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萬年薪招聘AI人才,仍然供不該求!AI究竟是啥?一張神圖秒懂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如今已經成爲一個熱詞。有些人很樂觀,認爲人工智能無所不能;有些人很悲觀,認爲人工智能會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產生威脅。但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講,AI將在很近的將來改變全世界已經成爲一個共識。算法

僅在2018年上半年,就有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AI相關產業融資規模達到435億美圓,最熱的地方並不在美國、歐洲、日本,而是在中國!!中國一國的融資規模就達到了317億美圓,佔到了全球份額的72%。編程

而與投資極其火爆呈鮮明對照的是國內的AI人才急缺,當前供求比已達到1:10,缺口達500萬,也就是說10個工做崗位,只有1位AI人才,嚴重的供不該求。網絡

AI人才極度短缺必然致使其薪資水漲船高。根據各類報道,近年來AI相關專業應屆生年薪可達50萬,優秀畢業生甚至超過80萬,但依然是「人才難求」,而對於作出過成功項目的超級人才,給出百萬以上年薪的大廠也不在少數。機器學習

那麼對於咱們普通的AI小白來講,AI大概是怎麼回事?爲何說AI能改變全世界?AI從哪些方面可以改變全世界?爲何AI人才這麼受到市場追捧?AI人才是怎麼煉成的?這幾個大問題一時半會可能很難說清,可是,如今有了一張「神器」,可讓咱們很快的瞭解相關知識。學習

有了這張「神器」測試

還來得及學習的AI知識的,能夠找到學習的門徑,成爲AI產業的高級人才。大數據

來不及學習的(此處應有一個痛苦的表情包,可是全部表情包都要版權,咱們做爲負責任的公號,不幹那侵權的事,放段文字,你們腦補一下吧),能夠簡單瞭解AI,儘快磨鍊本身的核心競爭力,讓本身(在短時間內)沒法被AI取代。人工智能

以上兩點都沒法作到的(此處應有一個更痛苦的表情包,但仍是沒有,請你們再次自行腦補),能夠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至少知道本身的崗位爲何就被AI取代了,當個「明白鬼」…………spa

這張「神器」就是事件

「人工智能地圖」

這張圖厲害了,一圖全攬AI的歷史與將來,可讓你瞭解AI的理論與應用。

這張圖共分3個方面9大方向92個模塊389個知識點

今天主要說說第一個方面,AI的發展歷史。

歸納地來講,AI發展至今的歷史,能夠分爲三段。

一、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80年代)。這一階段AI剛誕生,基於抽象數學推理的可編程數字計算機已經出現,符號主義(Symbolism)快速發展,但因爲不少事物不能形式化表達,創建的模型存在必定的侷限性。此外,隨着計算任務的複雜性不斷加大,AI發展一度遇到瓶頸。

二、第二階段(20 世紀80 年代——90 年代末)。在這一階段,專家系統獲得快速發展,數學模型有重大突破,但因爲專家系統在知識獲取、推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以及開發成本高等緣由,AI的發展又一次進入低谷期。

三、第三階段(21 世紀初——至今)。隨着大數據的積聚、理論算法的革新、計算能力的提高,AI在不少應用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今,AI迎來了又一個繁榮時期。

在AI發展的這60年間,涌現了無數的天才人物與標誌性事件,篇幅所限,小編在這裏列舉一二:

艾倫·圖靈(Alan Turing,1912-1954),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爲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圖靈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有諸多貢獻,提出了一種用於斷定機器是否具備智能的試驗方法,即圖靈測試,至今每一年都有圖靈測試的比賽;此外,圖靈提出的著名的圖靈機模型爲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做方式奠基了基礎;1954年,圖靈把一個泡過氰化物的蘋果咬入口中,告別世界,享年41歲,而這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被認爲是蘋果公司logo的來源。

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1927-2011),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他在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這個概念。

馬爾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1927-2017),曾經影響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經網絡界幾十年的爭議性天才人物,他是首批機械人手臂、世界上首位神經網絡模擬器Snare、世界上最先可以模擬人類活動的機器人Robot C的建立者。

亞瑟·塞繆爾(Arthur Samuel,1901–1990),IBM先驅研究員,他在1959年提出了「機器學習」的概念,機器學習將傳統的製造智能演化爲經過學習能力來獲取智能,推進人工智能進入了第一次繁榮期。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916~2001),他與另外兩位學者在1956年成功開發了世界上最先的啓發式程序「邏輯理論家」(logic Theorist)),從而使機器邁出了邏輯推理的第一步。他也是至今世界上惟一的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1975年)與經濟學領域最高獎——諾貝爾經濟學獎(1978年)雙料得到者。

深藍(Deep Blue),IBM公司生產的一臺超級國際象棋電腦,1997年,它擊敗了國際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

阿爾法圍棋(AlphaGo),由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開發,2017年,它擊敗了圍棋世界冠軍柯潔。

2016 年以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中國等國家紛紛發表了各自國家的「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將人工智能提升到了國家競爭戰略的高度!

這張神器剛一面市,就已經「洛陽紙貴」,同時有八位業內大咖鼎力推薦!

(此處是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片中「八位一塊兒,何其壯觀」截圖,你們腦補~~~)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