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昨天寫了一篇《我這一年》,表示最近有點時間了,能夠寫點博文了,網友們就很熱情,立刻在回帖中提問,其中有一篇比較引發我注意,就是和我討論個人書《0bug-C/C++商用工程之道》裏面對C和C++的應用比例和深度問題。程序員
應該說,我本身一直定位仍是技術人員,我呢,也有興趣在關於技術方面展開一些討論,因此我暫時放下準備回覆的一些其餘朋友們的問題,先回答這個問題。算法
先立一個大前提,我無心引起語言之爭,在我心目中,各類語言無優劣之分,合用的就是最好的,不一樣意這個觀點的朋友,就沒必要向下看了。謝謝!數據庫
原文以下:編程
肖舸老師您好!
我是一名在校計算機專業在校研究生,一直默默關注您的博客,您所寫的東西給了我莫大的幫助,開闊了很多視野。以前買了您的書《0 bug C/C++商用工程之道》,目前閱讀了大概2/3,我以爲的書中的內容對我受益不淺,除了增加了經驗性質的東西,也學習了很多實用的之前未曾所知的技術,真的很是謝謝您!但願之後還能出這樣相似的好書!
學習歸學習,肖老師是業界的專家,而我只是初出茅廬的小鳥,不過我對肖老師書中的個別觀點不太苟同。肖老師C語言的功底很是深厚,可是對C++的理解必定不夠深,或者說對面向對象的編程不夠深(至少在寫這本書以前)。肖老師鼓勵咱們不用多態、繼承等面向對象的高級特性,只是把C++看成了一門多了封裝特性的C語言,開發方式上仍然是純面向過程的,這點至少這是本人從書中所看到的,我想肖老師那時確定沒看過關於設計模式方面的書吧,以致老是把C++當作只是多了對象的C語言去用。《0 bug C/C++商用工程之道》中講解到的基礎庫,由於都只是基礎功能性質的數據結構或庫,因此對面向對象的高級特性依賴很少,可是在開發實際應用層面上的東西或軟件架構時,面向對象的高級特性能有效下降系統的耦合性,加強系統可維護性。
不過我仍然以爲《0 bug C/C++商用工程之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我的只是不太苟同裏面對於C++使用的觀點,這個純屬本身本人觀點。再次謝謝肖老師,但願能再讀到相似的好書!設計模式
個人回覆:服務器
這位朋友你好,感謝你對我書的關注,關於你的問題,我能夠作一點說明和探討。數據結構
嗯,關於C和C++使用深度比例的問題,我贊成你的見解,我其實對C++瞭解並不深刻。對於你說的多態、繼承等面向對象的高級特性,理解不深入。設計模式也沒怎麼看。呵呵,是否是有點失望?架構
是這樣的,我是商業化程序員,從1995年我進入遊戲公司,正式成爲一個職業程序員開始,嗯,怎麼說呢,壓力一直在這麼多年伴隨着我,其中主要就是生存壓力。併發
瞭解個人朋友都知道,我原來是學習建築的,計算機軟件專業是半路出家,就是由於喜歡,因此我放棄之前國營單位的建築施工員職務,專門跑到成都一家公司打工,寫程序。ide
這種狀況下,我起點比別人低,又要在這個行業裏面生存,怎麼辦呢?
我首先要學習,以獲取足夠的職業技能,來知足工做的需求,否則就會被炒掉。但另外一方面,我也不可能像大學裏面的學生同樣,系統地學習,爲啥?我還得先寫出程序來,讓老闆賺到錢,我也才能領到個人薪水吃飯。
因此,個人學習,我想,社會上不少職業程序員的學習模型,大概都差很少,我概括就是「用以至學」。即用到哪塊知識,就惡補哪塊,很K書,多作實驗,多掌握一點細節特性,以便當即應用到工做中。
說個笑話,之前我基本上每找到一份工做,都須要惡補1~2個月,爲啥,由於工做機會這個東西,只有我將就他,不可能他將就我,若是他須要的知識我沒有,我就惡補,而後還要在之後的工做中,邊作邊學。
這樣作的好處和壞處都是顯而易見的:
壞處是我沒有通過系統的理論訓練,對於不少理論上已經定論的東西,不知道,非得本身試驗出來,才能深入瞭解。實際上,這是走了不少彎路,作了無用功。並且,我在工做中的用詞、用語習慣,和不少科班出生的人不同,你們溝通不容易。
但好處是咱們腦子裏面沒有條條框框,一個語言、一個技術,你們都說好,我未必說好,我喜歡本身來測試,看能不能帶到個人工做中有效幫助我,不行的就算了。而且,因爲不少試驗我不是聽人說的,而是本身作試驗的結果,因此不少東西很凌厲,實用性很強,對於解決實際工做中的問題,頗有幫助。
因此,這個問題我認爲見仁見智,還真說很差那個就是最優秀的,科班出身和實作出身,都能成才,也都有混不下去吃不上飯的。你說是不?
