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中的僞類與僞元素

本文導讀:CSS的元素選擇器除了根據id(#)、class(.)、屬性([ ])選取元素之外,就是根據元素的特殊狀態來選取元素。它們就是僞類和僞元素。僞類和僞元素是預約義的、獨立於文檔元素的。僞類和僞元素的表示形式也使用「:」(英文冒號)與其它選擇器相區分。css

 

僞類html

僞類選擇元素基於的是當前元素處於的狀態,或者說元素當前所具備的特性,而不是元素的id、class、屬性等靜態的標誌。因爲狀態是動態變化的,因此一 個元素達到一個特定狀態時,它可能獲得一個僞類的樣式;當狀態改變時,它又會失去這個樣式。由此能夠看出,它的功能和class有些相似,但它是基於文檔 以外的抽象,因此叫僞類。瀏覽器

僞類能夠看作是一種特殊的類選擇符,是能被支持CSS的瀏覽器自動所識別的特殊選擇符。它的最大的用處就是能夠對連接在不一樣狀態下定義不一樣的樣式效果。spa

僞類和類不一樣,是CSS已經定義好的,不能象類選擇符同樣隨意用別的名字,根據上面的語法能夠解釋爲對象(選擇符)在某個特殊狀態下(僞類)的樣式。指針

咱們最經常使用的是4種a(錨)元素的僞類,它表示動態連接在4種不一樣的狀態:link、visited、active、hover(未訪問的連接、已訪問的連接、激活連接和鼠標停留在連接上)。咱們能夠經過僞類給這四種狀態定義不一樣的效果。htm

:link對象

僞類將應用於未被訪問過的連接,與:visited互斥。utf-8

:hover文檔

僞類將應用於有鼠標指針懸停於其上的元素。it

:active

僞類將應用於被激活的元素,如被點擊的連接、被按下的按鈕等。

:visited

僞類將應用於已經被訪問過的連接,與:link互斥。

 
HTML 代碼   複製
//以上僞類的實例
<html>  
<head>  
<meta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  
<style type="text/css">  

   a:link {color: #FF0000}  
   a:visited {color: #00FF00}  
   a:hover {color: #FF00FF}  
   a:active {color: #0000FF}  

 </style>  
</head>  
<body>  
 
 
 

</body>  
</html>  

須要注意的是在CSS的定義中,同一個元素的:hover必須位於:link、:visited以後才能生效,:active必須位於:hover以後才能生效。

:focus

僞類將應用於擁有鍵盤輸入焦點的元素。

:first-child

僞類將應用於元素在頁面中第一次出現的時候。

:lang

僞類將應用於元素帶有指定lang的狀況。

 
HTML 代碼   複製
//以上幾種僞類的實例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content="text/html" />
<title></title>
<style type="text/css">
div:first-child {
         background:#0F0;
}
 
textarea:focus {
         background:#F00;
}
 
div:lang(zh) {
         background:#00F;
}
</style>
</head>
<body>
<div>
         <textarea></textarea>
</div>
<div>
         <textarea></textarea>
</div>
<div lang="zh">
         <textarea></textarea>
</div>
</body>
</html>

僞元素

與僞類針對特殊狀態的元素不一樣的是,僞元素是對元素中的特定內容進行操做,它所操做的層次比僞類更深了一層,也所以它的動態性比僞類要低得多。實際上,設 計僞元素的目的就是去選取諸如元素內容第一個字(母)、第一行,選取某些內容前面或後面這種普通的選擇器沒法完成的工做。它控制的內容實際上和元素是相同 的,可是它自己只是基於元素的抽象,並不存在於文檔中,因此叫僞元素。

:first-letter

僞元素的樣式將應用於元素文本的第一個字(母)。

:first-line

僞元素的樣式將應用於元素文本的第一行。

:before

在元素內容的最前面添加新內容。

:after

在元素內容的最後面添加新內容。

:before和:after一般與CSS內容生成配合使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