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中,有三種類型的循環語句:for, while, 和do...while, 可是在通常應用中做循環時, 咱們可能用for和while要多一些,do...while相對不受重視。程序員
可是我發現了do...while的一些十分聰明的用法,不是用來作循環,而是用做其餘來提升代碼的健壯性。編程
一般,若是在一個函數中開始要分配一些資源,而後在中途執行過程當中若是遇到錯誤則退出函數,固然,退出前先釋放資源,咱們的代碼多是這樣:架構
version 1函數
bool Execute()學習
{測試
// 分配資源編碼
int *p = new int;spa
bool bOk(true);3d
// 執行並進行錯誤處理視頻
bOk = func1();
if(!bOk)
{
delete p;
p = NULL;
return false;
}
bOk = func2();
if(!bOk)
{
delete p;
p = NULL;
return false;
}
bOk = func3();
if(!bOk)
{
delete p;
p = NULL;
return false;
}
// ..........
// 執行成功,釋放資源並返回
delete p;
p = NULL;
return true;
}
這裏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代碼的冗餘,並且我每增長一個操做,就須要作相應的錯誤處理,很是不靈活。因而咱們想到了goto:
version 2
bool Execute()
{
// 分配資源
int *p = new int;
bool bOk(true);
// 執行並進行錯誤處理
bOk = func1();
if(!bOk) goto errorhandle;
bOk = func2();
if(!bOk) goto errorhandle;
bOk = func3();
if(!bOk) goto errorhandle;
// ..........
// 執行成功,釋放資源並返回
delete p;
p = NULL;
return true;
errorhandle:
delete p;
p = NULL;
return false;
}
代碼冗餘是消除了,可是咱們引入了C++中身份比較微妙的goto語句,雖然正確的使用goto能夠大大提升程序的靈活性與簡潔性,但太靈活的東西每每是很危險的,它會讓咱們的程序捉摸不定,那麼怎麼才能避免使用goto語句,又能消除代碼冗餘呢,請看do...while(0)循環:
version3
bool Execute()
{
// 分配資源
int *p = new int;
bool bOk(true);
do
{
// 執行並進行錯誤處理
bOk = func1();
if(!bOk) break;
bOk = func2();
if(!bOk) break;
bOk = func3();
if(!bOk) break;
// ..........
}while(0);
// 釋放資源
delete p;
p = NULL;
return bOk;
}
若是你是C++程序員,我有理由相信你用過,或者接觸過,至少據說過MFC, 在MFC的afx.h文件裏面, 你會發現不少宏定義都是用了do...while(0)或do...while(false), 好比說:
#define AFXASSUME(cond)
do { bool __afx_condVal=!!(cond);
ASSERT(__afx_condVal);
__analysis_assume(__afx_condVal);} while(0)
粗看咱們就會以爲很奇怪,既然循環裏面只執行了一次,我要這個看似多餘的do...while(0)有什麼意義呢?
固然有!
爲了看起來更清晰,這裏用一個簡單點的宏來演示:
#define SAFE_DELETE(p) do{ delete p; p = NULL} while(0)
假設這裏去掉do...while(0),
#define SAFE_DELETE(p) delete p; p = NULL;
那麼如下代碼:
if(NULL != p) SAFE_DELETE(p)
else ...do sth...
就有兩個問題,
1) 由於if分支後有兩個語句,else分支沒有對應的if,編譯失敗
2) 假設沒有else, SAFE_DELETE中的第二個語句不管if測試是否經過,會永遠執行。
你可能發現,爲了不這兩個問題,我不必定要用這個使人費解的do...while, 我直接用{}括起來就能夠了
#define SAFE_DELETE(p) { delete p; p = NULL;}
的確,這樣的話上面的問題是不存在了,可是我想對於C++程序員來說,在每一個語句後面加分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這樣的話,如下代碼:
if(NULL != p) SAFE_DELETE(p);
else ...do sth...
其else分支就沒法經過編譯了(緣由同上),因此採用do...while(0)是作好的選擇了。
也許你會說,咱們代碼的習慣是在每一個判斷後面加上{}, 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了,也就不須要do...while了,如:
if(...)
{
}
else
{
}
誠然,這是一個好的,應該提倡的編程習慣,但通常這樣的宏都是做爲library的一部分出現的,而對於一個library的做者,他所要作的就是讓其庫具備通用性,強壯性,所以他不能有任何對庫的使用者的假設,如其編碼規範,技術水平等。
一、輔助定義複雜的宏,避免引用的時候出錯
二、避免使用goto對程序流進行統一的控制:
有些函數中,在函數return以前咱們常常會進行一些收尾的工做,好比free掉一塊函數開始malloc的內存,goto一直都是一個比較簡便的方法。因爲goto不符合軟件工程的結構化,並且有可能使得代碼難懂,因此不少人都不倡導使用,那這個時候就能夠用do{}while(0)來進行統一的管理。
三、避免空宏引發的warning
內核中因爲不一樣架構的限制,不少時候會用到空宏,在編譯的時候,空宏會給出warning,爲了不這樣的warning,就可使用do{}while(0)來定義空宏:
#define EMPTYMICRO do{}while(0)
四、定義一個單獨的函數塊來實現複雜的操做:
當你的功能很複雜,變量不少你又不肯意增長一個函數的時候,使用do{}while(0);,將你的代碼寫在裏面,裏面能夠定義變量而不用考慮變量名會同函數以前或者以後的重複。
若是你想更好的提高你的編程能力,學好C語言C++編程!彎道超車,快人一步!
【C語言C++學習企鵝圈子】,分享(源碼、項目實戰視頻、項目筆記,基礎入門教程)
歡迎轉行和學習編程的夥伴,利用更多的資料學習成長比本身琢磨更快哦!
編程學習書籍:
編程學習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