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大學——高考以後我在作什麼

歡迎關注個人電臺《PJHubs》,個人 githubgit

去年暑假旅行回來後,開始萌生要着手用在大學最後一年的時間來寫完本身的大學回憶錄。可在網易雲音樂中搜索《PJHubs》收聽語音版。此篇文章爲第一篇,主要講述了高考以後我主要經歷的事情。github

高考時

咱們都知道,高考在中國是一個很是神聖的事情,並且從本質上來說也真的很神聖。記得當初第一天考完,給家裏打了個電話,媽媽早上去菜市場買菜,看到校門口彙集着學生家長在等本身的孩子出考場,她內心很不是滋味,差點跟我在電話裏哭了,「別人家的孩子都有本身的爸媽在校門口接,我本身的孩子卻無法接」。編程

媽媽說到這的時候我內心也很難受,但實際上高考的那三天兩夜跟一羣死黨們過的很是開心,你們的心情很是激動,根本沒有以前報道的那般「某某同窗高考前整宿整宿睡不着」。安全

沒記錯的話應該是考完化學的時候,我和另一個死黨抱在一塊兒走出考場,他真的哭了,我內心五味雜陳,咱們不敢說有多好多厲害,存粹只是由於發自心裏的想要去鑽研它,搞懂它。我和他考完化學一塊兒下樓出考場,就這樣跟着他隨着人羣一路走出考場,他很是難受,我也很難受,就是由於考砸了。當時就衝着用化學拉分,而最終的成果呢,咱們兩個都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但分數總體上來看也還行,個人化學是幾科中仍是最高的,可是這樣就把上限降了一個檔。網絡

在考試整個過程當中,個人心情很是平靜,甚至尚未月考時那種緊張的心情。也有多是考多少反正就這樣了,沒啥好擔憂的,三天考試吃喝拉撒都很是放鬆。code

高考後

高考結束後的這個假期很是長,兩個多月,我先是睡了幾天的懶覺,接着就一直在幫忙家裏的生意。22 號早上開始,內心就開始很緊張。這種感受很是奇妙,很是想提早知道本身的成績,可是又不敢查,可是又很是想知道,卻又不敢查,這種反反覆覆的內心狀態直到如今都記得很是清楚。orm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晚上,大概是晚上八點的時候吧,班羣裏有同窗說能夠查成績了。我偷偷拿出手機,一查,完了......從頭至尾感覺到涼涼。跟內心預期差距仍是有些大。當時預估着怎麼再怎麼差也能上個 680 左右吧,說不定還能破 700 呢,最終只有 648 。cdn

晚上家裏停電,夏季的海南常常這樣,用電高峯期,家家戶戶都開着空調,那天晚上異常得黑。家裏就算點了蠟燭也很黑。我把本身一我的關在房間裏,並點上了一隻蠟燭,一遍一遍的反覆查成績。反反覆覆看了三四次,肯定了就是這個分數後,緊張的心情沒了,但出現了一種令我厭惡的狀態,是期待很高,實際不好得有點遠的狀態。視頻

打開房門,很是不情願的跟媽媽說了這個成績,我本身是很是難過的,但媽媽她很開心,開始不斷的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告知這個喜訊,「我兒子上一本啦,xxx分......」。一邊是媽媽的喜悅,一邊是本身內心的落差,那天晚上讓我這個外表陽光的男孩兒開始感覺到了一點糾結和心痛的滋味。blog

接下來的幾天中,媽媽和家裏人都很喜悅,畢竟是家裏的第一個真正一本大學生。但我每次聽到家裏人提及這個事情,我心裏就好像有一個傷口,剛要癒合就被掰開,剛要癒合就被掰開。

手裏的那些報考資料從最開始看的華科、西電直接滑落到杭電等等這些學校上。這個階段是很難受的,跟心理預期差異太大了,每次看資料都很不是滋味。家裏又有白事,太爺爺去世了,年齡也很大了(98歲)。家裏人動不動就說「要是你成績早點出來就行了,就可以給太爺爺「掛名」了」,老人去世有個習俗要拿家裏學歷最高的人掛名,可能就是習俗吧,畢竟是自家人嘛,拿自家孩子掛名總比親戚好,這無疑又是在個人傷口上散鹽了。

總之那段時間反反覆覆,來來去去都是這些事情。媽媽還由於以前作生意說話太多,喉嚨有點腫,等我報考完之後,我就跟着媽媽去住院了一個多星期。後來動完手術後,開始有了以前都是媽媽看着生病的本身,看着很是難受的本身,現現在要輪到本身看着生病的媽媽,看着很是難受的媽媽的感受,這感受就更不同了。

那一週多的時間裏,弟弟和爸爸在家裏照看生意,本身和媽媽就待在醫院裏,喊護士啦,換針水啦,跑結果,帶媽媽去吃飯,散步,給媽媽買水果等等,那一個多星期來個人角色瞬間就變了,之前都是躲在爸媽的襁褓下,如今換成我要當排頭兵,要衝鋒陷陣保護爸媽了,當時我真的感受到本身真的 18 歲了。

填報志願後

報考結束了。個人第一志願就是杭電,這仍是「衝」的志願,第二志願就是我如今呆的這個學校,剩下的除了兩個化學志願就都是計算機了。當時我對計算機,對個人即將要過的大學生活十分憧憬,很是期待!

