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修改主機名
vi /etc/sysconfig/network,修改HOSTNAME一行爲HOSTNAME=主機名,重啓後也能生效。
02
Ret Hat Linux啓動到文字界面(不啓動xwindow)
將/etc/inittab中 id:5:initdefault: 一行中的5改成3
03
redhat的自動升級更新問題(hutuworm)
在www.redhat.com/corp/support/errata/找到補丁,6.1之後的版本帶有一個工具up2date,它可以測定哪些rpm包須要升級,而後自動從redhat的站點下載並完成安裝。
升級除kernel外的rpm: up2date -u
升級包括kernel在內的rpm: up2date -u -f
04
windows下看linux分區的軟件
Paragon.Ext2FS.Anywhere.2.5.rar和explore2fs-1.00-pre4.zip
05
mount用法(sakulagi)
fat32的分區 mount -o 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cdrom
ntfs的分區 mount -o 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cdrom
iso文件 mount -o loop /abc.iso /mnt/cdrom
軟盤 mount /dev/fd0 /mnt/floppy
USB閃存 mount /dev/sda1 /mnt/cdrom
全部/etc/fstab內容 mount -a
能夠指定文件格式」-t 格式」,格式能夠爲vfat,ext2,ext3等。
06
使ctrl + alt + del失效
vi /etc/inittab
將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這行註釋掉,就能夠了。
07
把man或info的信息存爲文本文件
以 tcsh 爲例:
man tcsh | col -b > tcsh.txt
info tcsh -o tcsh.txt -s
08
利用現存兩個文件,生成一個新的文件
1. 取出兩個文件的並集(重複的行只保留一份)
2. 取出兩個文件的交集(只留下同時存在於兩個文件中的文件)
3. 刪除交集,留下其餘的行
1. cat file1 file2 | sort | uniq
2. cat file1 file2 | sort | uniq -d
3. cat file1 file2 | sort | uniq -u
09
查看系統信息
cat /proc/cpuinfo – CPU (i.e. vendor, Mhz, flags like mmx)
cat /proc/interrupts – 中斷
cat /proc/ioports – 設備IO端口
cat /proc/meminfo – 內存信息(i.e. mem used, free, swap size)
cat /proc/partitions – 全部設備的全部分區
cat /proc/pci – PCI設備的信息
cat /proc/swaps – 全部Swap分區的信息
cat /proc/version – Linux的版本號 至關於 uname -r
uname -a – 看系統內核等信息
10
把屏幕設置爲90列
stty cols 90
11
使用md5sum文件
md5sum isofile > hashfile,將 md5sum 檔案與 hashfile 檔案內容比對,驗證雜湊值
是否一致 md5sum –c hashfile
12
一次解壓多個zip文件
unzip 「*」,注意引號不能少
13
看pdf文件
使用xpdf或者安裝acrobat reader for linux
14
查找權限位爲S的文件
find . -type f \( -perm -04000 -o -perm -02000 \) -exec ls -lg {} \;
15
cd光盤作成iso文件(弱智)
cp /dev/cdrom xxxx.iso
16
快速觀看開機的硬件檢測(弱智)
dmesg | more
17
查看硬盤的使用狀況
df -k 以K爲單位顯示
df -h 以人性化單位顯示,能夠是b,k,m,g,t..
18
查看目錄的大小
du -sh dirname
-s 僅顯示總計
-h 以K、M、G爲單位,提升信息的可讀性。KB、MB、GB是以1024爲換算單位,-H以1000爲換算單位。
19
查找或刪除正在使用某文件的進程(wwwzc)
fuser filename
fuser -k filename
20
安裝軟件
rpm -ivh aaa.rpm
tar xvfz aaa.tar.gz; cd aaa;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21
字符模式下設置/刪除環境變量
bash下
設置:export 變量名=變量值
刪除:unset 變量名
csh下
設置:setenv 變量名 變量值
刪除:unsetenv 變量名
22
ls如何看到.開頭的文件
ls -a
23
rpm中的文件安裝到哪裏去了
rpm -qpl aaa.rpm
24
vim中顯示顏色或不顯示顏色
vi ~/.vimrc; 若是有syntax on,則顯示顏色,syntax off,則不顯示顏色
25
make bzImage -j的j是什麼意思(wind521)
-j主要是用在當你的系統硬件資源比較大的時候,比較富裕的時候,用這個能夠來加快編譯的速度,如-j 3
26
開機就mount上windows下的分區
自動將windows的d盤掛到/mnt/d上,用vi打開/etc/fstab,加入如下一行
/dev/hda5 /mnt/d vfat defaults,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0 0
注意,先得手工創建一個/mnt/d目錄
27
linux中讓用戶的密碼必須有必定的長度,而且符合複雜度(eapass)
vi /etc/login.defs,改PASS_MIN_LEN
28
不讓顯示器休眼br /> setterm -blank 0
setterm -blank n (n爲等待時間)
29
xwindow下如何截屏
Ksnapshot或者gimp
30
解壓小全
tar xvfj example.tar.bz2
tar xvfz example.tar.gz
tar xvfz example.tgz
tar xvf example.tar
unzip example.zip
31
在多級目錄中查找某個文件的方法(青海湖)
find /dir -name filename.ext
du -a | grep filename.ext
locate filename.ext
32
不讓普通用戶本身改密碼(myxfc)
[root@xin_fc etc]# chmod 511 /usr/bin/passwd
又想讓普通用戶本身改密碼
[root@xin_fc etc]# chmod 4511 /usr/bin/passwd
33
用dd作iso(grub007)
dd if=/dev/cdrom of=/tmp/aaa.iso
34
用戶的crontab在哪裏(hutuworm)
/var/spool/cron/下以用戶名命名的文件
35
以不一樣的用戶身份運行程序
su – username -c 「/path/to/command」
有時候須要運行特殊身份的程序, 就可讓su來作
36
如何清空一個文件()
> filename
37
爲何OpenOffice下不能顯示中文(allen1970)
更改字體設置
tools->options->font replacement
Andale Sans UI -> simsun
38
linux下文件和目錄的顏色表明什麼(sakulagi,弱智)
藍色表示目錄;綠色表示可執行文件;紅色表示壓縮文件;淺藍
色表示連接文件;灰色表示其它文件;紅色閃爍表示連接的文件有問題了;黃色是設備文件,包括block, char, fifo。
用dircolors -p看到缺省的顏色設置,包括各類顏色和「粗體」,下劃線,閃爍等定義。
39
mysql的數據庫存放在什麼地方
1. 若是使用rpm包安裝,應該在/var/lib/mysql目錄下,以數據庫名爲目錄名
2. 若是源碼安裝在/usr/local/mysql中,應該在/usr/local/mysql/var中,以數據庫名爲目錄名
40
如何新增一塊硬盤(好好先生)
1、關機,物理鏈接硬盤
若是是IDE硬盤,注意主、從盤的設置;若是是SCSI硬盤,注意選擇一個沒有被使用的ID號。
2、開機,檢查硬盤有沒有被linux檢測到
dmesg |grep hd*(ide硬盤)
dmesg |grep sd*(SCSI硬盤)
或者less /var/log/dmesg
若是你沒有檢測到你的新硬盤,重啓,檢查連線,看看bios有沒有認出它來。
3、分區
你可使用fdisk,Sfdisk或者parted(GNU分區工具,linux下的partition magic)
4、格式化
mkfs
5、修改fstab
vi /etc/fstab
41
linux下怎麼看分區的卷標啊
e2label /dev/hdxn, where x=a,b,c,d….; n=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