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團隊做業2

團隊名單

  • 隊長:
    潘玖慶 1500802062
  • 隊員:
    溫晨 1500802074
    劉佳娜 1500802079
    王鈺琳 1500802069
    祝海霞 1500802080
    葉凱 1500802044

一·具體的事實、分析及潛在用戶

  • 材料(1)
    任老師「哎呀,時間到了,下課了又沒有時間點名了,煩惱啊」。。。。。。
    李老師「上課前,咱們先來點名吧,。。哎呀!我不當心把學生名單給弄丟了,唉!。。糟糕!」
  • 材料(2)
    娜娜「晨晨,你還記的上節課講的重點嗎?」
    晨晨「呀,我也記不清了,若是能隨時查看任何科目的學習資料就行了。」
  • 材料(3)
    琳琳「曉凱,怎麼辦啊。我忘記這節課是離散課了,帶錯書啦!」
    曉凱「不要緊,咱們一塊兒看吧。其實我也遇到過這種事情,上次考試記錯考場差點錯過考試那」
  • 以上的資料都是在平常學習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狀況,這些都是你們的煩惱,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也一樣是咱們的項目最大的特色:
    材料(1)中的典型客戶是教師,他的煩惱就是點名不省時,名冊易丟失,針對這一問題咱們的產品只須要學生各自進行公衆號簽到,輕易解決了「不省時,易丟失」這兩個問題。
    材料(2)中的典型用戶是學生,他的煩惱是在學習資料方面,想要在任什麼時候刻獲得所學任意科目的一系列資料。針對這一問題咱們的產品只須要學生登陸到學生端相應下載老師上傳的課件,複習資料等。輕鬆提升學習成績。
    材料(3)中的典型用戶是學生,他們的煩惱是搞錯課表和考試安排,影響了學習,針對這一問題咱們的產品將作到天天(不包括假期)像教師和學生推送課表,也會推送一些考試安排。
  • 潛在用戶
    上述材料中的六人「任老師、李老師、娜娜、晨晨、琳琳、曉凱」,以及他們中部分人的舍友「帥帥、陽陽、霞霞、香香、曉生、」都有一樣的需求,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這些人都將是咱們的潛在用戶。

二·項目NABCD

1. N(Need獲取用戶需求)(分析人-祝海霞)

老師的需求:
1). 能夠經過該教務系統查看上課人數,請假人數,提交做業人數;
2). 能夠經過該教務系統向學生端推送課表(包括上課時間、地點、科目、教師),能夠推送學習資源(包括課件,習題練習等等),發佈課後做業;
3). 能夠經過該教務系統查看學生成績,管理學生成績;
4). 能夠經過該教務系統批改學生提交的請假條。
學生的需求:
1). 能夠經過該教務系統查看而且下載教師推送的課表,學習資源以及成績單;
2). 能夠經過該教務系統簽到,提交請假條,提交做業以及在截止日期內修改做業;
2. A (Approach 作法) (分析人-潘玖慶)

1). 首先咱們的產品是服務於校園的教師和學生,咱們會讓專業的老師首先在課堂上使用咱們的第一個版本,在首次登陸時教師學生要登入信息,咱們管理員會進行受權管理。
2). 教師沒必要攜帶點名冊,能夠在公衆號查看簽到狀況,請假條等,回答問題時,隨機抽取名單,學生能夠經過咱們產品進行下載資源,簽到,請假等。
3). 咱們得管理員在天天早晨推送每日一句,每日課程表,不少同窗會忘記日程,好比考試時間,咱們則會推送考試時間,即將考試時提早一晚,推送考試時間地點,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得到更好的產品體驗,達到擴展咱們產品的目的。
3. B (Benefit 好處)(分析人-王鈺琳)

咱們的項目最大的好處就在於便捷,方便了教師和學生這個集體。
1). 教師上課點名一般須要用紙質名單來點名,及須要花費些時間又容易污損或者丟失。那麼 咱們的方案可讓老師拋棄以往的陳舊方法。
2). 上課抽查回答問題也獲得了相應的簡捷方案,爲教師減輕了教學負擔,提升教學質量。
3). 同時也督促學生學習,學生能夠經過公衆號打卡簽到,既節約時間也避免代簽,缺勤問題將獲得進一步的解決,學生能夠相應下載教師上傳的課件、做業、複習資料。
總結:實現了用戶「用時少效率高」的需求。
4. C (Competitors 競爭)(分析人-溫晨)
咱們如今作的教務系統管理平臺,主要競爭者就是一些官方正式的教務系統軟件,像正方教務管理系統。因爲時間限制和人員知識限制,這些軟件的功能遠比咱們所作的更專業,他們也有龐大的用戶;還有一些相似於咱們所作的基於微信開發的教務管理系統。可是咱們的系統是沒有廣告植入的,並且是徹底免費的,並且咱們的系統針對性很強,主要針對於咱們青海大學計算機系的學生。
5. D(Delivery 交付)(分析人-劉佳娜)
一個產品從推出到被大衆發現再到用戶羣體的造成這個過程被稱爲產品推廣html

