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211《Linux內核原理與分析》第一週做業

      本科期間,學校開設過linux相關的課程,當時的學習方式主要以課堂聽授爲主。雖然老師也提供了相關的學習教材跟參考材料,可是總體學下來感受收穫並非太大,如今回想起來,主要仍是因爲本身課下沒有及時動手實踐、練習與總結。這幾天又從新溫習了一下實驗樓各章節的基礎實驗課程,發現本身仍是有好多基礎命令掌握的不太牢固。另外,在參考對比了第一節——linux簡介中給出的linux學習路徑以後,發現本身以前的學習方式與方法存在不少的不足與弊端,以致於走了一些彎路。html

    實驗樓的linux基礎入門(新版)分紅十七個小節進行講解,相對於鳥哥的linux私房菜——基礎學習篇及其餘的linux入門書籍,知識點表述上更加淺顯易懂,更值得稱讚的是它提供的linux在線實驗環境,能夠邊參考着左側的實驗文檔邊動手實踐,給咱們學習者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過對於我來講,仍是習慣於本身裝個linux發行版的虛擬機,使用遠程SSH鏈接的方式進行學習與實踐。linux

    下面,就針對這十七個小節涉及到知識點,談一下個人心得體會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正則表達式

    首先就是要給本身搭建一個可供測試的linux環境了,能夠選擇一款適合本身的linux發行版本進行安裝,我選擇的是64位的CentOS,虛擬機軟件用了Vmware Workstation 12,在vmware上裝虛擬機時,我想最主要的就是虛擬機裝好以後,如何聯網的問題了,這裏能夠參考VMware網絡鏈接模式——橋接、NAT以及僅主機模式的詳細介紹和區別。此外,我以前在用ubuntu的時候,發現ubuntu的系統裝好以後默認沒有建立root用戶,這就須要咱們本身建立了,這個在課程第3節——用戶及文件權限管理裏面有詳細的介紹;還有就是它默認沒有開啓22號端口,而咱們若是想要進行遠程SSH登陸的話,就須要本身安裝SSH服務並開啓22號端口了,這個能夠參考課程第14節——linux下軟件安裝裏邊的內容。ubuntu

    環境搭好以後,接下來就開始動手練習課程章節中涉及到的各個命令了。首先,我着重練習了課程小節中的如下命令:vim

遇到的問題:網絡

  1. 第7節——文件系統操做與磁盤管理中的磁盤管理的一些概念性的東西還不太理解,例如虛擬磁盤、虛擬鏡像文件、losetup命令創建鏡像與迴環設備的關聯等;
  2. 第10節——命令執行順序控制與管道中管道的概念可以理解,可是具體到命令時還不太明白;
  3. 對於正則表達式的使用還不太熟練,尤爲是與grep結合使用的時候。

總結:工具

    在沒接觸到實驗樓的課程以前,我學習linux相關知識通常都是參考《鳥哥的linux私房菜》linux命令大全(手冊)、《linux&unix命令與經常使用術語詞典》以及經過google、百度、博客等。對於實驗樓的課程,最喜歡的仍是它的文檔,對知識點的描述系統又全面,並且語言表達上很容易理解,每一篇都有讀那種專家級的博客的感受,努力學習中!!!學習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