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Cloud CTO鄒達:用Web技術加速原生應用開發

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做譯者、出處,並保留本文的原始連接:http://www.ituring.com.cn/article/202466前端

鄒達,APICloud聯合創始人兼CTO。他是APICloud雲端一體平臺的架構設計者,也是終端引擎和雲端服務核心模塊的技術實現者。他專一於瀏覽器及相關中間件技術,參與過多個主流瀏覽器引擎、JavaScript引擎以及移動中間件引擎的開發工做。鄒達是一位擁有10年一線開發經驗的資深碼農,他對Web應用和本地應用開發,以及NodeJs、MongoDB、Redis等技術都有着深入的理解,對於大規模、高併發的雲端服務開發也有着豐富的實戰經驗。程序員

圖片描述

問:你作過瀏覽器,作過手機,作過平臺架構設計,一直到如今的雲服務平臺,每次角色轉換背後的動力是什麼?數據庫

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是2006年,那時候手機剛剛興起,尚未智能機。當時寢室6我的都來北京了,當時咱們大部分人都是作服務器端開發,去神州數碼、惠普,還有去作PC端的,可是作手機的很少。我當時去的德信無線,德信應該是那時候最大的手機貼牌廠商。後端

那時候手機的開發比較簡單。由於feature phone自己的系統都已經寫好了,你只須要調試驅動,作一個適配,根本不須要寫太多的代碼,一直是在改bug、調試,而不是從頭至尾寫一個軟件。那時候手機上面就三個軟件能夠賣錢,瀏覽器、彩信、Email,其餘的應用都是平臺自帶。Access是日本的手機瀏覽器廠商,那時候在中國市場預裝量基本上是第一名,再就是obigo臺灣聯發科MTK系統裏面的瀏覽器。當時工做須要我和他們的工程師也有交流,由於他們作的是核心軟件,因此我當時仍是很羨慕他們。瀏覽器

後來高通投資了德信,要作高通blue平臺上的一個瀏覽器。我感受這是一個機會,能夠去作軟件了。那時候我作瀏覽器裏面的JavaScript解釋器,由於整個軟件須要從頭至尾開發,因此這個過程對我來講成長仍是挺快的。前端框架

後來由於要結婚,因此我回到了北京,去了Access繼續作瀏覽器引擎。之前瀏覽器賣許但是很貴的,後來許可愈來愈便宜,由於智能機上面都自帶瀏覽器。2010年國內智能手機興起以後,瀏覽器的傳統業務模式也就慢慢沒落了。那時候我就開始想瀏覽器還有什麼用,既不能做爲入口,也不能收費。後來我想探索一下Web平臺的可能性,就去了一家創業公司,開始作Web平臺。咱們想作一個基於瀏覽器引擎的平臺,至關於用瀏覽器引擎作應用。之前的產品表現形式都是網站,智能機起來以後就是App了。App能不能用瀏覽器的技術來作?是否是會節省一些成本?我帶着這些問題開始去作基於瀏覽器的移動平臺,一直作到如今本身出來創業作雲端一體的平臺。服務器

問:APICloud有一個比較鮮明的特色是雲端一體,這個概念是如何產生的?微信

我從2010年開始就在寫智能機上面的App,從2010年到2014年作了快有100個原生應用,我本身平時可能還會幫朋友作個應用什麼的,作得其實挺累。安卓開發一遍,iOS開發一遍,要搭服務器、要設計數據庫、兩邊要定義接口,要聯調,要適配,環節很是多。因此我就想能不能用最簡單的方式把活給幹了。網絡

因而咱們就想作一個雲端一體,你後端不用寫代碼了,我在前端調用Restful接口來寫業務邏輯,兩邊採用相同的語言,你只須要學JavaScript就能夠了。先後端也不用再定義接口,定好模型後這個接口就固定了。移動端應用也是不論幾個平臺只開發一遍,而且中間有大量現成的API能夠調用。我以前多是感受太痛苦了,因此如今就想解決這個問題,按照這樣的思路去作產品。前端工程師

問:大家典型的開發者用戶是什麼樣的?

咱們各類類型的用戶都有。對於我的開發者來講,由於咱們的系統簡單,只須要有Web開發基礎就能夠,而不少我的開發者可能以前並非作專業的移動開發。以前有一個獨立開發者,他開發了一個瘦身類的應用,利用APICloud先後端一我的搞定。我的開發者可能想學習,本身有想法,想本身去嘗試作一個產品,經過APICloud就能夠作到,咱們的端API和開發工具都是免費的。

咱們的另外一類用戶是外包公司,他們要求開發效率高、成本低。好比西安的萬紫網絡和孔方網絡都是咱們的用戶,從咱們上線到如今,他們用APICloud可能已經作了二三十個項目了,用一兩週的時間一個項目就完成了。原生開發的門檻高,開發者在北京都很差招,而咱們客戶中不少外包公司都來自二三線城市。

另外,咱們的創業公司用戶也很是多,由於咱們快。創業的第一個階段就是概念階段,創業者須要把產品快速作出來,推到市場驗證一下。這些公司通常都會買咱們的培訓服務,好比杭州的創業公司戰旗TV,目前安裝量基本已經達到1000多萬。他們作的是遊戲直播,他們利用咱們的平臺基本上兩週就完成了第一版上線,咱們剛上線的時候正好他們公司也剛開始作產品,咱們是9月15號上線,他們是10月15號第一個版本上線。再好比品讀者,點連在線等等狠多都是一些A輪或B輪的創業公司。