  • 產品分析:
    「青大計算機系雲課堂」的主要功能介紹即爲:爲廣大教師、學生提供微信平臺,方便教師教學(上課簽到、發佈做業、分享課件資源)及其學生學習(請假、提交做業、下載課件、提出問題)。 所以咱們這一產品主要是針對廣大學校的教師及學生。
  • 推廣方案:
    一、 校內宣傳:
    向學校的教務處申請合做,但願能經過學校向同窗們介紹咱們產品的主要做用,以吸引各位老師及同窗。
    二、 學生會推廣:
    由本系學生會負責宣傳。
    三、 教師、學生共同使用:
    一個產品從最初的不被知曉到最後的家喻戶曉。必定是須要人們的推進。若是咱們本系的老師同窗都使用本產品,那麼也會影響周圍人,帶動更多人的使用。
    後期咱們也會添加更多的功能,以起到吸引大衆的做用。

三·原型模型

咱們使用的mockplus軟件進行設計設計圖最初這樣.




安全


四·視頻推銷


五·團隊排名

  • 第一名·陳義生組 基於微信的借書還書系統
    他們的基於微信的借書還書系統比較適和學生用戶的使用,不少人看過的書能夠二次利用,體現了綠色精神,博客中對項目的分析比較到位,NABCD也比較簡明,美中不足的是對項目的需求分析過於簡潔了些,界面設計對系統的基本功能都有了介紹很直觀,具體。值得稱讚的是,對項目的介紹視頻,結構清晰,詳細。此次的博客寫的比較好,讓人對他們的項目有比較清楚的瞭解,達到了目的。微信

  • 第二名·張攀組
    整體來講他們的NABCD較爲完善,推廣方式也確實可行,界面設計簡潔但還不夠美觀,功能較爲全面而且具備特點。遺憾的是,並不能從他們的博客中進入他們的推廣視頻,因此並不能對視頻作出評價。
    優勢:界面簡潔,邏輯性強。功能完善有特點。
    缺點:頁面設計不夠美觀。大多數學生對於藏醫藥文化並不感興趣,因此推廣可能很難。微信開發

  • 第三名·陝雲鵬組 基於微信平臺的青大一校通
    其主要功能就是推送一些校園資訊、教師的聯繫方式、推送兼職消息;
    我認爲該平臺所提供的找兼職功能很是貼合實際生活,平常生活中,有許多同窗就有這一需求,而許多兼職平臺都是須要收費的,因此這一功能真的很是人性化。
    這款軟件在NABCD模型中的B(好處)處寫到「這是一個方便同窗們學習的公衆號」,可是在作法和需求分析中我沒有看出這款軟件是如何使同窗們便捷學習的;還有就是兼職的安全性,雖然有營業執照可是平臺方沒有提供任何保障,若是出現拖款欠款的事情應如何讓處理;在平臺上經過註冊就能夠查到全部老師的電話信息,那若是有不法分子利用這一點去作壞事呢,這個註冊有沒有界線要求呢?
    若是我是領導,我會讓這個小組成員去對同窗們作大量的調查來完善一校通的功能。學習

  • 第四名·李寧組
    此產品「基於微信的運動會報名」是爲方便學生和教師隨時隨地的瞭解運動會的最新狀況,給那些想要參加運動會的人可以自由組織而且積極參加,豐富大學生生活;
    優勢:此產品對於校園生活是必需的,出發點很是好而且所作出的產品也實現了基本功能。
    缺點:
    一、沒有說明找到了至少10個潛在用戶,不清楚是否他們會試用你的產品
    二、關於運動會報名者界面,不夠完善,沒有報名的具體項目。
    若是是我領導項目,我認爲在實現功能裏用戶仍是但願運動會報名能更好的將運動會項目信息發佈在網上方便閱讀。因此應該加上此功能。設計

  • 第五名·王鈺銘組
    整體來講,該組的團隊做業中項目的NABCD寫得完整,分析的方面也較全面,特別是推廣方案與咱們所處的環境較符合,可是仍是有必定的不足之處:
    1.沒有用具體的事實和分析說明該組項目的特色,沒有寫出潛在用戶;
    2.電梯演說將近兩分鐘,雖然能較全面的向用戶介紹本身的產品,可是時間控制方面仍是有點不足。視頻

  • 第六名·孫青婷組 基於微信的選課系統
    首先,此組的原型模型設計有一些簡單,單調。界面不夠美觀、友好。甚至說有一些死板。你們都清楚,若是界面作的比較好,客戶會以爲,此應用容易上手,可操做性強,促進人機交互,給人予美觀、溫馨、大方的感受。顯然,在這一點上這組作的不夠好。其次,做業要求中明確寫出「用具體的事實和分析說明你項目的特色。」此組沒有對此進行描述。最後,在上傳的視屏中,此組的成員沒有入境,我認爲兜售產品演說的視屏不該該只有音頻,應該有至少一我的出境,給你們呈現整個演說的狀態,從而作出相應的評定。綜上幾點,我組決定將「基於微信的選課系統」一組排爲第七名。htm

分工

  • 潘玖慶 11 溫晨 11 祝海霞 9 王鈺琳 10 劉佳娜 10 葉凱 9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