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0, The e. Publishing Dept. of Morpho Studio ( Spruce Int. Found.® )
All rights reserved
計算機硬件架構的將來發展方向,其中一個里程碑目標就是單片機。
而去內存化,將是將來10年計算機體系結構變革的發展方向和核心理念!
手機做爲一種專用計算機,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單片機進化方案。
去內存化,並不是徹底不要內存(SDRAM),就目前而言,在不修改或少許修改現有OS的基礎上,去內存化的釋義即爲內存和外存(HDD)的合二爲一。當將來CPU內核中集成的緩存足夠大時,咱們就能夠不須要內存(SDRAM)了!
基於馮.諾依曼理論的當機計算機體系結構中,內存和硬盤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但是咱們爲何必定要份內存和外存(硬盤)呢!
SSD用的閃存做爲一種非易失性內存,隨着技術的提高,訪問延時將不斷向SDRAM靠攏,當CPU集成大容量的緩存之後,咱們爲何不能夠不要內存,直接從SSD上調用數據到CPU內核裏進行計算呢?
目前CPU緩存和內存的訪問延時差距在10倍之內,內存和SSD的訪問延時大概差50倍,可是若是CPU的分支預測預讀數據命中率(預讀緩存命中率)足夠高的話,用SSD來替代內存後,直接在CPU緩存和SSD 之間進行頁面交換,機器的性能是徹底能夠接受的!
AMD / Intel 有沒有考慮過在內核裏集成SAS控制器呢?
而後鏈接SSD,在SSD上用虛擬內存頁面文件或者劃分一塊專用存儲區域來徹底替代內存呢?
AMD / Intel 有沒有考慮過設計一個集成大容量DDR-3 SDRAM的SSD呢,好比4GB DDR-3+ 256G SSD 的「混合閃盤」呢?
我以爲AMD / Intel有能力設計一款顛覆馮.諾依曼計算機體系結構的新計算平臺的!
相信當技術發展到.10um的時候,在CPU內核裏集成上百個GB,訪問延時比L1緩存慢20倍之內的閃存應該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吧!
而現階段,主流的X86 CPU都集成了內存控制器,咱們能夠利用現有的Hyper-Link 鏈接集成大容量DDR-3 SDRAM的」混合閃盤「 (高端用戶),經過地址翻譯將SSD內集成的DDR-3 SDRAM 做爲CPU的第3/4級擴展緩存,而且咱們徹底有辦法經過技術手段欺騙現有的操做系統,把CPU的3/4級緩存做爲內存來使用。
同時咱們能夠在內核集成SAS控制器,來鏈接使用SAS 3.0接口的「超級混合閃盤「(主流用戶)(概念上至關於固態混合硬盤的基礎上將硬盤緩存升級升爲2至16GB的DDR-3 SDRAM)。等往後非易失性內存的產品技術和成本都OK了,咱們就真的不要再單獨購買硬盤和內存了!
去內存化,將是將來10年計算機體系結構變革的發展方向和核心理念,讓咱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