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port脫胎換骨 微軟Live ID可否走遍天下

微軟在2008年10月27日宣佈,Windows Live ID服務將支持互聯網產業的OpenID數字認證框架協議。這意味着普通網民從此只要註冊一個微軟Live ID網站,就能夠登陸全球全部支持OpenID協議的網站。在此以前,微軟已經在自身提供的各類Web服務中統一了Live ID的使用,筆者參加這次PDC 2008會議也是經過Live ID註冊。
PDC2008大會上微軟還將針對Live ID支持OpenID發佈一款社區技術預覽版(CTP)產品。該產品容許第三方網站和外部開發者測試Live ID服務同各種OpenID網站之間的兼容性。測試工做完成後,微軟Live ID服務計劃於2009年期間正式宣佈支持OpenID協議。 此前,雅虎、谷歌(Google)、AOL已前後宣佈支持OpenID協議。 微軟計劃邀請外部開發者和其餘網站參與Live ID服務支持OpenID的測試活動,具體操做細則會發布在微軟Windows Live官方博客上。
CIOAge.com程鴻認爲,如今的Live ID,前身就是一度擱置的微軟Passport服務——這項源於Firefly Network的技術最初用來引導用戶瀏覽微軟網站。微軟曾但願用Passport來奠基本身在 電子商務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因爲第一輪互聯網泡沫的迅速破滅和Passport機制在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的問題,以EBay爲表明的合做夥伴紛紛離去,微軟Passport一度無人問津。
隨着Live平臺的壯大和微軟向「軟件加服務」、「雲計算」轉型的戰略愈來愈清晰,最初的微軟Passport被從新賦予了Windows Live ID的定義。如今訪問 [url]www.passport.com[/url]將跳轉到Windows Live ID官方網站。 除了技術更先進、應用更普遍,微軟Passport脫胎換骨的最重要創新就是Live ID再也不是微軟自說自話的遊戲規則,而是積極相應開放需求,向OpenID協議看齊。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