還有就是大型企業,他們一個企業可能就有幾十個應用要開發,但願使用一個統一的開發平臺,另外也包括大量的SI和ISV在使用APICloud平臺。

問:大家最大的團隊是開發者關係團隊,他們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開發者關係團隊包括咱們的佈道師、講師、技術支持。技術支持更可能是在線上論壇和QQ羣跟開發者作互動。講師和佈道師是在咱們每月在全國各地舉行的線下活動和培訓中去普及APICloud的使用方法,解決用戶的問題。咱們本身的工程師能用好這個平臺,並不表明其餘的開發者也會用得很好。咱們的技術專家也會到大企業或者創業公司,給他們作短時間的專業培訓,讓他們的工程師快速上手。由於每一個講師或者佈道師同時服務的用戶是固定的,隨着咱們的開發者數量愈來愈多,購買咱們培訓的公司愈來愈多,因此這裏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問:如今APICloud上的API開發者有多少?如今平臺的生態環境處於一個什麼階段?

如今平臺上的開發者應該達到十幾萬了。

完整的生態環境須要幾方面的人,有需求方、開發者、模塊開發者、服務提供商。如今需求方還不完善,咱們仍然是經過人工方式去服務的。需求方找到咱們的開發者關係團隊,說明想作的項目,而後咱們去幫忙找開發者。咱們未來會把這個環節作成產品,你能夠在咱們的平臺上看到不少方案,以及不少優質的開發者。

另外有一點是咱們尚未作的,咱們如今的開發者已經能寫應用了,可是如何能讓他們的利益最大化,讓他們寫出來的應用產生二次價值?咱們提供了一個相似於這種模版的商店,開發者完成本身的項目以後,他作的這個應用沉澱下來還能發揮出價值。

再有一點就是一些行業的解決方案。咱們其實給本身的定位是一個PaaS平臺,上面要支撐不少的BaaS服務。這些BaaS服務應該是跟各個大服務商結合,提供行業的總體解決方案,這是咱們接下來要作的。

問:你在以前採訪中說過相對於作十年技術,你更承認一項技術作十年。你如今作的移動應用雲服務平臺是不是一項值得長期投入的技術?

我作瀏覽器應該已經快十年了。我感受移動應用雲服務平臺應該是能夠作到10年的。爲何?由於咱們叫APICloud。雖然咱們是一個平臺,可是咱們認爲咱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API。無論是要解決移動端的問題,仍是服務器端的問題,咱們解決問題的方式仍是經過API。我認爲API未來會代替不少的傳統軟件系統,由於未來全部的服務、功能、數據都應該是以API的形式來提供的。

咱們會抓住移動和雲這兩個方向。無論是手機仍是未來其餘的移動設備,移動領域的API咱們是抓住了,未來無論將來怎麼發展,API都要不斷擴展。雲和服務也是同樣,未來的數據和服務必定是由專業的廠商提供,因此就須要各類類型的API。我感受圍繞着API去作,一方面是作擴展,擴展愈來愈多的功能;另外一方面就是在API接入和管理上能夠有不少的環節,你能夠找到不少方向。

問:APICloud全站都是基於JavaScript開發的,這麼作是基於什麼考慮?

就是雲端一體。由於使用跨平臺的方式,咱們移動端的App開發是使用JavaScript。若是後端開發想要減小學習成本,那就也使用JavaScript,用Node.js。

問:JavaScript上手簡單,可是深刻以後就會發現這種語言也能夠很複雜很強大,請問對於想要突破學習瓶頸的程序員你有什麼建議?

我以爲必需要在項目上應用。若是本身學,通常很難有那麼大的動力。

學習要分紅兩方面來講。對於移動端,咱們建議你不要去花大量時間學習大的前端框架,由於咱們已經擴展了不少接口。你不須要用一些大的框架或者庫,只要用最基礎的代碼就行了。可是服務器端你就必須得用了,由於Node.js相對來講比較成熟,中間件很是多。用的過程當中你不僅要把人家的東西拿過來,還有不少東西都要修改,這個過程就須要看懂這些框架的代碼,理解實現機制。也就是說,你在用開源代碼的同時,必定要有這樣的決心:我要把它重寫一下,或者優化一下,融入到本身的項目中。

問:如今Web上不少流量已經流到App上了,不少前端工程師以爲本身前途無望。APICloud對於前端工程師的意義是什麼?

Web開發者的數量要遠遠大於App開發者。爲何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以後,Web技術就沒有特別大的有用武之地了呢?關鍵在於,之前的產品的表現形式是網站,是基於瀏覽器的,可是瀏覽器在移動端表現很差。HTML, CSS, JS都只是語言,拿一門語言跟安卓或者iOS這種移動平臺去對比是不合適的。咱們能夠將這些語言跟安卓上面的Java語言和iOS上的OC做對比,它們在語言層面上是平等的。Web缺乏的是一個移動平臺級的支持,而APICloud提供的就是一個基於Web的應用化平臺。有了這樣的一個平臺,就至關於JS跟Java或者OC同樣了,有了一個能夠跟iOS或者安卓對比的平臺。這樣開發者就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繼續使用Web技術,而產生的結果則是很是適合移動端的。


更多精彩,加入圖靈訪談微信!

圖片描述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