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一家xx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參加面試,這是一家那種外包的公司,主要找那種能上來就是一我的幹一個項目的人,雖然我沒有一我的作過項目,我就頂着個人24K頭盔去面了。去的時候仍是老樣子,一張信息表,一張面試題。面試題以下,貼上答案。
一.簡述一下OC的內存管理。readwrite,readonly,assign,retain,copy,nonatomic屬性的做用
OC中內存管理機制應該就是引用計數的增減。
屬性readwrite,readonly,assign,retain,copy,nonatomic 各是什麼做用,在那種狀況下用?
readwrite 是可讀可寫特性;須要生成getter方法和setter方法時
readonly 是隻讀特性 只會生成getter方法 不會生成setter方法 ;不但願屬性在類外改變
assign 是賦值特性,setter方法將傳入參數賦值給實例變量;僅設置變量時;
retain 表示持有特性,setter方法將傳入參數先保留,再賦值,傳入參數的retaincount會+1;
copy 表示拷貝特性,setter方法將傳入對象複製一份;須要徹底一份新的變量時。
nonatomic 非原子操做,決定編譯器生成的setter getter是不是原子操做,atomic表示多線程安全,通常使用nonatomic
@property是一個屬性訪問聲明,擴號內支持如下幾個屬性:
1,getter=getterName,setter=setterName
,設置setter與getter的方法名
2,readwrite,readonly
,設置可供訪問級別
2,assign
,setter方法直接賦值,不進行任何retain操做,爲了解決原類型與環循引用問題
3,retain
,setter方法對參數進行release舊值再retain新值,全部實現都是這個順序(CC上有相關資料)
4,copy
,setter方法進行Copy操做,與retain處理流程同樣,先舊值release,再Copy出新的對象,retainCount爲1。這是爲了減小對上下文的依賴而引入的機制。
copy是在你不但願a和b共享一塊內存時會使用到。a和b各自有本身的內存。
5,nonatomic
,非原子性訪問,不加同步,多線程併發訪問會提升性能。注意,若是不加此屬性,則默認是兩個訪問方法都爲原子型事務訪問。鎖被加到所屬對象實例級(我是這麼理解的...)。
atomic和nonatomic用來決定編譯器生成的getter和setter是否爲原子操做。在多線程環境下,原子操做是必要的,不然有可能引發錯誤的結果。
(把下面的都瞭解是極好的)
copy與retain:
一、copy實際上是創建了一個相同的對象,而retain不是;
二、copy是內容拷貝,retain是指針拷貝;
三、copy是內容的拷貝 ,對於像NSString,的確是這樣,可是若是copy的是一個NSArray呢?這時只是copy了指向array中相對應元素的指針.這即是所謂的"淺複製".
四、copy的狀況:NSString *newPt = [pt copy];
此時會在堆上從新開闢一段內存存放@"abc" 好比0X1122 內容爲@"abc 同時會在棧上爲newPt分配空間 好比地址:0Xaacc 內容爲0X1122 所以retainCount增長1供newPt來管理0X1122這段內存;
assign與retain:
一、assign: 簡單賦值,不更改索引計數;
二、assign的狀況:NSString *newPt = [pt assign];
此時newPt和pt徹底相同 地址都是0Xaaaa 內容爲0X1111 即newPt只是pt的別名,對任何一個操做就等於對另外一個操做, 所以retainCount不須要增長;
三、assign就是直接賦值;
四、retain使用了引用計數,retain引發引用計數加1, release引發引用計數減1,當引用計數爲0時,dealloc函數被調用,內存被回收;
五、retain的狀況:NSString *newPt = [pt retain];
此時newPt的地址再也不爲0Xaaaa,可能爲0Xaabb 可是內容依然爲0X1111。 所以newPt 和 pt 均可以管理"abc"所在的內存,所以 retainCount須要增長1 ;
readonly:
一、屬性是隻讀的,默認的標記是讀寫,若是你指定了只讀,在@implementation中只須要一個讀取器。或者若是你使用@synthesize關鍵字,也是有讀取器方法被解析
readwrite:
一、說明屬性會被當成讀寫的,這也是默認屬性。設置器和讀取器都須要在@implementation中實現。若是使用@synthesize關鍵字,讀取器和設置器都會被解析;
nonatomic:
一、非原子性訪問,對屬性賦值的時候不加鎖,多線程併發訪問會提升性能。若是不加此屬性,則默認是兩個訪問方法都爲原子型事務訪問;
weak and strong property (強引用和弱引用的區別):
一、 weak 和 strong 屬性只有在你打開ARC時纔會被要求使用,這時你是不能使用retain release autorelease 操做的,由於ARC會自動爲你作好這些操做,可是你須要在對象屬性上使用weak 和strong,其中strong就至關於retain屬性,而weak至關於assign。
二、只有一種狀況你須要使用weak(默認是strong),就是爲了不retain cycles(就是父類中含有子類{父類retain了子類},子類中又調用了父類{子類又retain了父類},這樣都沒法release)
三、聲明爲weak的指針,指針指向的地址一旦被釋放,這些指針都將被賦值爲nil。這樣的好處能有效的防止野指針。
ARC(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
一、就是代碼中自動加入了retain/release,原先須要手動添加的用來處理內存管理的引用計數的代碼能夠自動地由編譯器完成了。
該機能在 iOS 5/ Mac OS X 10.7 開始導入,利用 Xcode4.2 之後可使用該特性。
strong,weak,copy 具體用法:
1.具體一點:IBOutlet能夠爲weak,NSString爲copy,Delegate通常爲weak,其餘的看狀況。通常來講,類「內部」的屬性設置爲strong,類「外部」的屬性設置爲weak。說到底就是一個歸屬權的問題。當心出現循環引用致使內存沒法釋放。
2.不用ARC的話就會看到不少retian。
3.若是你寫了@synthesize abc = _abc;的話,系統自動幫你聲明瞭一個_abc的實例變量。
使用assign: 對基礎數據類型 (NSInteger)和C數據類型(int, float, double, char,等)
使用copy: 對NSString,NSArray等具備可變的對象。
使用retain: 對其餘NSObject和其子類 。
二..寫一個setter方法用於完成@property (nonatomic,retain)NSString name,寫一個setter方法用於完成@property(nonatomic,copy)NSString namehtml
- (void)setName:(NSString *) str { [str retain]; [name release]; name = str; } - (void)setName:(NSString *)str { id t = [str copy]; [name release]; name = t; }
三.簡述單例模式,用代碼建立一個單例模式。
單例模式的意思就是隻有一個實例。單例模式確保某一個類只有一個實例,並且自行實例化並向整個系統提供這個實例面試
(AccountManager *)sharedManager
{安全
static AccountManager *sharedAccountManagerInstance = nil; static dispatch_once_t predicate; dispatch_once(&predicate, ^{ sharedAccountManagerInstance = [[self alloc] init]; });
return sharedAccountManagerInstance;
}服務器
四.簡述遠程推送
應用服務端將消息發送到apple的APNS服務器,APNS服務器將消息推送到指定的Iphone,最後由Iphone負責將消息推送至你的APP。http://www.open-open.com/lib/view/open1431566847716.html
五。簡述多線程,多線程的幾種方法。
http://my.oschina.net/CgShare/blog/303781
iOS多線程之間的通訊
http://www.cnblogs.com/wendingding/p/3805884.html
六.用代碼寫段用Block在類之間傳值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UfUJVn
(第一次寫這個,請多多指教,嘿嘿)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