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於 青雲QingCloud 對 fir.im CEO 王猛 的採訪。7月28日,王猛將在 QingCloud Insight 2016 大會聊聊 「 機器 • 人 」。程序員
fir.im 從 2014 年開始使用青雲提供的雲服務至今,團隊成立兩年多,爲半數以上 App Store 中國區 Top 200 應用提供極速測試發佈、崩潰分析服務。服務器
這原本是創始人王猛利用業餘時間爲方便本身開發的工具,2014 年 4 月正式在氪空間成立公司將工具開放給全部企業使用,爲開發者將原來測試發版的過程簡化到只有兩步,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冗餘的溝通,讓開發者更專一在應用開發。正如他們所說「幫助企業開發者用盡可能少的時間,作更高質量的應用。」 微信
兩年後,fir.im 團隊再次發佈了新產品-流程自動化平臺 flow.ci 的邀請內測,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吸引了3000人申請內測,其中包括日本軟銀、美國雅虎的工程師。工具
咱們近日對王猛進行了訪談,一塊兒聊了聊技術創業那些事兒,聊了聊自動化和他們的新產品。學習
QingCloud:簡單介紹一下你本身。測試
王猛 :我是 fir.im 的創始人王猛,最先是作設計的,曾經作過 LV 全球官網的設計和開發。spa
2008 年開始作 iOS 開發,作了好幾年獨立開發者,也是在作 iOS 開發者期間,我意識到了 iOS 內測發版和 UDID 獲取的痛點,雖而後來國外也有 TestFlight 這樣的工具,可是我以爲仍是不夠好用,因而本身作了一個 fir.im.設計
我是一個工具控,能用工具解決問題的,我必定會選擇或者本身開發各類工具。blog
我一直以爲,可重複的事情,就讓機器來作,這也是我理解的自動化。ci
新產品 flow.ci 是好久以來我一直想作的事情,fir.im,BugHD 只是這個理念的起點,flow.ci 是全方位的流程自動化平臺,不管是工程師仍是非工程師人羣,只要有可流程化的重複繁瑣的事情,均可以用 flow.ci 完成整個過程的自動化。
QingCloud:做爲工程師,創業這兩年你以爲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王猛:最大的感觸是工程師思惟和商業思惟之間的銜接和平衡仍是挺難把握的。工程師作事情仍是很靠譜的,用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一聊起產品和技術就兩眼放光,一頭扎進去不眠不休樂此不疲。可是被問起如何賺錢,如何訂價,如何從工程師轉變成公司最大的銷售這些問題,要轉變過來仍是有難度的,我還在學習中。畢竟公司存在就須要對股東負責。
接下來 fir.im,BugHD 可能也會有一些商業化的動做,目前小範圍的嘗試效果還不錯。新產品 flow.ci 在公測期間會免費,公測結束會收費。
總之,一個產品作出來,在運營和商業化過程當中,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不少是超出工程師思惟的,甚至商業思惟,除了積極應對以外,創業者也要具有快速調整狀態的能力。
QingCloud:關於新產品 flow.ci, 能介紹一下嗎?
王猛:前面有提到 flow.ci 主要作流程的自動化,特別是開發測試的流程自動化,企業工程師能夠只須要寫代碼,將其餘重複繁瑣的工做好比服務器的部署搭建、測試、部署上線等交給 flow.ci 自動完成。
這樣作的好處有如下幾個:
高效省時;
下降人爲錯誤風險;
及時獲悉執行結果,儘早發現問題。
另外,flow.ci 最大的特點 workflow 機制能夠:
實時查看進度;
提供針對不一樣語言和環境的 workflow 模版;
基於模版靈活定製本身的 workflow。
而且,讓流程自動化運行起來,只須要 8 步,1-3 分鐘的時間。用戶體驗一直是咱們的強項,咱們在 flow.ci 的設計上也花了很多心血,但願讓你們很快上手,用起來爽。
QingCloud:怎麼看待自動化將來在企業中的應用?
王猛: 自動化將大量地減小不僅是企業、還有我的的重複繁瑣工做量,而且更好地進行過程管理。我認爲自動化是企業智能化運營、我的智能生活時代的第一步。
今年 Facebook 和 Google 的開發者大會都把 Bot 做爲一個很重要的議題,Bot、Robot、Droid、Android,這些名詞愈來愈多的進入咱們的視線,在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讓事情變得更自動化。
前段時間突然一個俄羅斯程序員火了,由於他寫了一堆腳本(自動化處理代碼)能夠自動給老婆發短信加班、自動煮咖啡、自動請假等等好多有意思的功能,咱們能夠想象這個程序員懶到連給哄老婆開心都要用機器去作的場景。
懶惰,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由於懶,人類發明了各類工具幫本身作事情,到了如今的階段,這些工具都是 Bot。
flow.ci 也是 Bot,每一個 workflow 就像一個虛擬機器人,幫助自動執行代碼質量檢測、自動化測試、跨部門消息提醒等任務,根據代碼與測試結果發送預警、快速定位潛在項目風險等,清晰的流程進度圖可幫助項目成員實時瞭解項目進度、流程步驟中涉及的各個系統根據不一樣的情景自動調度鏈接等。
工程師是互聯網時代的主要生產者,作的事情,就是幫其餘人自動化。可是工程師自身的工做卻沒有被很好的自動化,除了寫代碼,天天有很是多的時間被淹沒在重複性的勞動上。因此咱們但願,flow.ci 能先讓工程師的工做先自動化起來,再滲透到運營等其餘人羣。
咱們內部除了開發測試流程經過 flow.ci 自動運行以外,運營也開始了自動化的嘗試,已經有一個運營 Workflow 跑在 flow.ci 上面,咱們每週的 fir.im weekly 能夠自動生成文章,自動發到微博、微信、博客、第三方社區。
將來,會有更多的 Bot 介入咱們的工做和生活,讓企業構建更高效的人機組織,已經能依稀看到人機協做的智能時代的樣子。
由於時間和篇幅所限,關於機器和人,關於將來企業更具象的樣子,不能一一細述。7月28日,王猛將在 QingCloud Insight 大會上詳細分享他對將來「機器和人」的解讀,歡迎感興趣的朋友來現場共同探討,大會報名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