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 從學會到精通的方法論

若是你按照我上一篇文章所展現的學習方法去學習一門新技能的話,無論是區塊鏈,仍是一門新編程語言,一週時間足以讓你上手。我學習區塊鏈從不會到學會就是用了一個星期左右,天天上下班路上學一個小時左右,晚上學兩個小時左右,週末天天也是差很少三個小時,總共就是用了差很少21個小時,從0到1入門了區塊鏈領域,以後就是不斷精進了。並且我是從全局視角去學習區塊鏈的,比一些片面地學了區塊鏈開發半年的人更具備前瞻性。前端

固然,你也不必定要按照這套學習方法去學習,若是你已經長期在實踐另外一套成體系的學習方法並且也一樣很高效,那就繼續按你原來這套學習方法去學習便可,好比@大頭龍 同窗的反饋式學習法。若是你的學習方法還不夠高效,那我建議仍是能夠嘗試下這套方法,畢竟我本身實踐過,比我之前的學習方法的確高效不少。編程

不過,前面幾篇文章講了那麼多,主要仍是偏向於如何從0到1地學會一項新知識,這方面的學習方法仍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操做起來也相對簡單。但如何從1到N——即從學會精通,這方面的方法論則不太容易理解透徹,操做起來也更難,因此不少人即便努力了好久,依然很難達到精通的程度。本篇文章主要是梳理方法論,幫助你們先在腦海裏造成正確的認知;下篇文章再來探討,在進階全棧的路上,咱們將要如何實踐。微信

從學會到精通的方法論,簡單來講,也就只有兩個:一萬小時定律和刻意練習。可是,不少人對這兩個方法論並無理解到核心部分,甚至存在理解誤區。下面咱們就來聊聊這兩個方法論。架構

一萬小時定律

相信每一個人都應該聽過一萬小時定律,但卻不是每一個人都對其有正確的認知,很多人其實都存在一些理解誤區,下面我會講幾點比較常見的。app

一萬小時定律是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來的,簡單來講就是:一我的在某個領域想達到專家水平,須要持續通過至少一萬小時的練習。一萬小時是多久呢?若是天天工做8小時,一週工做5天,那麼至少須要5年。而對於一些很是努力的人,則可能3年也能夠達到專家水平,即平均天天投入10個小時,包括週末。編程語言

對一萬小時定律理解的第一個誤區就是:只要持續練習一萬小時,就必定能達到專家水平。這是將練習一萬小時只是成爲專家的必要條件錯誤理解成了充分條件所致。想達到專家水平,至少須要努力一萬小時;但不是說只要努力一萬小時,就必定能成爲專家。若是你老是在作低水平的重複,那你就算重複十年,也沒法達到專家水平。不要成爲一個「一年工做經驗用了十年」的人。想成爲專家,這一萬小時是須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刻意練習才行的。刻意練習不一樣於普通的練習,這個後面再說。ide

第二個誤區就是:想精通每個細分領域,分別都須要投入一萬小時。好比,你努力了一萬小時成爲了Android技術專家,那麼,想再精通iOS開發須要再多投入一萬小時嗎?答案是否認的。Android和iOS開發都只是工程師的細分領域,有不少細分的能力是通用的,好比編碼能力、設計能力和架構能力。你用一萬小時已經達到了Android工程師的專家級別,也說明你已經掌握了做爲一名工程師的通用技能,再擴展學習iOS,只需再掌握iOS的差別性技能便可。一樣的,你已經精通了Android、iOS或H5前端開發,如今要進階全棧,也並不是必定要再努力多一萬小時才能達到。工具

第三個誤區則是:將一萬小時理解成了絕對值。一萬小時只是個平均值,至於具體到我的須要多少時間,還涉及到不少其餘因素,好比你的學習方法是否高效、遇到瓶頸是否很快就能突破等。若是學習的方法不得當、效率低,那須要多付出一倍的時間也屬正常。學習

關於一萬小時定律,引用《刻意練習》一書對其的描述,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任何一個行業或領域,要想成就一番事業,致力於變成業內的傑出人物,須要付出多年堅苦卓絕的努力區塊鏈

刻意練習

一萬小時定律只是指出了一我的要作到出類拔萃,須要投入大量練習的時間,但應該如何練習,則沒有說明。不知道如何正確練習的人,我的能力提高就會很是緩慢,那麼就算努力了好幾年,依然沒法達到精通的程度。知道如何進行正確的練習並持續實踐的人,就會不斷精進,持續大概一萬小時後,終將達到目標,成爲卓越之人才。而根據安德斯·艾利克森的研究結果代表,最有效的練習形式就是刻意練習

不少人對刻意練習廣泛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當你的能力已經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以後,覺得只要再多「練習」幾年,就必定會愈來愈出色。就好比說你是個外包程序猿,如今你已經能夠高效地獨立完成一個外包項目的開發工做了,那你可能以爲再多作幾個外包項目,就必定會愈來愈優秀。但實際上,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其實你已經中止進步了。這種「練習」,安德斯·艾利克森將其稱爲「天真的練習」,即基本上只是反覆地作某件事情,並期望只靠那種反覆,就能提升表現和水平。

有目的的練習

刻意練習首先應該是有目的的練習。有別於上面所說的「天真的練習」,有目的的練習更有目的性,考慮更周全,並且更爲專一。它具備四個特色:

1.具備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咱們在前面的文章也已經說過,高效的學習必須是具備目標導向性的,目標應該要很是明確,無論是在哪一個學習階段,這一點是亙古不變的。有目的的練習,主要也是「積小勝爲大勝」「積硅步以至千里」,最終達到長期目標。所以,每一次特定的練習,都應該有一個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要將較大的目標逐步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而後各個擊破。具體的分解作法其實能夠和我在前一篇文章《002|我是如何學習區塊鏈的》中所作的同樣。

關於如何制定目標還有一個SMART原則:

  • Specific:具體的

  • Measurable:可衡量的

  • Attainable:可達到的

  • Relevant:與其餘目標具備相關性的

  • Time-bound:有時間限制的

2.需保持專一

練習的時候必須保持專一,達到所謂「心流」的狀態。關於心流,是這麼定義的:「對所作的事情全身心投入的感受,心流產生的時候,會有高度的興奮感和充實感。」怎樣才能進入心流,古典在《超級個體》也有提到三點:清晰的目標、即時反饋、技術與挑戰的平衡。這三點也是有目的的練習的特色,就不另外再展開了。

3.包含反饋

反饋最好是即時的,直接告訴你是對仍是錯,根據反饋來準確辨別本身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怎麼會存在這些不足,這樣才知道如何改進。@大頭龍 同窗的反饋式學習法之因此高效,主要緣由也在於此。

對於編程來講,代碼執行的結果就是最即時有效的反饋。不過,對於一些認知複雜度更高且更抽象的技能,好比架構設計,反饋則沒那麼直接了,這時候最好仍是有個導師能夠提供指導。畢竟,你本身很難判斷所設計的架構是否合理,但優秀的導師則有着清晰的評判標準。

4.須要走出溫馨區

前面文章就已經說過,學習的知識,能夠分爲三個區域:溫馨區、學習區和恐慌區。若是是在溫馨區練習,你的技能水平是沒法得到提升的。要持續不斷地進步,最佳的學習方式就是持續不斷地在學習區練習。在學習過程當中,當你不斷將學習區變成了溫馨區,就證實你的確在不斷進步中。

另外,走出溫馨區後,由於都是作之前沒作過的事情,不免會遇到一些瓶頸,很難逾越。這時候,一般的解決方案不是「試着作更難的事情」,而是「試着作不一樣的事情」。就是要換個角度、換個方法,從新思考和解決問題。不過,最佳的方式仍是有個導師或教練給你提供指導,而不是靠本身摸索。

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那就是要想辦法保持動力。長時間在溫馨區外進行大量練習,並非一件愉快的事情,若是不能一直保持動力,則很難堅持。

所以,簡單總結,有目的的練習就是:走出你的溫馨區,但要以專一的方式制定明確的目標,爲達到那些目標制定一個計劃,而且想出監測你的進步的方法,還要想辦法保持你的動機

刻意練習的其餘特色

刻意練習在有目的的練習基礎上,還多加了三個特色:

1.刻意練習發展的技能,是其餘人已經想出怎樣提升的技能

已經想出怎樣提升的技能,便是已經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的技能。並且,對這些技能也應該存在客觀的標準來評價卓越的績效。在刻意練習的過程當中,隨着技能的不斷提升,相應的訓練方法也須要不斷升級。

2.刻意練習須要一位已經達到必定水平的導師

優秀的導師本身已經有成功的經驗,他不只知道如何纔算卓越,並且也知道如何才能達到卓越。若是你能找到一位優秀的導師指導你進行刻意練習,可讓你避免走不少彎路,無疑能幫助你加速成長。剛纔上面也說了,若是你遇到了瓶頸,有導師提供指導是能幫你突破瓶頸的最佳方式,並且導師也能提供即時的反饋。

對於本專欄來講,我就是大家的導師。不過,對於工程師領域,很難一直有一位穩定的導師。其實,還有一位不錯的導師就是互聯網,經過互聯網能夠找到各類學習資料和工具,還有各類學習社羣。

3.刻意練習包括建立更有效的心理表徵

心理表徵這個概念不太好理解,按照定義:心理表徵是一種與咱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餘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視覺形象。例如,一提到蒙娜麗莎,不少人立刻便會在腦海中」看到「那幅著名油畫的形象;那個形象就是蒙娜麗莎在他們腦海中的心理表徵。

心理表徵也能夠理解爲對一些概念模型的理解。高質量的心理表徵就會更詳盡、更準確。好比,對MVC/MVP/MVVM等概念模型的理解越深,心理表徵則越強。

刻意練習其實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建立更多更有效的心理表徵。

總結

簡單來講,想作到從學會到精通某一領域,就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刻意練習,努力個三到五年。時間因素雖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仍是練習的過程。要走出你的溫馨區,並要以專一的方式制定明確的目標,爲達到那些目標制定一個計劃,而且想出監測你的進步的方法,還要想辦法保持你的動機,並且最好找一個優秀的導師提供指導,遵循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最後要記住,刻意練習最核心的目的是建立更多更有效的心理表徵。

思考和實踐

快速學習的方法和今日所講的方法有哪些共通的地方?有哪些差別性?你是如何逐步精進的?今天的方法論具體應該如何實踐?


掃描如下二維碼便可關注訂閱號。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Keegan小鋼(keeganlee_me)。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