但我想有一點是最重要的,長期這麼堅持,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特別強調實驗法和方法論,不多去人云亦云。結合到咱們的軟件專業,我也總結出一句話,你看看能理解不:「計算機是檢驗程序的惟一標準」。
一個程序、一個語言,一門技術,你說好很差,沒用,我說好很差,也沒用,計算機說了算。我今天有個用戶需求,它知足了,而且開發起來多快好省,就是好東東,知足不了,說什麼都是假的。這就是我對技術的見解。呵呵,你看呢?
嗯,概括到C和C++語言上,我是這麼看得,兩個都是語言啦,它們和其餘Basic語言、彙編語言、C#、PHP、Java。。。等等,這些語言來講,並不具備什麼高貴之處,任何語言,能解決問題就是好語言。你們以爲呢?
我呢,前期從彙編入行,若是說我有面向過程的情節,我是贊成的,對於面向對象,我學了一點,能理解,夠用了,我以爲就行了,我畢竟不是語言專家,不須要對一門語言掌握到100分的。只要它能知足我程序開發需求就行了,這中間,還不能產生太大的學習成本,由於我不可能脫產幾個月去學習,那不用等我學好,工做就丟了,我也餓死了。呵呵。
可是,後來即便我薪水慢慢增高,已經有條件深刻研究C++這門語言的時候,其實我也沒有興趣去研究它了。
我想我說到重點了:爲何我沒有興趣去研究它?
我得說,是開發需求。
長期的程序生涯,我想不少職業程序員都會意識到一個問題,語言不重要、平臺不重要、技術不重要、算法不重要、數據結構不重要,全部這些,其實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知足用戶需求。
在開發中,用戶需求變幻無窮,程序員若是不可以抽象需求的共性,而是疲於奔命地以項目制,就事論事的開發,本身的經驗技術沒有一個高效的積累,會累死的。
年輕時,咱們還能夠加班拼命,可是年紀大了呢?也和年輕人同樣加班?我今年快40了,這半年加班說實話本身以爲有點來不起了,如今還行,過個三五年,我也加不動了,那個時候怎麼辦?
這時候我想到了庫,即,可否經過對之前工做的概括和總結,爲本身總結出一套高效的、沒有多少bug的,能夠拿來就用的基本開發庫,經過對本身這個庫不斷地增補、優化、長期維護,來不斷支持本身之後的工做,使本身之後的工做愈來愈輕鬆,而不是每一個工做都從零開始,最後本身累死。
我後期的興趣主要就在這上面,因此,你們看見了《0bug-C/C++商用工程之道》這本書裏面的工程庫。
由於我以爲,這個庫的維護和精益求精,更能幫助我賺錢,而不是我去把C++語言背的倒背如流。
這裏我也奉勸學計算機軟件專業的學子,或者正在從事程序員這個職業的朋友,若是你想在這個行業裏面走得很遠,走一生,成爲專家級程序員,最好從如今開始,就準備本身的工程庫。只有有了這些沉澱和積累,你纔可能平安度過程序員35歲現象,寫程序寫到60歲去。嗯,這實際上是我我的的一個夢想,中國尚未多少60歲的程序員,我想作這種程序員。
總結庫不難的,一我的再跨行業,可是軟件專業有些通理是不變的,把這些總結下來,不斷根據新的需求調整,每次調整力求沒有bug,最終,會有一套真正屬於本身的庫的。
嗯,這個時候又有人說了,「不要作重複造輪子的事情!」,言下之意,只要這個世界上有了現成的庫,就徹底沒必要本身作無用功。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我發現,說這話的,學校裏面的學生說最多,我也一直認爲,這裏面或多或少有點自我解釋,有點給本身偷懶找個理由的味道。
緣由很簡單,之後你們走到工做崗位,面臨的機器、平臺、需求變幻無窮,每一個庫在寫的過程當中,都是開發者憑想象在預估將來的需求,總有不知足之處,若是一我的,只會依靠現成的庫來寫程序,嗯,若是有一天沒庫給你用了,你怎麼辦?
