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運營成本 虛擬化的優點與價值分析

    說到服務器虛擬化,首先給人感受就是深奧並且有些神祕。其實從原理來說,仍是很是簡單的。咱們能夠理解成將衆多相互鏈接的服務器「變成」一臺虛擬服務器,不會受到物理上的約束,更加方便管理。而處理器、內存、磁盤、I/O等資源能夠進行動態管理,提升資源利用率,下降單臺機器的負載,簡化系統管理,從而實現「整合」的目的。
      舉個例子來講,若是你有50臺服務器,若想管理磁盤空間的話會很是麻煩,即便都經過遠程訪問來爲每一個服務器進行分區,都會浪費大量時間,並且後期管理也是極耗精力。若是使用虛擬化技術,即可以將全部服務器看做爲一臺,操做起來則至關簡便。同理,其餘資源管理方面也一樣如此。
目前,虛擬化的主要廠商包括:VMware、微軟、思傑、IBM等等,各自產品都有不一樣的特色。並且最新版的軟件還可以支持例如3D顯示加速、各類操做系統下的最新應用程序等等,功能愈來愈強大。

  那麼,虛擬化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的呢?

       最先的虛擬化技術,則能夠追溯到上個世紀6、七十年代。想必不用介紹你們也能猜到,首個虛擬化技術依然出自於IBM之手。最先IBM的虛擬化程序,可以讓一臺機器運行多個操做系統,讓用戶充分利用大型機的各類資源。以後的發展則是從大型機逐漸移植到小型機、UNIX服務器等等,IBM、HP和SUN後來都將虛擬化技術引入各自的高端RISC服務器系統中。
       九十年代之後,X86逐漸興起,VMware等廠商也推出了基於各類操做系統下的虛擬化軟件,同時還有微軟等廠商加入陣營,虛擬化發展全面進入快車道。
現在虛擬化程序已經發展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了,在兼容性、系統資料利用率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那麼其可以直接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優勢又有哪些呢?
       經過應用虛擬化,可以下降服務器利用率低下所帶來的成本。如今不少企業在採購服務器的時候都遵循着爲將來考慮的原則,即服務器性能要可以知足將來幾年後應用的需求,這樣纔不會致使短期內被淘汰。但所帶來的弊病就是目前的應用程序僅僅使用了5%甚至更是的資源,其餘過剩的計算、存儲資源處於閒置狀態,能夠看做企業爲明天的須要而付出大量成本。
    若是實施了虛擬化方案,則會大幅度下降這些「將來成本」。經過虛擬化軟件,可以在一臺物理服務器上創建多個虛擬機,讓各個部門來利用這些額外的資源進行工做。一臺物理機器上運行多個虛擬機還能夠減小物理服務器在數據中心所佔的面積。而物理服務器數量減小意味着,能夠減小機架空間、能源和散熱,還能減小相應的管理費用。
       如今整個社會都在倡導低碳、節能,虛擬化可以很好的解決剩餘資源利用問題,同時還方便用戶管理大量服務器,所以受到了不少大型企業的青睞。今年上半年,從VMware和思傑的財報來看,虛擬化公司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均有超過80%的增加幅度,其中VMware近6年來市值更是暴增了40倍,因而可知虛擬化發展進程在不斷加快。從目前狀況來看,國內應用虛擬化的企業還不是不少,將來發展前景比較可觀。服務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IBM虛擬化與雲計算官方微博
IBM虛擬化與雲計算官方網站id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