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藍牙技術的基本概念算法
藍牙技術是一種支持設備短距離通訊的無線電技術,它的通訊距離通常爲10m之內。藍牙技術能在包含移動電瀏覽器
話、PDA、無線耳機、筆記本電腦、相關外設等衆多設備之間進行無線信息交換。藍牙技術的標準是IEEE802.15,工安全
做在2.4GHz頻帶,帶寬爲1Mb/s。網絡
藍牙技術是由東芝、愛立信、IBM、Intel和諾基亞於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離無線數字通訊的技術標準。併發
(2)藍牙技術的優點和劣勢less
藍牙技術的優點在於:異步
a)支持語音和傳輸數據。性能
b)採用無線電技術,傳輸範圍大,可穿透不一樣物質以及在物質間擴散。編碼
c)採用跳頻展頻技術。抗干擾性強。加密
d)使用的頻譜在各國都不受限制,理論上不存在干擾問題。
e)功耗低。
f)成本低。
藍牙的劣勢便是它的傳輸速度較慢。
(3)藍牙技術的主要參數和技術指標
a)工做頻段:ISM頻段2.402GHZ-2.480GHZ
b)雙工方式:TDD
c)業務類別:同一時候支持電路交換及分組交換業務
d)標稱數據速率:1Mbps
e)異步信道速率:非對稱鏈接723.2kbps/57.6kbps;對稱鏈接433.9kbps(全雙工模式)
f)同步信道速率:64kbps
g)信道間隔:1MHz
h)信道數:79
i)發射功率級範圍:0dBm(1mW),覆蓋1-10m擴展,20dBm(100mW)。覆蓋擴展至100m。
j)跳頻頻點數:79個頻點/MHz(2402+k(MHz),k=0,1,2...78)
k)跳頻速率:1600次/s
l)工做模式:ACtive/Sniff/Hold/Pack
m)數據鏈接方式:面向鏈接業務無鏈接業務ACL
n)糾錯方式:1/3FEC,2/3FEC,CRC16,ARQ。
o)鑑權:反映邏輯算術方式
p)密鑰:以8bit爲單位增減,最長爲128bit
q)安全機制:鏈路級。生成基於共享鏈路密鑰詢問、對應機制,認證和加密密鑰生成基於SAFER+算法。
r)話音編碼方式:CVSD或對數PCM
s)網絡拓撲結構:AD hoc,Piconet及Scatternet結構。
(4)藍牙的技術性能參數
有效傳輸距離爲10cm~10m,添加發射功率可達到100m,甚至更遠。藍牙收發器工做頻率爲2.45GHz,覆蓋範圍
是相隔1MHz的79個通道,其速率分別從2.402GHz到2.480GHz。藍牙傳輸數據技術使用短封包,跳頻展頻技術。切換
速率爲1600次/秒,所以可以防止偷聽且避免干擾;每次傳送一個封包。封包的大小爲126~287bit。封包的內容可以是
包括數據或者語音等不一樣服務的資料。同步鏈接的傳輸數據帶寬爲可達到每個方向32.6Kb/s,而異步鏈接的傳輸數據
速率贊成一個方向達到721kb/s,用於上傳或下載,這時相反方向的速率是57.6kb/s;傳輸數據通道爲留出3條併發的同
步語音通道,每條帶寬64kb/s;語音與數據也可以混合在一個通道內,提供一個64kb/s同步語音鏈接和一個異步數據連
接。
二,HiperLAN技術與標準
(1)HiperL技術的基本概念
HiperLAN是一種在歐洲應用的無線局域網通訊標準的一個子集。有HiperLAN/1和HiperLAN2兩種標準。
HiperLAN/1採用5GHz射頻頻率,上行速率可達20Mb/s。HiperLAN/2相同採用5GHz射頻頻率,上行速率可達54Mb/s。HiperLAN/2系統通3G標準兼容。
在HiperLAN/2的典型網絡拓撲結構中。移動端經過接入點接入固定網。一個AP所覆蓋的區域範圍在室內通常爲30米,在室外一般是150米。
(2)HiperLAN/2的主要技術特色
a)快速傳輸數據:採用OFDM調製技術
b)面向鏈接
c)Qos
d)本身主動頻率分配
e)安全性
f)移動性
