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配置基礎知識

隨着如今雲服務器的發展,公司本身創建本身的服務器就愈來愈少了,固然也沒有必要。 可是我以爲做爲一位服務器研發人員, 瞭解一下這些基礎知識仍是有必要, 因而這兩天大概的查了一下資料,記錄下來,以便後面查閱。html

1.服務器設備基本元素緩存

cpu, 內存,硬盤,主板,機箱服務器

1.1 cpu 架構

首先咱們先來了解一下cpu的基礎知識,一般我常聽見的cpu都是家用cpu,如intel的酷睿系列,AMD的閃龍/速龍系列都是桌面級民用處理器, 這些在對於服務器級別的cpu都是小兒科了。 下面介紹一些基本術語:性能

cpu架構:CISC,RISC網站

CISC:複雜指令集, 主要表明:intel 的x86架構 ,  AMD的x86架構 .net

RISC:  精簡指令集, 主要表明:ARM的ARM架構,  IBM的powerPC 架構線程

cpu主頻:cpu內核工做的始終平率,簡單的說至關於你跑步時每秒能夠跑的步數。如今的cpu主頻都是GHZ級別。htm

三級緩存:cpu內部的緩存,離cpu核心最近的內存單元,能夠提升cpu指令的命中效率。 從而提升命中計算能力。blog

超線程支持:cpu單核的邏輯線程,即一個核心能夠開兩個或者多個邏輯線程。

多路聯合支持:多顆cpu能夠聯合工做,便可以經過購買cpu來擴展服務器性能。

最大內存支持和內存新型號:對於服務器來講,內存型號如DDR3,DDR4,以及cpu時其對最大內存的支持。

最大帶寬支持:對於須要與外部進行大量通訊的,須要考慮的帶寬上線。

IPC:CPU每一個時鐘週期內執行的指令數量。

CPU的計算能力 = IPC *  主頻;

舉個例子:

intel   頂級cpu: xeon(至尊) E7-8890 v3

intel 至尊系列命名規則參考:http://itbbs.pconline.com.cn/network/14589078.html

該cpu 支持8路cpu。 每路cpu核心數量18, 每一個核心2.5M緩存, 共45M緩存。同時支持DDR3和DDR4,每路CPU每一個通道最多3條內存,總計24條內存插槽,單條容量最多64GB,8路CPU的話最多支持12TB DDR4內存,單顆CPU售價在4萬元人民幣左右。其餘參數請在官網參考對比。

1.2 內存

對於內存的基礎知識能夠先參考一下這篇文章:http://blog.csdn.net/xiaoyangger/article/details/7683646

DDR1, DDR2, DDR3, DDR4,目前好的是DDR4, 較普及的是DDR3

可是服務器內存必需要支持ECC功能,

ECC定義:相對普通內存來講,ECC內存增長了數據校驗功能,在確保數據完整和正確性兩方面比普通內存效果好。

1.3 硬盤

第一名:SAS,即串口SCSI。
             優勢:①速度稍快②穩定性高
             缺點:①價格貴一些
第二名:SATA
             優勢:①價格低廉。
             缺點:①速度通常②穩定通常,
第三名:固態
             優勢:①速度超快②穩定超高。
             缺點:①讀寫次數少。只有1~100萬次,也就是說只有100萬人訪問你的網站,而後報廢。②價格昂貴。③容量低,只有幾十GB
建議用SAS,若是金錢不容許就用SATA,千萬別用固態

 

1.4 主板

服務器主板則是專門爲了知足

服務器應用——高穩定性、高性能、高兼容性的環境,而開發的主機板。因爲服務器的高運做

時間,高運做強度,以及巨大的數據轉換量,電源功耗量,I/O吞吐量,所以對服務器主板的

要求是至關嚴格的。具體的參數請自行查閱

1.4 機箱

塔式服務器:至關於能長時間運行不關機的臺式機,主板擴展能力強(也就是插槽多),佔用面積
最大,使用於我的網站,小企業,便宜。
機架式服務器:主要是用工業標準,統一化裝在機櫃裏,佔用體積小,看着一排排,不亂,便於統
一管理,適用於中小企業,可擴展內存,硬盤,擴展性優於塔式機。
刀片式服務器:佔用體積小,線纜比較少,適用於大型集羣(集羣能夠理解爲就是業務量很大,須要不少服務器,處理的東西很雜,須要不一樣的功能,例如不一樣的系統,每刀當於一個主板,因此能夠裝不一樣系統),也就是它的適應大型公司,像百度,太平洋等大型企業,缺點,每刀的擴展性差。擴展須要買刀片 ,也就是業務量小體現不出價值,業務量越大,刀片越佔優點。整體費用也高 。

 

2.其餘考慮因素

系統,帶寬,網卡 ,穩定性,升級維護成本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