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 4G 網速變慢這事頻繁上熱搜,還覺得只是我我的的特殊狀況,差點兒就換了我打算傳家的 iPhone 6S。網絡
這半年來,全部人都在討論「4G降速」的事兒。相信不少人都有相似的體驗,就是 4G 網速好像變慢了,有時候還會直接跳到 3G。在一項由媒體發起、有 6.4 萬人參與的網絡調查中,有 64.6% 的網友選擇了 4G 速度「明顯慢了」這一選項。測試
網速變慢,你們的矛頭確定就對準了運營商,認爲運營商對 4G 網絡進行了限速,目的是爲了加快 5G 網絡的推廣。spa
然而,移動、聯通、電信均一致否定將 4G 網絡速度下調,但網友們怎麼會輕易相信呢?視頻
因此,此次站出來回覆的是工信部。blog
工信部經過中國政府網回覆稱:整體來看,近期全國 4G 網速總體保持穩定,但可能存在個別區域、某些時段降低的狀況。主要緣由是,4G 用戶流量增加和網絡支撐能力提高還不徹底匹配。遊戲
但爲何咱們會感受 4G 網速變慢了?工信部又爲何這麼說?運營商真的沒有啥貓膩麼?進程
今天,就讓咱們走近「4G 網速變慢」背後的真相!ip
針對咱們反映的 4G 網絡速率降低的狀況,工信部此次選擇用數據來「打臉」。資源
聽說他們綜合分析了多個渠道的監測數據,包括國內第三方測速平臺寬帶發展聯盟、國際測速機構 speedtest、三家電信運營企業監測系統等。部署
例如,寬帶發展聯盟數據顯示:2019 年三季度全國 4G 平均下載速率爲 24Mbps,二季度爲 23.6Mbps;speedtest 數據顯示,10 月全國 4G 平均下載速率爲 48.8Mbps,9 月爲 45.3Mbps。
因此整體來看,4G 的網速實際上是不斷提升的,但爲啥咱們會有網速變慢的感受呢?5G 網絡的建設確實是對 4G 的網速沒有任何影響嗎?
可能事情的真相比較複雜。
首先,5G 網絡的建設在現階段確實對 4G 網絡形成了影響,由於頻譜的問題。
2018 年年末,工信部明確了國內三大運營商的 5G 頻譜劃分方案:
-中國電信得到 3400MHz-3500MHz 的5G 試驗頻率資源;
-中國聯通得到 3500MHz-3600MHz 的 5G 試驗頻率資源;
-中國移動得到 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 頻段的 5G 試驗頻率資源。
這問題就出來了。在 4G 初期,2500-2690MHz(也就是中國移動此次分配到的資源)經過 TDD 的方式被部分分給了三大運營商用做 4G 網絡建設,而此次又打包給了中國移動搞 5G,這就表明着部署在這部分的 4G 設備須要被清除掉作替換。據瞭解,聯通和移動在這部分的設備規模在萬站左右,移動涉及的會更多。清退形成的影響就是基站容量不足,網速收到影響。
因此從頻譜資源的角度,5G 建設其實在必定程度上確實對 4G 的資源造成了爭奪,頻譜資源少了,網絡還想更快,只能尋找別的方法了。
因爲如今迎來了 5G 時代,全部的運營商都在緊鑼密鼓的爲 5G 網絡作準備,爲了節約資源,建設 4G 基站的資源確定會向 5G 傾斜,但 4G 的用戶和流量消耗仍在持續上漲。這也致使了工信部所說的:4G 用戶流量增加和網絡支撐能力提高還不徹底匹配。
這塊兒確實是運營商的問題了。爲了得到更多用戶,紛紛搞起了「無限流量套餐」。
無限流量套餐,顧名思義就是讓網友無限制隨意上網,對我這種重度互聯網用戶來講固然是好事兒,但普及以後形成的結果,就是連 Wi-Fi 都懶得連了,無節制的使用流量,反正用多用少都是花同樣的錢。
相信你們都有這種狀況,但人人都這樣,4G 網絡最終負荷過大,分攤到每一個人的網速天然就受到了影響。這也是爲何如今的無限流量套餐不是真的「無限流量」,甚至有被取消的趨勢。
據新華社消息,2019 年 8 月,工信部就社會反映的 4G 網速變慢問題約談三家基礎運營商。工信部信息通訊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工信部將指導運營商積極開展網絡擴容升級,加大監管力度,繼續作好 4G 網絡維護和改造,保障用戶合法權益。
但客觀來講,運營商也很難作,全力搞 5G 會影響 4G 用戶的體驗,5G 搞慢了又會被同行趕超,也是真的難。
因此網傳的「爲了發展 5G 給 4G 限速」的事情,我以爲運營商是不會這麼幹的。但客觀來講,國內運營商確實有壓力引導用戶去使用 5G 網絡。
據工信部的公告顯示,2019 年國內運營商的指標是必須建成 15 萬以上的 5G 基站,而在這個數據的基礎上,各地政府還在不停地「加碼」,好比廣州政府就稱 2019 年內廣州將建成超過 2 萬個基站。
尤爲是去年 5G 商用牌照發放後,國內 5G 建設的進程陡然加速,到 2019 年末,國內三大運營商合計已投入使用的 5G 基站已經超過 12.6 萬個,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部署超過40萬個5G基站。但到目前爲止,國內 5G 用戶數量有多少呢?