g)網絡與應用無關
h)省電
三,IEEE802.11標準
(1)IEEE802.11標準的基本概念
IEEE802.11標準是第一代無線局域網WLAN標準之中的一個,1997年6月被IEEE承認。IEEE802.11標準定義了兩種類型
的設備:無線結點和無線接入點。
無線結點通常是在一臺接入設備上加上一塊無線網絡接口卡構成。無線接入點的做
用是提供無線和有線網絡之間的橋接。
該標準定義了物理層和媒體訪問控制協議的規範。贊成無線局域網及無線設備製造商在必定範圍內創建互操做網
絡設備。802.11標準在物理層定義了傳輸數據的信號特徵和調製方法。802.11定義了使用紅外,調頻擴頻,直接序列
擴頻技術,傳輸速率爲1或2Mbps的無線局域網標準。兩個擴頻技術。一個紅外規範。
FHSS(調頻擴頻)和DSSS(直序擴
頻)無線傳輸頻道定義在2.4Ghz的ISM波段內。
(2) 無線局域網所使用的協議
主要包含8IEEE02.11b、IEEE802.11a和IEEE802.11g等。
a)802.11b協議
802.11b協議的無線網絡工做在2.4GHz頻率下,最大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1Mb/s,它可以實現速率
在1Mb/s、2Mb/s、5.5Mb/s以及11Mb/s之間的本身主動切換。
b)802.11a協議
802.11a協議在1999年制定完畢,其主要工做在5GHz的頻率下,傳輸數據速率可以達到54Mb/s,傳輸距離
在10~100m。
c)802.11g協議
802.11g協議在2003年6月推出,它是在802.11b協議的基礎上改進的協議。支持2.4GHz工做頻率以及DSSS技術。
它可以實現11Mb/s傳輸速率,同一時候保持着對802.11b的兼容。又可以實現54Mb/s高傳輸速率。
802.11系列標準的比較:
(3)IEEE802.11b
IEEE802.11b是IEEE802.11標準的還有一個擴充,它規定採用2.4GHz頻帶,不需要申請就可以使用。它既可做爲對
有線網絡的補充,也可獨立組網,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移動應用。
a)802.11b的運做模式基本分爲兩種:點對點模式和基本模式
1點對點模式
點對點模式是指無線網卡之間的通訊方式。
兩臺插上無線網卡的PC。就能夠進行鏈接。
這樣的鏈接方式對於小型的網
絡來講是很方便的,它最多可以贊成鏈接256臺PC。
2 基本模式
基本模式是指無線網絡規模擴充或無線和有線網絡並存時的通訊方式,這也是802.11b現在最普及的方式。在基本
模式中,插上無線網卡的PC要經過接入點與還有一臺PC鏈接。接入點負責頻段管理及漫遊等指揮工做,一個接入點最
多可鏈接1024臺PC(無線網卡)。當無線網絡節點擴增時,網絡存取速度會隨着範圍擴大和節點的添加而變慢,此時添
加接入點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頻寬與頻段。
無線網絡需要與有限網絡互連。或無線網絡結點需要鏈接和存取有線網的
資源和server時。接入點可以做爲無線網和有線網之間的橋樑。
b)802.11b的典型解決方式
802.11b無線局域網由於其便利性和可伸縮性。特別適用於中小型辦公環境和家庭網絡。
在室內環境中,針對不
同的實際狀況可以有不一樣的典型解決方式。
1對等解決方式
每臺電腦安裝一片無線網卡。
2單接入點解決方式
接入點至關於集線器。
3多接入點解決方式
所有無線終端可經過就近接入點接入網絡。
4無線中繼解決方式
無線接入器充當有線網絡的延伸。
5無線冗餘解決方式
多接入點放在同一位置防止設備失效。
6多蜂窩漫遊工做方式
與移動電話相似(部署多個接入點。本身主動切換服務不中斷)
c)IEEE802.11b的應用及其長處
四,無線局域網的設計
(1)初步調研
Who
誰在使用網絡?
