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都是功率的單位,都是電壓×電流的結果。可是,兩者所表示的含義是大不相同的。無論發動機、電動機仍是發電機,輸出的都是有功功率,而有功功率的單位就是KW;發電機在發電過程當中,除了產生有功電能用於輸出外(包括損耗),還能夠經過調節發電機輸出電流和電壓之間的相位關係,輸出無功功率,爲負載提供無功電流(主要用於變壓器、電動機創建磁場)。所以,發電機輸出的電功率包含了有功功率(P:單位KW)和無功功率(Q:單位KVar)兩部分,通稱爲視在功率(S:單位KVA),它們之間的關係是:S²=P²+Q²。
通常來講,電力系統的容量主要用視在功率來描述,也就是說單位用kVA;其中的有功功率部分用於電動機、轉化爲機械能而作功,這部分有功功率單位就用kW來表示,該部分的電流稱爲有功電流;還有一部分電流用於變壓器、電動機的勵磁,稱爲無功電流,用於變壓器、電動機創建磁場,爲功率傳輸或變換提供「平臺」,這部分功率稱爲無功功率,單位用kvar來表示。所以,kVA中「包含」了kW,同時也「包含」了kvar。
有功電流和無功電流之間存在相位差,因此使得系統的電壓和電流之間有相位差,也就是系統的功率因數(cosφ)產生的緣由。P=S×cosφ,Q=S×sinφ。cosφ越大,系統的kVA中包含的kW就越大,這就是系統提升功率因數的緣由。 get
123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