填報完志願後,在淘寶上購買了譚浩強的C語言教材。這但是個人第一本編程書啊!序言都看了好幾遍,在陪媽媽的那段時間,沒記錯應該是隻看到了循環語句部分,總之也是懵懵的,每一個字母都認識,每一個單詞也都知道意思,連起來爲何可以作這件事就徹底不知道了。

購買設備

錄取結果出來後,開始準備挑選屬於本身第一臺我的電腦了。逛京東逛淘寶,各類貼吧各類論壇,中途也加了學校的新生羣,問了一些問題,找到了一個學長(這位學長我會專門開一篇文章)......

用一句話總結,我如今之因此搞 iOS、成爲果粉(如今已經慢慢脫離了果粉)、刷 WWDC 、對技術的堅持等等這些事情,全都是由於他。我記得他當時評價我挺好玩的,在新生羣裏幾乎全部同窗都會問一些好比「學校環境怎麼樣?」、「大不大」、「食堂如何」、「學校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啊」、「課會不會很難」、「老師上課會很快麼」等等這些問題,我當時就直接抓着這個學長天天有空就問他學校的哪些社團如何、一些淺淺的技術問題、學校都有哪些實驗室、那些在編程上很厲害的學長們都是怎麼學的?編程不累麼?等等這些問題。

(我如今記得不是特別清楚了)他就跟我說,「你真的想知道麼?」,我說「那固然」。過了一下子,學長告訴我:「他們編程就跟玩兒似的!」。

嗯,到如今我算是理解了學長當時對我說這句話的本質含義了,他最後評價我說,「你挺奇怪哈,也不問問宿舍環境怎麼樣、學校食堂怎麼樣、周邊環境如何、每天淨是問我些奇奇怪怪的問題,跟你聊天,我還得開百度」。當時我想着在大學裏作一名「白帽子」,就會時不時的問一些網絡安全相關的問題。

最後的時光

就是這個學長帶我入坑,把親戚給個人紅包全都花沒了,都拿去買了 Mac。其它的一些東西也就沒心思打理了,當時家裏還有臺 PC,可是當我打開 Mac 的那一刻,託着驚掉的下巴,內心在感嘆:「從未見過如此精美的藝術品!」,它已經不是電子設備了,就是一個活脫脫的藝術品!在沒開機的狀況下摸了半個小時,最後才按下了開機鍵。

接下來的時間我按照譚浩強書上的例子照着寫了幾個。記憶很是深入的一點,當 Xcode 終端輸出 「Hello,Word!」 時,整我的快要從椅子上跳起來了!從未想到可以讓電腦按照本身的想法作我想作事情。

持續了一段時間,慢慢步入八月份。小夥伴們開始謀劃畢業旅行了,我串了好幾個場,算是把大半個海南島都溜了個遍。這段時間中也讓我本身面對未知不可預測的狀況下,成長了不少。家裏有親戚作旅遊業相關,因此與小夥伴們在一同遊玩時,從選擇旅行景點、住宿、吃的、喝的都會主動的參與到其中。最後獲得了一個稱號「翁導」~去了萬泉河漂流、興隆溫泉、陵水猴島、三亞水上樂園等一些地方,如今想起來很是開心,這種情誼很是可貴。

接着死黨們搭伴來海南島的最西端玩耍~正是由於這段經歷,第一次騎摩托車,跟你們一塊兒在鄉間田野中刷車,在水壩上吹着風,看着雞鴨鵝豬,一塊兒淋雨,一塊兒瘋喊,一塊兒熬夜打牌,一塊兒海邊暢聊人生,好不愜意~

夜間刷車

海邊踏浪

在動身來北京的最後一個星期,用 iMovie 作了一個班級記念視頻。這同時也是我第一次作視頻,邊學邊作,致使不少操做都不會,轉場都是胡亂來,但好在你們都十分的配合我,順利的作完了這個視頻。十年滯後再看看這個視頻,絕對很是的懷念!

總結

高考以後我在作的事情並無像不少人認爲的那樣,好比說「學長你以前是否是有基礎啊」,「咱們如今應該作什麼呢?學長?」,「要買什麼書呢?」,其實這些問題根本就不是萌新如今要擔憂的,等你們真正的進入大學校園後,將會有整整四年的時間來擔憂。

如今須要作的就是:認真規劃本身的大學生活。我自認爲本身的大學生活規劃得只能算勉強及格,大一過的很很差,第一次背井離鄉來到北京,第一次真正的徹底脫離家人獨自生活,包括一些地域上的差別、語言上的差別、食物、環境、文化上的差別等等不少因素,都讓我都放不開,話都說得很少。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