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一條sql語句在mysql中是如何執行的》咱們聊到了sql語句內部的執行,包括InnoDB引擎是如何支持事務的,如何作到能夠備份恢復的,那麼今天咱們來聊一聊MySql索引的那些事,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主要聊聊InnoDB下索引的數據結構,索引如何起做用的,如何更好的利用索引提升效率。mysql
數據庫索引,是數據庫管理系統中一個排序的數據結構,以協助快速查詢、更新數據庫表中數據。就像咱們之前用的新華字典的目錄同樣,能幫助咱們快速查詢到某一個字。sql
分類角度 | 索引名稱 |
---|---|
數據結構 | B+樹,Hash索引,R-Tree等 |
存儲層面 | 聚簇索引,非聚簇索引 |
邏輯層面 | 主鍵索引,普通索引,複合索引,惟一索引,空間索引等 |
InnoDB下,表都是根據主鍵順序以索引的形式存放的,這種數據存儲方式也被稱爲聚簇索引,「聚簇」就是表示數據行和相鄰的鍵值緊湊的存儲在一塊兒,也就是數據行其實是存儲在索引的葉子頁中。咱們建立一張表來實際說明下InnoDB下的索引結構,建表語句以下:數據庫
create table person(
id int primary key,
age int not null
index (age)engine=InnoDB;
複製代碼
而後咱們插入五條數據分別爲(1,15),(2,17),(6,20),(10,18),(19,21),索引的樹結構以下:bash
上圖中展現了兩部份內容,第一個圖爲聚簇索引(主鍵索引)的內容,能夠看到,數據按照Id的大小排序,對應的索引會包含該索引的整行數據。服務器
第二個圖展現了用age作索引的索引結構圖,也就是非聚簇索引(非主鍵索引),能夠看到索引以年齡排序,可是和主鍵索引不一樣的是,年齡索引對應的倒是Id,因此咱們能夠知道非主鍵索引記錄的內容就是主鍵索引的值。數據結構
這裏可能有同窗會有疑問,若是我建表的時候沒有指定主鍵的話,索引結構又是如何的呢?其實在InnoDB中,若是沒有定義主鍵,那麼他會選擇一個惟一的非空索引代替。若是沒有這樣的索引,那麼他會隱式的定義一個主鍵來做爲聚簇索引。因此不管你是否設置主鍵,InnoDB仍是會幫你知足以上圖的形式來索引數據。接下來咱們分析下索引查詢的流程。post
假設咱們執行一條查詢語句 select * from person where ID = 6
,由於直接使用的是主鍵ID查詢,因此就會用主鍵索引,因爲主鍵索引直接關聯了整行全部數據,因此,引擎只要執行一次就能查詢出結果。性能
若是執行的sql語句是非主鍵索引spa
select * from person where age = 18
3d
上述語句會走age的普通索引,索引先根據age搜索等於18的索引記錄,找到ID=10的記錄,而後再到主鍵索引搜索一次,而後拿出須要查詢的數據。
從普通索引查出主鍵索引,而後查詢出數據的過程叫作回表。因爲回表須要多執行一次查詢,這也是爲何主鍵索引要比普通索引要快的緣由,因此,咱們要儘可能使用主鍵查詢。
咱們一般建立索引的依據都是根據查詢的where條件,可是這只是咱們一般的作法,咱們根據上面的分析能夠知道,若是要想查詢效率高,第一,使用主鍵索引,第二,避免回表,也就是儘量的在索引中就能獲取想要的數據。若是一個索引包含了須要查詢的字段,那麼咱們就叫作「覆蓋索引」。
那麼如何創建一個覆蓋索引呢?答案是經過聯合索引來實現,經過聯合索引的字段來覆蓋要查詢的字段,從而達到索引覆蓋的效果。
咱們把上面的建表語句改造下,來分析下如何實現覆蓋索引。
CREATE TABLE `person` (
`id` int(11) NO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sex` varchar(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name_age` (`name`,`ag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latin1;
複製代碼
上面我建立了一個name和age的聯合索引,索引結構圖表示以下:
咱們根據圖能夠知道,聯合索引是和建立索引字段順序有關的,上面這個例子就是先以name排序,而後name相同再以age爲標準排序。那麼咱們建表後該如何達到覆蓋索引的效果呢?相信有些同窗已經知道了怎麼寫sql能夠達到覆蓋索引效果,sql以下:
select name,age from person where name = "Barry"
由於咱們須要查詢的字段name和age,都在索引中能夠直接查詢到了,因此不須要查找到主鍵ID,而後再回表了。
看到這裏,確定有同窗會說,既然這樣的話,我把全部須要查詢的字段組合都建上聯合索引不就好了嗎?答案是:不行。由於索引也是須要消耗空間的,並且維護索引也是須要成本的,這一點我會在後面的優缺點中提到。那麼有沒有別的方式能夠儘量的實現不回表的效果呢?這裏咱們就要引入MySql的最左前綴原則了。
什麼叫最左前綴原則呢?就是在索引的匹配中,能夠以索引的最左N個字段,也能夠是字符串索引的最左N個字符。好比在上圖中,要查詢以A開頭的名字,查詢語句就是
select name from person where name like 'A%'
這個時候就能夠知足最左前綴規則來使用索引查詢了,這裏就會依賴索引查詢到第一個首字母是A的名字,而後向後遍歷,直到不知足條件爲止。
那麼最左N個字段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索引(name,age),能夠直接利用 name來當作單獨索引使用,能夠只使用聯合索引的部分字段,可是必須是順序一致,好比索引(a,b,c),若是要想使用最左前綴規則,可使用索引a,ab。
咱們也能夠利用該規則來少維護一個或多個索引,好比咱們須要 a,ab,abc的查詢,那就只須要(a,b,c)聯合索引就知足要求了。
在MySql 5.6版本中引入了一個新特性,叫作「索引條件推送(index condition pushdown)」,這也稱爲索引下推。那麼索引下推是這個什麼東東呢?其實從「索引條件推送」這個名字就能夠代表,這個特性是能夠在索引中的字段進行條件判斷,而後過濾不知足條件的記錄,減小回表的次數。
好比以上圖中的數據爲準,sql以下:
select * from person where name like 'A%' and age =19;
那麼若是沒有索引下推的狀況下,首先會根據索引查詢出名字以A開頭的全部記錄,而後查詢出ID,而後回表去查詢對應的ID記錄,最後再判斷age=19,返回知足條件的語句。由於知足A開頭的記錄有2條,因此這種狀況下,會回表2次。
在索引下推狀況下,InnoDB會在索引內部直接判斷age=19是否知足條件,過濾掉不知足條件的記錄,因此只返回了一條,也就是隻須要回表一次。從而提升了性能。
說了這麼多關於索引的內容,咱們來談談索引的優缺點。
優勢:
缺點
這篇博文我主要說了,索引的定義,索引的分類,索引按照不一樣的角度能夠分爲常見的哪幾種。而後我重點說了在InnoDB下索引的索引的數據結構。 主鍵索引和非主鍵索引的區別就是查詢主鍵索引能夠直接返回數據,非主鍵索引須要先查詢出主鍵ID,而後再查詢出數據,這個過程就叫作回表。咱們能夠經過覆蓋索引減小回表的次數,從而達到提升性能的效果。在mysql5.6之後,InnoDB能夠支持索引下推,在使用聯合索引的時候,若是能夠在索引判斷條件,那麼就在索引中過濾不知足條件的行,從而減小回表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