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在開發對組織來講有價值的產品?如何判斷產品是否有價值?工具
若是沒有常常提出這兩個問題,那麼您可能忽略了產品價值方面的問題。性能
產品是目前工做所要達成的目的,是組建團隊的緣由。產品也是你選擇Scrum的緣由,因此,你必需要集中精力理解並提升產品價值。學習
產品思惟聚焦於創造有價值的輸出。測試
若是開發的產品沒有人想要或使用,那麼產出就毫無價值。優化
做爲一名以傳統項目管理做爲職業起點的PMP,我對項目思惟模式很是熟悉。衡量項目是否成功的標準一般基於一個鐵三角:在規定的時間和預算內交付全部預期功能。cdn
Scrum不是以更快、更便宜的方式交付更多產品。blog
Scrum旨在頻繁交付更高的價值。項目管理
經過交付更高的價值,能夠爲組織下降風險,並挖掘更多的可能。雖然仍然須要作項目預算和時間表,但更須要重視的是要確保開發的產品是適合的。如下幾步將詳細介紹如何作到這點。可是,培養產品思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由於人們很容易重拾舊思惟,尤爲是在壓力下。開發
當出現「項目狀態」的對話時,請注意傾聽發起對話的人的思惟模式。若是對話只涉及項目完成百分比、項目預警、問題跟蹤等問題時,你須要問一些強有力的問題把你們的焦點帶入產品思惟模式中。這裏有幾個例子可供參考:get
Scrum團隊裏的PO(Product Owner)在培養產品思惟模式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因爲你是以迭代遞增的方式開發產品,所以必須清楚地瞭解工做的方向和緣由。這樣能夠幫你肯定是否與公司目標保持一致並在須要的時候作出相應調整。
有許多方法能夠幫助企業明確產品目標(產品願景)及其背後的商業模式。產品願景描述的是對產品的指望,向目標用戶傳達的是其主要價值定位。
宏偉藍圖還包括價值定位。指望中的產品會有許多的特色和功能。因此爲了衡量價值大小,必需要定義產品中最重要的價值點以及如何斷定你達到了預期目標。
雖然對價值的定義高度依賴於背景,但如下幾種價值類型也能夠考慮:
如今,具體要作的就是明確價值定義及如何衡量價值。
複雜問題的解決辦法總會在你認真工做(不只僅是分析和談論)的時候出現,你可能會斷定那些假設是錯誤的,也能夠看出市場甚至是商業模式已經發生改變。
所以,必須在開發產品的時候讓價值涌現。產品Backlog表明計劃開發的產品及開發順序。而經過產品Backlog的細化過程來使價值涌現時,須要注意3點:
將任務分解到足夠小——以便更靈活快速地交付價值。一旦肯定了願景,就會有一些實用的方法來構建更高層次的細節。首先,能夠肯定實現願景的關鍵業務結果或目標。而後,再肯定交付預期結果所需的關鍵特徵、功能或性能。
任務分解越細,靈活性越強,交付價值和驗證假設的速度就越快。還有不少補充的方法和理念會對細節上的工做有所幫助(如需求地圖和假設地圖)。達到「中等水平」後,能夠考慮嘗試進一步分解PBIs(Product Backlog Items)的模式。
記住不須要提早分解每件事。隨着時間推移,產品Backlog會出現,這個時候你能夠根據你在迭代遞增式開發中所學的知識對其進行調整。
理解價值一致性——以交付更大的價值。在產品Backlog中聚焦價值的另外一種方法是肯定預期結果。不少時候PBIs(Product Backlog Items)會說明產品預期特徵和功能。那麼,咱們是否是能夠轉而更多地關注產品特徵或功能的預期結果?有許多方法可讓PBIs聚焦在價值上,包括求用戶故事(若是運用得當的話),假設驅動開發和A / B測試等。還能夠在產品Backlog中爲每個PBI捕獲價值做爲元數據。這個元數據也許是以美圓爲單位的投資回報率(ROI),也許是步驟2中定義的價值定位的映射。
不斷拉遠推近……以確保可交付價值沒有偏離。在檢驗和調整時,須要「拉遠」以查看不一樣之處,而後再「推近」查看如今有什麼不一樣以及須要如何調整。這就是如何驗證學習的有效性,而後學以至用的方法。拉遠推近的頻率取決於產品開發的狀況、市場中驗證假設的頻率以及業務變化大小。注意:PO(Product Owner)不會單獨肯定什麼是有價值的,不會知道價值細分的最佳方式,也不會以書面形式完美地描述分解過程讓你們理解。這就是爲何PO必須千方百計讓他人共同參與合做,一塊兒改進產品Backlog。
如今一切準備就緒,能夠開始評估實際價值。沒有獲得市場驗證以前,價值只是一個假設。
產品發佈以後才能精準獲知產品的實際交付價值。經過獲取經驗數據,來確保知情決策所需的透明度。
實際價值與預期價值的比率是多少?如何有效地收集這些經驗數據?開發團隊一般能夠提供一些將數據收集功能構建到產品中的方法。隨着產品規模和複雜性的增長,還須要增長流程和工具來收集這些經驗數據。
一旦有了數據,就能夠分析走勢。記住,某一時間點的數據並不能說明多少,總體走勢更爲重要。並且須要收集多種類型的數據,單一類型的數據並不能說明全局的狀況,由於影響產品使用的因素一般會有不少(有些因素超出控制範圍)。
在分析價值走勢的時候,請思考這些問題:已經發布了哪些產品更改,這些更改什麼時候以及如何影響價值,哪些因素超出了可控範圍(例如,即便已經實現了預期會增長銷售額的新功能,但股市下跌也會影響用戶決策)
將實際價值的測量方式透明化。聽取利益相關者的見解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走勢對產品改進方面的影響,而Sprint評審會議是聽取意見的良好時機。
經驗主義引導你積極處理這些棘手的產品價值問題。對價值而言,它必須具備透明性,而且必須常常檢驗它的實際值,以便根據須要進行調整。就像開發出一款可運行的產品同樣,想清楚要作什麼一樣複雜且具備不可預測性。因此要學會邊作邊學,根據所學知識作出決策。
總之,Scrum的核心不是咱們開發了多少東西,而是經過頻繁交付可運行產品爲組織創造了多少價值。所以,Scrum也強調不斷學習和適應,以便從產品中獲取更多價值。
文章來源:Worktile敏捷博客
歡迎訪問交流更多關於技術及協做的問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