我不敢想,起碼,我本身不敢作這種程序員。
事實上,走上工做崗位的程序員,很少,1~2年,我想必定就會碰到找不到現成庫來用的狀況。
個人感受,大多數庫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無用的。
怎麼辦?本身來咯。
舉幾個例子吧,就說我最近作實時數據庫的問題。
二分法你們知道吧,我想這種算法是高校裏面最喜歡研究的,也是庫最多的。
咱們面臨的狀況比較特殊,二分法可能查找時間點,可能匹配時間段,也可能去一個數序中模糊檢索一個偏移位置,而後決定是否再進一步精細查找。。。。還有不少特殊的應用需求。
最變態的,咱們須要二分法給我反三,即最後模糊查到最靠近的三個元素,並論述咱們標定的查詢條件在三個元素的相對關係。
還有就是咱們要求送進去的多是幾種結構體,也多是一個浮點數表示的時間點,還有多是一個包容了某個時間戳的一個大型結構體。
還有返回值,可能咱們須要一個精確的index,一個反三的報告,或者一個時間段與時間段比較的兩重報告。
這些都是應用需求。
怎麼辦?本身寫咯。
最後咱們光二分法開發出好幾個模塊,嗯,並且基本上都是純C的,沒用C++,爲啥,這一個純方法,沒有實體數據,我確實想不出有什麼封裝的必要,面向對象,這個對象的定義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是一堆數據以及其方法的集合,數據都沒有,咋封裝?
封裝一個類,裏面全是靜態函數?那我還真不如用純C完成。
還有樹,咱們玩來玩去,最後作了一個很是奇怪的結構,甚至咱們都不知道它算不算樹,一個雙向鏈表,上層還有另一個雙向鏈表,兩者每一個元素之間還彼此耦合,以便得到檢索尋路的最大方便性,你們想象一下火車的鐵路橋,有那種加固鋼架那種,咱們就是那種結構。
這也是本身努力分析了半天,學習了國外不少先進經驗以後,定義出來的一套核心數據組織架構,最後證實,咱們這套架構比較科學,我寫了一套檢索算法,自動優選路由,也就300行代碼左右,最多遍歷40幾個塊,就能精肯定位一筆數據。
這意味着什麼?在服務器上,個人cache每秒鐘能吞吐125萬塊左右,除去寫入的20萬塊,我還有100萬塊地交換能力,除以40,我每秒鐘能承接2500路併發查詢請求。目前國內外最高的才500,你們以爲我這麼寫程序,能不能賺到錢?
說到cache,嗯,LRU算法,你們可能學得多了,我想這方面的庫不少,可是,咱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用庫,爲啥?效率。
全部的LRU算法,基本上都是雙向鏈表,OK,多任務環境下,要不要加鎖?不加就崩掉了。
若是用別人的庫,我就只能在外面加一把大鎖,即每一個塊被訪問時,是排他的,cache同時只能支撐一個塊被訪問,這麼作固然沒問題,就是賺不到錢了。程序效率太爛了。
那怎麼辦?我本身想了一個辦法,也作了一些斷言和推論,最後讓cache本身就變成一把單寫多讀鎖,針對每一個塊分別加鎖,實現了這個需求,這個,但是找不到庫的。也就是由於我這麼設計,你們覺得前面每秒125萬塊的交換能力怎麼來的?呵呵。
嗯,就這麼幾個例子,你們以爲能說明問題不?
好吧,最後仍是要回歸到C和C++的討論,總結一下吧。
我認爲,對於語言,學校中的學習需求和實際中的應用需求,並不徹底一致。
學校裏面是「學以至用」,老師沒法預估到你們之後從事何種行業,何種工做,所以,必須把一門語言全部的特性都交給你們,還要考試,所以對於一門語言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很好,可是,如何在之後的應用中,巧妙地利用語言的某個特性,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這個沒有講。甚至不少老師本身都不知道。
實際中呢,是「用以至學」,可能對一門語言,一門技術不求精準,特別強調實用性,這個呢,能有效解決問題,可是因爲缺少理論支撐,容易走彎路。浪費不少無用功,不少沒必要要的加班。
最好呢,是兩者結合,即在學校中努力學習,理論掌握儘可能紮實,之後到了實際中呢,也不要帶着太多的偏見、成見,虛心學習不少別人的竅門、經驗、實用技術,同時善於總結概括,不斷造成本身獨有的一些開發思想體系,方能成才。
至於把C++當作多了對象的C語言用,沒有用到它的高端特性,我想既然這麼多年,它擔任這個角色挺好,在我庫中和工做中,也挺合適,那就讓它繼續作下去吧。呵呵,否則,個人書就不是C/C++商用工程之道了,而是《0bug-C語言商用工程之道》了。
呵呵。
嗯,這樣回覆你還滿意嗎?
肖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