What
用戶使用何種設備來訪問該網絡?
When
用戶什麼時候使用該網絡?
Where
用戶在何處使用該網絡?
Why
用戶爲什麼要使用該網絡?
(2)綜合當前狀況分析
無線局域網的設計者應該從當前的狀況出發。綜合初步調研獲得的信息,充分理解現有網絡,系統,用戶以及應
用之間的關係和相互做用,並找出潛在的問題和難點,在知足網絡需求的前提下,找出可行的解決方式並論證其可行
性。
(3)初步設計
1調研中的問題,困難和解決方式
2網絡拓撲圖
3數據流圖
4設計方案所需要的預算費用
(4)具體設計
當初步設計方案肯定並且獲得用戶的反饋後,即可以進入具體設計環節。該環節最基本的任務便是肯定用戶的解
決方案。並把所有的所需的應用軟件和硬件設備記錄下來,列成清單。
(5)設計的實施
當網絡的具體設計方案獲得審批經過後,將進入設計的實施環節。即將紙面的設計方案付諸於現實。
該環節涉及
到了無線局域網的安裝。配置。測試以及建成該網絡系統的所有軟硬件設備。
(6)文檔管理
文檔中的大部分信息是整個設計過程當中收集積累起來的,它們不只可以做爲用戶手冊,教學和培訓指導。還可以
做爲故障定位的參考資料。
五。常用的無線局域網設備
(1)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在網線局域網中的做用至關於有線網卡在有線局域網中的做用。兩臺計算機僅僅要各自插上無線網卡,就
可以實現通訊。
(2)無線接入點
無線接入點也稱爲無線AP。它是在無線局域網環境中。進行數據發送和接收的集中設備,它的做用至關於有線網
絡中的集線器。一般,一個AP能夠在幾十至上百米的範圍內鏈接30臺左右的無線網絡終端或者其它的無線AP。
(3)天線
天線的功能則是將信號源發送的信號藉由天線自己的特性傳送至遠處。
天線通常有所謂定向性與全向性之分,前
者較適合於長距離使用;然後者則較適合區域性之應用。無線天線有多種類型。最多見的有兩種,即室內天線和室外
天線。
(4)無線網橋、路由器及網關
無線網橋主要用於無線或有線局域網之間的互連。
當兩個局域網沒法實現有線鏈接或使用有線鏈接存在困難時,
就可以使用無線網橋實現點對點的鏈接。在這裏無線網橋起到了協議轉換的做用。
無線路由器則集成了無線AP的接入功
能和路由器的第三層路徑選擇功能,普通狀況下它具備NAT功能。
也主要用於鏈接幾個不一樣的網段,實現較遠距離的
無線數據通訊。
所以可以用它創建一個更小的無線局域網。
六,無線接入點的安裝與調試
(1)Aironet 1100系列接入點概述
Cisco公司的Aironet 1100系列接入點是一款無線局域網收發器。主要用於獨立無線網絡的中心點或無線網絡和有
線網絡之間的鏈接點。
它兼容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工做在2.4GHz頻率段。
使用IOS操做系統。
(2)將接入點接入網絡
a)安裝和配置AP以前。先向網絡管理員詢問下面信息:
1系統名。
2無線網絡中對大寫和小寫敏感的服務集標識符(SSID)。
3假設沒有鏈接到DHCPserver,則組要爲接入點指定一個惟一的 IP地址。
4假設接入點與PC不在同一個子網內,組需要子網掩碼和默認網關。
5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集合名稱以及SNMP文件屬性(假設使用SNMP)
b)可以用線內供電鏈接以太網和使用本地電源
(3)配置接入點
第一次配置無線接入點,通常採用本地配置方式,即無需將無線接入點鏈接到一個有線的網絡中。
它的默認IP地
址是10.0.0.1,併成爲小型的DHCPserver。可以爲下列設備分配20個10.0.0.x範圍的IP地址:
1鏈接在接入點以太網port的PC機
2沒有配置SSID或SSID配置爲tsunami,並且關閉所有安全配置的無線設備。
