如此驚人效果的時候,在場同窗無不發出驚歎。」
此話的出處,是一個星期前《哈工大校內綜合信息網》上的一則新聞。
這就是現在學生們在追求的成就感。
成就感的源泉應該是挑戰成功後的喜悅。因此想讓課程有成就感。就要給學生很是多挑戰。我是這麼作的。實驗題目設計得很是有挑戰性,或者簡單說設計得「很是難」,而且在實驗結束前我不作不論什麼輔導。
建了一個網上論壇。讓學生們在上面互相分享經驗。互相幫助,共同挑戰實驗。學生作得至關好,讓研究生助教甚至很是多老師都望而卻步的實驗,他們能有80%拿到滿分。
實驗結束後。我再依據完畢狀況作課堂點評,幫他們昇華一下。
此時的學習效果就至關好了,遠比讓他們僅僅是跟着老師的指示機械操做一遍的效果好,學生也很是喜歡這樣。有很多學生在課程結束時說。但願所有課都能這樣。
還有一項「可復活」,課程中也應該儘可能作到。不可復活就會使學生失去持續挑戰最高峯的動力。我曾想。假設咱們所有課程都像四、6級那樣,贊成學生屢次參加考試,僅僅要他對本身的成績不愜意。就可以再學習。再考。那會如何。我作不了這麼大的實驗,但在個人實驗中作了實驗。在C語言課中,學生程序提交後,會被本身主動評分,他以爲分數不愜意,就繼續改程序,再提交,直到拿到滿分爲止。
這種過程不只讓課程得到「可復活」的特質。而且讓教師至關輕鬆,基本不用人工評分了。
再談「公平」。這是一個很是大的話題。
公平是一個社會健康發展的前提,網遊和課程也不例外。網遊公司爲了維護遊戲的公平性,甚至不惜把做弊的玩家告上法庭。
咱們的課程公平嗎?有監考的期末考試是公平的。但被累加的平時成績,並無監考,它公平嗎?不公平。因爲抄襲是至關嚴重的。
因此個人第三個觀點是必須反抄襲。
咱們專門開發了反抄襲工具,可以從幾百份做業中找出抄襲行爲。再輔以嚴厲的懲處措施,效果至關好。而且出人意料的是,學生對此很是支持。支持率高達92%。
這說明什麼?給你們講一件事。一個多星期前課程結束的時候,有一名被我抓了抄襲且嚴格懲處的同窗跟我說,他一開始很是恨我,恨我剝奪了他抄襲的權利。他以爲在大學,抄襲是天經地義的。在那之後,慢慢地,他不恨我了,反倒開始感激我,同一時候。開始恨這所大學。他說:「我人生的第一次抄做業就是在這裏發生。是這裏讓我以爲抄襲是天經地義的。」各位。這不是特例,我本人的第一次抄做業就是在這裏發生的,並因爲那一次的得手,而一發不可收拾。
因此,咱們的學生是愛學習的,但他們沒有遇到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這是誰的責任呢?對此我要講述個人第四個觀點。也是一個確定會得罪很是多人的觀點:
學生不學習,責任在教師
這話是不足夠客觀,學生自己是有責任,但咱們作爲教師。必須把這個責任所有,至少要儘可能所有都擔在本身身上,纔有可能把工做作好。「學生很差好學,我也沒辦法」這種話,是對不起咱們的教師資格證的。
那咱們該如何履行這個責任呢?是要像中小學班主任那樣嚴看死守。鞠躬盡瘁嗎?不是。絕對不是。
個人第五個觀點是:
給學生自由
中國的學生是很是可憐的,很是少有人能享有決定本身人生的自由。在並不知道大學是什麼的時候,就來到了大學;在並不知道專業究竟爲什麼物的時候。就選擇了專業。很是多時候,他們所作的,僅僅是爲了知足父母和師長的夢想、願望,甚至是爲了保全他們的臉面。
因此,我以爲,大學應該這樣。創建一個主要的、公正的、健康的學習環境。而後讓學生在當中自由發展,沒必要給他們加入太多壓力。比方,我所有課程及格的要求都是很是低的,假設一個學生已經想清楚本身未來確定作與專業無關的事情,那麼就大慷慨方地送他一個考試pass。助他有不少其它時間去作與專業課程無關的事情。再比方,我上課歷來不點名,甚至直接對學生說,假設你以爲來聽課是浪費時間,不如去作點兒別的,那就別來聽課。我會把課程錄下來,放到網上,你啥時候想聽了,就本身聽去。看似很是散漫。但我恪守兩條底線:
在這兩條底線的支持下。給學生最大的自主權。使有能力者實至名歸,能力不足者認清本身,特立獨行者得到最大的自由空間。
時間有限,也未必表達得清楚。
假設您想了解不少其它。歡迎訪問個人博客。那裏可以下載一篇我用盡可能精簡的語言寫的一萬多字的報告。
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