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18年的發展,2019年企業雲及現代數據中心將面臨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格局。整體來看,五大技術發展趨勢,值得重點關注。
1. Kubernetes無處不在,已成爲企業雲原生力量的重頭戲 緩存
隨着企業應用開發速度的加快,Kubernetes成爲企業走向雲之旅的最重要應用。經過Kubernetes,企業便可以支持本地應用,也能夠實現IT基礎設施的現代化部署。 安全
Kubernetes是當今最具變革意義的雲技術。憑藉其內置的高可用性、細粒度、可伸縮性、可移植性等特色,Kubernetes提供了許多在本地和雲之間真正可互相操做的關鍵特性。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企業,多大規模的企業,都但願藉助Kubernetes來實現雲端轉型。Kubernetes便可以幫助企業用於新應用的開發,也能重構企業過去的遺留系統。 服務器
總之,到2019年,Kubernetes必將成爲雲和本地應用的最佳系統。 架構
2. 無服務器變得愈來愈強大,並將成爲企業解決遺留應用的關鍵模式 框架
開源技術的加速發展,讓用戶需求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企業不只要在公共雲上安全、可靠地運行無服務器應用,並且還要在企業現有基礎設施上運行,這大大增長了大型企業採購無服務器應用的動力。 運維
無服務器之因此備受企業關注,最重要的緣由是:無服務器給數據中心帶來了更快的運行速度,更高的性價比,以及更明顯的資源利用率的提升,還有不一樣雲供應商之間的兼容能力。 函數
無服務器之因此成爲遺留代碼庫進行現代化革新的「殺手鐗」功能,是由於RESTful API這種結構,能讓軟件設計更簡潔,更有層次,更易於實現緩存等機制。當REST架構的約束條件做爲一個總體應用時,將生成一個能夠擴展到大量客戶端的應用程序,大大下降了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交互延遲。REST簡化了客戶端和服務器的實現,讓開發應用程序更容易擴展。RESTful Web 服務和動態 Web 應用程序,能提供相同或很是相似的數據和函數,而且這個函數能夠經過API網關進行消息回送和轉換。工具
將來,大型企業會更偏重於無服務器這種模式,不只是爲了加快雲及本地應用的開發,也是爲了重構企業現有的IT基礎設施服務架構,讓企業IT變得具競爭力。 ui
3. 邊緣計算真正進入飛速發展階段 雲計算
不一樣的企業,有着不一樣需求。對於汽車行業來講,可能意味着在智能汽車領域須要增強計算能力。對於零售業來講,須要再銷售系統中注入新型計算能力,以及在店面環節提升客戶的交付體驗。
另外,做爲一種在雲和本地應用之間可互操的關鍵技術,Kubernetes也和邊緣計算能力息息相關。若是一家企業過於關注傳統的數據中心或雲,邊緣體驗就會受到影響。
到2019年,當愈來愈多的企業經過Kubernetes來實現雲轉型,那麼邊緣計算就有了可落地的基礎環境。
4. 多雲成爲標準,避免被某家雲提供商捆綁,變得愈來愈重要
被雲提供商捆綁,不只侷限於基礎設施層面,還包括代碼層面。因爲企業在特定的公共雲環境下開發,對集成服務會過分依賴。
採用雲計算的企業一般選擇兩種方式來實現雲架構轉型。一種是,在特定的公有云上進行標準化部署,並集成其獨特的API和相關工具及服務。另外一種,是使用開源的、本地化的框架和工具,這些框架和工具容許企業以一種可移植的方式採用雲架構,這種方式與任何特定的雲提供商無關,而且從根本上知足了靈活性需求。
在大型企業中,不少都管理着5個以上的不一樣數據中心,包括本地和公有云基礎設施。若是採用第一種方法,可能存在問題。這意味着應用程序的構建方式及其工具,必須與雲提供商緊密耦合。而且,內部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須要以不一樣的方式進行管理,雲應該是一種更爲靈活的IT架構和體驗,在私有數據中心也是如此,必須可以持續交付。
這就產生了技術難題,現有的應用程序是否適合將來可能出現的任何新技術創新,或知足更具擴展性的基礎設施偏好。
因此,2019年,CIO們要更加關注雲的使用方式,並努力確保新的應用程序與所運行的API或基礎設施之間,實現互操做性和解耦。
5. 雲成本可控性,成爲重要關注點
提到雲計算,許多企業並無意識到轉型的代價有多大。但實際上,成本是IT轉型的最大痛點,其中包括遺留系統問題以及長期的運維。對於資源利用率不高的企業來講,雲轉型會是一個巨大的「坑」。使用雲計算的第一年可能會節約成本,可是到了第2、第三年,成本會比預期的高。
2019年,大部分公司會考慮控制雲成本,以確保雲的互操做性,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始終與最優的雲提供商合做。
結論
企業要想在軟件驅動世界運轉的大環境中保持競爭力,上雲是必然選擇。換言之,在新的經濟和技術環境下,企業要麼進行數字化轉型,要麼消亡。因此,咱們看到幾乎全部的企業都在制定新的IT策略,爲企業將來發展鋪路添瓦。而上述五大趨勢,將是企業2019年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