本地鏈接無線接入點的步驟:
1使用五類以太網電纜鏈接PC機和無線接入點
2給無線接入點加電
3確認PC得到了10.0.0.x網段的地址
4打開瀏覽器,在瀏覽器的地址欄輸入10.0.0.1,按回車鍵
5按Tab鍵越過username字段,輸入大寫和小寫敏感的passwordCisco,而後確認,點擊「ExpressSetup」進入高速配置界面,
在個輸入框中填入相關的配置信息。
各個配置參數的含義:
1System name
2Configuration server protocl
3Ip address
4Ip subnet mask
5Default gateway
6RAdio service set ID(SSID):大寫和小寫區分《SSID是client設備用來訪問接入點的惟一標識。
7Broadcast SSID in beacon:設定贊成設定不指定而訪問接入點。YES選項是默認設置,贊成設備不指定SSID
而訪問接入點。
NO選項表示設備必須指定SSID訪問接入點。
七。無線網卡的安裝調試
1在WindowXP/7中。點擊【開始】→【控制面板】→【網絡鏈接】。顯示「網絡鏈接」窗體。
2右鍵單擊「無線網絡鏈接」圖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屬性(R)】,彈出「無線網絡鏈接屬性」對話框。
3點擊「無線網絡配置」選項卡,假設先前沒有鏈接過無線網絡,則點擊【查看無線網絡】,從顯示出的可供選
擇的無線網絡中選中一個,點擊【鏈接】,若已經配置過無線網絡,進行可供鏈接的無線網絡。加入無線網絡到「首
選網絡(P)」下的框中,點擊【肯定】就能夠。
八,無線局域網
(1無線局域網的基本概念
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無線局域網),也稱爲無線Ethernet,它是一種計算機網絡與無線通訊技術相
結合的產物,它利用射頻技術來提供傳統有線局域的全部功能,是一種能支持較快速率,採用蜂窩或微蜂窩的自我管
理的計算機局域網技術。WLAN的傳輸數據速率現在已經能夠達到11Mb/s,傳輸距離可遠至20km以上。它是對有線聯
網方式的一種補充和擴展,從而使網絡的構建和終端的移動更加靈活,並且能更高速、方便的解決有線方式不易實現
的網絡連通問題。
(2)無線局域網的工做原理
無線局域網採用直序擴頻接入技術。使用戶可以在2.4GHz的ISM頻段上進行無線Internet鏈接。無線局域網絡的系
統包含無線網絡接入管理系統、無線中心路由器、用戶端無線路由器。
網絡接入管理系統可以爲網絡運營商提供如用
戶管理功能和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操做與維護支持;無線中心路由器同一時候提供多個無線接口,並採用扇區覆蓋方式,提
供多用戶大容量的IP接入。它可以進行用戶驗證、訪問服務控制、動態IP地址分配等。
同一時候。它比傳統的無線網絡接
入設備添加了強大的IP組網和路由功能,提升了無線寬帶網絡的擴展性、傳輸速率以及安全性。
(3)無線局域網的組網模式
1.對等網絡
對等網絡是最簡單的無線局域網結構。一個對等網絡由一組有無線網絡接口的計算機組成。這些計算機要有一樣
的工做組名、ESSID和password。不論什麼時間。僅僅要兩個或不少其它的無線網絡接口互相都在彼此的範圍以內。它們就可以創建
一個獨立的網絡。
對等網絡示意圖:
2.基礎結構網絡
由於對等模式在功能上的侷限性。在具備必定數量用戶或是需要創建一個穩定的無線網絡平臺時。一般會採用以
無線AP爲中心的模式,將有限的「信息點」擴展爲「信息區」,這樣的模式也是無線局域網最爲普通的構建模式,即基
礎結構模式。
以無線AP爲中心的基礎網絡結構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