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僞開發者對於搜狐雲景的測評python
本人是GAE和OpenShift的狂熱愛好者,玩過各類國外PaaS。某次想搞個稍微複雜點的Python Web程序,須要比較好的網絡傳輸速度,就試圖找前PM(Project Manager)要個國內的VPS耍一把。前PM表示近來搞了個搜狐雲景的公測激活碼,讓我先試試,因而就有了我在SCE的第一個奇怪的Python應用。git
PS: SCE是搜狐雲景是搜狐公司自主研發的與語言無關、可提供彈性伸縮服務的公有云PaaS平臺,現致力發展成爲最開放的PaaS平臺。 (無責任Copy自SCE官方微博)程序員
吐槽在最前面github
我第一個Python應用仍是很簡單的,僅有幾十行代碼的Restful API,用的Web框架是Flask,輕鬆加微笑。 部署到SCE的時候發現SCE的Python沒有Flask模塊,也沒有在app.yaml配置文件中提供相似 require 之類的字段後臺自動安裝。 (據技術羣裏的管理說這個功能立刻上線)shell
通向Flask的艱辛之路flask
SSH + easy_install 大法後端
壯哉我大Flask。惋惜SCE官方沒有支持。怎麼辦呢。。。 所幸我發現了SCE支持SSH這個神奇的東西,因而Putty搞了一把以後發現了Python目錄,而後裏面有easy_install。。。試了一下以後。。。 哈哈哈。。。Bingo網絡
代碼包包含大法app
代碼包中直接包含Flask也是個不錯的方法,主要是在代碼包中包含/lib/文件夾,而後用 pip install Flask -t lib/ 直接將包安裝到代碼包中去,僅對純Python包有效,對包含其餘語言編譯的pypi包無效。框架
PS: 我應該會在github上開源一個sce-python-flask-skeleton,稍後給出連接。
好吧, SCE仍是優勢的。。。
Git 部署
雖然不少人更適應SVN(國內雲大都採用的方式,簡單粗暴),但是我做爲一個GitHUB玩家和OpenShift的用戶,仍是最習慣Git部署。鄙人一直都以爲git push origin master 以後端一杯咖啡看着 git shell後面一行行跳出來的部署Log,纔是輕鬆愜意的程序員生活。雖然SCE暫時尚未那一行行的部署Log。 ╮(╯_╰)╭
SSH 訪問
SCE的容器(官方叫法是「實例」,某種程度上被閹割比較厲害的VPS)居然是支持SSH訪問的,雖然連ping命令都被閹割掉了。能夠easy_install,還能夠curl。有興趣的童鞋們請繼續YY。。。(PS: 我已經成功帶壞了技術羣裏的另一人,大傢什麼都不知道不要告訴別人。。
多語言支持
SCE支持的語言貌似不少,Java, Php, Python, Ruby, Lua, NodeJS(無責任從官網Copy來的)。國內某以A開頭(邪惡的笑)的雲引擎僅支持Java和PHP,而後裝個Drupal都第一步失敗,被我直接棄掉了。
總結
我仍是很喜歡SCE這種相似OpenShift的很是靈活的PaaS的,沒有像傳統PaaS(相似於GAE,SAE)那麼複雜的限制和獨立的API(移植成本過高),也沒有像普通IaaS那樣高昂的價格和複雜的配置。也許是我更喜歡這種本身一點點挖掘,探索發現的感受吧。剛興趣的同窗,能夠去搜狐雲景的http://cloudscape.sohu.com上申請代金劵免費體驗了,雲景的服務仍是蠻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