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PR協議
地址解析協議(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緩存
概念:地址解析協議是經過ip地址找到Mac地址,(找到ip地址對應的數據鏈路層,如mac地址)
內容:網絡通訊中,當源主機將要向網絡中的另一個目標主機進行通訊時,經過APR協議創建了主機,ip地址,MAC地址之間的映射關係
注:由於創建通訊聯繫時,數據包被網卡接受後再去處理上層協議,若是收到數據包的硬件地址與本機不符,則會直接丟棄,因此咱們須要獲取目的目的主機的硬件地址
工做流程:
1.源主機發送APR請求包(包內:目標ip地址,Mac地址?)
2.目標主機收到APR請求包,發送APR響應包(包內:本身的Mac地址)
3.源主機收到目標主機的響應後,在其APR高速緩存中記錄目標主機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映射
注:目標主機通常會廣播發送APR請求包,同一網絡下其餘主機均可以收到,可是隻有目標ip地址的主機會進行回覆
特別關注:每臺主機會維護一個APR緩存表,使用arp-a命令查看,緩存表中的表項通常時間爲1200秒(20分鐘),若是二十分鐘內再也不使用某個表項,則表項失效,下次依舊得發送APR包來獲取目的主機的硬件地址
APR數據報的格式
APR包存在於以太網幀內:
APR包:
1,HYPE(HardwareType)硬件類型
:根據當前網絡數據鏈路層協議類型,獲得硬件地址類型,以太網的HTPE是1;
2,PTYPE(Protocol Type)協議類型
:上層網絡協議,實際指定了待映射的網絡地址類型,ipv4 類型爲 0x0800;
3,HLEN(Hardware length)硬件大小
:硬件地址長度
4,PLEN(Protocol length)協議長度
:PTYPE指定的上層協議的網絡地址長度
5,OPER(Operation)操做
:請求包是1,響應包是2,用於區分
6,SHA(Sender Hardware address)發送方硬件地址
:
7,SPA(Sender Protocol Address)發送方協議地址
:發送方上層協議的網絡地址
8,THA(Target Hardware Address)目的硬件地址
:接受方硬件地址,請求包內是THA= 0;
9,TPA(Target Protocol Address)目的方協議地址
:接收方上層協議的網絡地址
最後,其實生活在仍是有不少利用APR協議來進行欺騙性鏈接的,這裏須要的話能夠自行了解一下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