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的時候,有個知名團隊開發的做詩機器人曾亮相央視黃金檔節目《機智過人》節目。機器學習
節目中,規定機器人將接受現場圖靈測試:與三位人類檢驗員一塊兒做詩,由48位投票團成員判斷哪首爲機器人所作,若是兩輪測試中,得票最多的都不是該機器人作的詩,則它經過測試。學習
結果出乎意料的是機器人成功混淆視聽,前後淘汰了北大與武大兩名才子。場上人類詩人表明只剩一名清華的「詩人」,兩位「大師」舞臺上以詩論道,舞臺下一樣詩意盎然。測試
咱們能夠先來欣賞一下這四首詩,來看看是否你能一眼看出哪首是機器人所寫。人工智能
第一首詩:3d
心有靈犀一點通,海山無事化琴工。朱弦雖在知音絕,更在江清月冷中。cdn
第二首詩:blog
心有靈犀一點通,自今歧路各西東。生平風義兼師友,萬里高飛雁與鴻。開發
第三首詩:it
心有靈犀一點通,小樓昨夜又東風。無情不似多情苦,鏡裏空嗟兩鬢篷。io
第四首詩:
心有靈犀一點通,乞腦剜身結願重。離魂暗逐郎行遠,滿階梧葉月明中。
其實,第三首詩是機器人所寫,是否是很驚歎,現在人工智能已經很是強大了,經過大量的機器學習,寫詩貌似對於它們來講,變得小菜一碟,但咱們也發現,其實機器人相比於人類,在感情、藝術方面仍是有不少差距的。
而另外一個讓咱們驚歎的當屬微軟開發的AI機器人小冰了,目前它能夠實現自主的寫詩,而它還發布了本身的首本詩集。
「少女詩人」養成記:
小冰師從1920年代至今的中國519位現代詩人,包括汪國真、李金髮、林徽因、徐志摩、聞一多、余光中、北島、顧城、胡適、舒婷、海子……通過6000分鐘、10000次的迭代學習。
在小冰學習到第 10次時,它的做品幾乎是不可讀的;當學習到 500次,詩句的通順度已經大大提升;而當學習次數達到 1萬次,你就看到了這本詩集。據介紹,小冰每學習一次的時間大約是0.6分鐘,10,000次須要100個小時。她至今創做了70928首詩,從中精心挑選了139首,結集出版。
咱們能夠先來欣賞一下小冰的傑做,看完也讓咱們極度的不淡定了起來,真的是太厲害了。
讓咱們選一首訓練100次的詩「鑑賞」一下:
雨過海風一陣陣
撒向天空的小鳥
光明冷靜的夜
太陽光明
如今的天空中去
冷靜的心頭
野蠻的北風起
當我發現一個新的世界。
這是一首一看就讓人犯暈的詩……寫得散亂,讓人不知所謂。
咱們在看看訓練10000次後寫的詩:
這豈堪鳥息
我每一個美妙人間的風
我永遠只聽着箭暢襤馨
反樂白綾鋤
且鳴鳥喉嚨着落日悠悠
並且美妙隻眼睛洞呢
來清戰與大樂十六創同之
憂思啓利人。
雖然AI目前已經開始在各個領域展露頭角,但卻尚未到達讓咱們極度恐懼的地步,由於咱們能夠看出,其實它並不能徹底的模擬人類的情感和想象,能夠說她的東西里全是技巧,而非情感的正常表達。
但這也已經足夠讓咱們警醒,機器人的發展速度已經很快了,它也有可能一晚上之間就趕超了人類,因此不斷學習我以爲纔是將來咱們更應該去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