官方給出的數據是 300 萬左右。但把時間點放在去年 8 月前的話,這個數字可能只有幾千個。
看似蓬勃發展,但背後其實隱藏着一些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 5G 用戶太少,致使不少基站建成一經測試經過後,就會斷電關站,以節省電費。
而另外一方面,因爲 5G 終端的不少關鍵技術還沒有成熟,這致使 5G 手機的制形成本居高不下,5G 手機量少價高,天然就很難造成太大規模的銷售。
第三就是對於用戶而言,當前 5G 網絡還沒出現什麼殺手級的應用,只是網速快一點而言,這吸引力不太大,用戶總不能每天拿着手機去下載大型遊戲啥的來體驗 5G 網絡吧。
因此,矛盾就造成了,一方面運營商砸了不少錢建成了必定規模的5G網絡(據業內人士表示,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市場和政策的壓力),另外一方面,因爲種種緣由,難以造成必定規模的 5G 用戶。這種矛盾之下,直接致使運營商的鉅額投資沒法及時取得效益,簡單來講就是,運營商放着空轉的基站賺不到錢,這讓運營商感受焦慮。
但隨着可預計的 2020 年 5G 技術的大幅落地,相信運營商很快就能走出困境,咱們做爲用戶也就能享受到更好的網絡體驗了。
還有就是,將來 5G 網絡的部署將是以獨立組網(SA)爲主,等到那時 5G 走 5G 的陽關道,4G 走 4G 的獨木橋,各不妨礙,多好。
5G 剛推出的時候,網絡上有不少「5G無用論」。說 4G 網速已經夠用了,幹嗎還要 5G?
不知道持這個觀點的人,和當年說「4G無用論」的是否是同一批人,是的話我就要問一句了:「如今的 4G,它不香麼?」
最直觀的,沒有 4G,咱們怎麼在大街小巷刷抖音?刷快手?跟人視頻聊天?這些都是在 4G 全面普及成熟以後纔出現的場景,也是在 3G 時代咱們沒有預想到的。
而在 5G 以前,從 1G 到 4G,所有都是爲了服務於「人與人」之間通訊的目的而存在。而 5G,主要是爲了服務「物與物」和「人與物」之間的通訊需求。
因此說,5G 將來能給社會帶來的價值,確定也不僅是網速提高、看視頻更流暢、下載更快,要真這樣,那對咱們來講確實用處不大。做爲一項技術,它自己也是不值得大衆關注的。
但真正值得期待的,是 5G 對將來社會場景所賦予的能力,或者說更開闊了嶄新的將來。
但回到現實,咱們也必須認可,這些仍是存在於咱們的構思與幻想當中,當下技術所能達到的程度還很粗淺和簡陋,或者慢慢咱們發現 5G 能力不能知足咱們的幻想,還須要 6G、7G...
-END -
參考資料:1.中國政府網:工業和信息化部答網民關於「4G網絡速率降低」的留言
2.新京報:4G變慢?真相來了
3.科技每日推送:5G來了,4G降速?有人拿出了「真憑實據」
4.每日經濟新聞:工信部正式迴應4G網速變慢!4G已不是原來的4G?真相來了...
5.知乎優秀做者回答:@悲了傷的白犀牛,@夏夜裏的小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