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編輯:芒果果丨發自 思否編輯部
SegmentFault 思否報道丨公衆號:SegmentFaultsegmentfault
近日,Guide2Researchs 發佈了第六屆年度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 1000 名頂級科學家的排名。ide
其中,亞洲科學家人數顯著增長,有 55 人進入排名。香港城市大學的陳關榮教授以 H 指數 49 和世界排名第 16 位居亞洲榜首。ui
2020 年 世界頂級計算機科學家排名審查了 6000 多位科學家的我的資料,排名基於 Google Scholar 的 H-index 值,僅考慮 H指數> = 40 的科學家。對入選科學家在 DBLP 上的出版物清單、研究人員獎項等進行人工檢查後選出了前 1000 名科學家。人工智能
1.前 1000 名科學家中,有 616 位來自美國,在排名中處於領先地位。其餘前五位的國家依次是,英國 55 位、德國 38 位、加拿大 37 位、瑞士 34 位。spa
2.亞洲科學家人數顯著增長,與 2018 年的 37 位相比,2020 年入選了 55 位。blog
3.領先科學家人數減小的國家包括德國(2018 年爲 44 位,2020 年爲 38 位)和法國(從 17 位減小到 14 位)。rem
4.麻省理工學院成爲了 2020 年擁有最多數量領先計算機科學家的研究機構,今年有 44 位研究人員入選。這是麻省理工學院首次超過斯坦福大學。it
5.擁有最高計算機科學家人數的私人公司仍然是 Google 和 Microsoft,分別爲 17 人和 14 人。class
6.這 1000 名科學家中,14 位頂尖科學家得到了 Alan Turing 獎,這是計算機科學領域最負盛名的獎項。承認 302 位科學家爲 ACM 研究員,表彰 425 位科學家爲 IEEE 研究員。AAAI 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貢獻研究獎金已授予 93 位科學家。計算機科學
7.前 1% 的科學家平均 H 指數爲 167,排名中全部 1000 名科學家的平均 H 指數爲 85。
負責排名公正、準確的 IMED Bouchrika 教授說:「經過承認領先科學家做出的貢獻傳播他們的知識是促進科學發展的關鍵。我但願這份榜單有助於提升知名學者在計算機領域作出有影響力的貢獻,這對研究員、企業家或大學生而言都是有很大啓發意義的。」
2018 年的榜單上,有 621 位科學家來自美國,2020 年,美國頂尖計算機科學家人數繼續佔據主導地位,共有 616 位學者入選,佔總排名的 61.6%。在前 10 的科學家中,有八人來自美國,另外兩人來自加拿大。
其餘領先國家分別是入選 55 位科學家的英國,入選 38 位科學家的德國,入選 37 位科學家的加拿大和入選 34 位科學家的瑞士。然而,自 2018 年以來,德國的入選科學家人數一直在降低,從 44 人減小到了 38 人。法國的跌幅較小,但也減小了 3 人。
同時,亞洲入選科學家人數顯著增長,2020 年 有 55 位入選,而 2018 年爲 37 人。以色列入選科學家也從 18 名增長到了 21 名。
其中,中國大陸入選科學家爲 22 人,中國香港入選科學家爲 20 人。(注:與科學家相關聯的國家/地區是根據 Google 學術搜索所依據的其附屬研究機構,而不是其實際國籍。)
在 2020 年排名中,麻省理工學院首次超過斯坦福大學排名第一,該大學的 44 位科學家被列入排名(佔整個名單的4.4%)。不過,這兩個機構的科學家中,沒有一我的進入前1%,卡內基梅隆大學(僅有 2 名學者)是惟一擁有一名以上學者的機構。
麻省理工學院在過去三年中穩步增加,2018 年有 33 位科學家入選,2020 年爲 44 位,而斯坦福大學的人數變化不大。數量顯着增長的其餘機構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 24 增至 35)和普林斯頓大學(從 9 增至 14)。
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Microsoft Research,該公司在 2018 年擁有 25 名科學家,到 2020 年只有 12 名科學家。
在 14 家領先機構中,有 10 所位於美國的大學,兩所位於歐洲的大學(ÉcolePolytechniqueFédéralede Lausanne 和 KU Leuven 都來自瑞士),另外兩所是私營公司(Google 和 Microsoft)。
前 1% 的科學家的平均 H 指數爲 167,而排名中全部 1000 位科學家的平均 H 指數爲85。進入 2020 年排名的指數值最低的學者,其 H 指數爲 66,比 2018 年的 56 有了顯着提升,這代表科學界的整體發展呈很是積極的趨勢。
在 DBLP 中,排名 1% 的科學家的平均文章數爲 560,而全部 1000 位學者的平均文章數爲 327。排名前 1% 的科學家的平均引用次數爲 221,710,而所有 1000 位學者的平均引用次數爲 42,928。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 Anil Jain 教授連續第三次以 H 指數 188 高居領先科學家之列。Jain 教授以其在生物識別方面的開創性工做而聞名。
對於歐洲,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 Andrew Zisserman 教授以 11 位的世界排名位居該地區之首。
香港城市大學的陳關榮教授以 H 指數 149 和世界排名第 16 位居亞洲首位。
對於大洋洲,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 Rajkumar Buyya 教授位居榜首,世界排名 27。
隸屬於墨西哥國家理工學院研究與高級研究中心 CINVESTAV-IPN 的 Carlos A. Coello Coello 教授世界排名爲314。
此外,排名全球第 12 位,美國第 9 位的 Thomas S. Huang 教授於 2020 年 4 月 25 日去世,他曾得到許多重要獎項,包括 2001 年 IEEE Jack S.Kilby 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