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做業——軟件項目實踐總結做業

做業要求

這個做業屬於哪一個課程 軟件工程1916-W(福州大學)
這個做業要求在哪裏 我的做業——軟件工程實踐總結做業
學號 221500201
項目名稱 雲評:高校學生成績綜合評估及可視化分析平臺
這個做業的目標 軟件工程實踐總結
其餘參考文獻 [1]鄒欣.構建之法[M]

1、請回望寒假時的第一次做業,你對於軟件工程課程的想象

1)對比開篇博客你對課程目標和期待,「但願經過實踐鍛鍊,加強計算機專業的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對比目前的所學所練所得,在哪些方面達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標,哪些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爲何?

  • 達到的期待和目標:積累了團隊合做的經驗,瞭解了軟件項目開發的流程,學習到一些前端技術html

  • 浪費了太多時間,沒有能很好的利用此次機會提升編程能力前端

2)總結這門課程的實踐總結和給你帶來的提高,包括如下內容:

統計一下,你在這門軟件工程實踐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碼:

做業名稱 代碼行
結對做業 220
github實訓 130
alpha項目衝刺 1400
beta項目衝刺 300

軟工實踐的各次做業分別花了多少時間?(作一個列表)

做業名稱 耗時
第一次做業-準備篇 1h
結對第一次—原型設計(文獻摘要熱詞統計) 9h
結對第二次—文獻摘要熱詞統計及進階需求 4h
團隊做業第一次—團隊展現 2h
團隊做業第二次—項目選題報告 3h
團隊第三次-項目原型設計 4h
團隊做業第四次-項目需求分析 2h
團隊做業第五次—項目系統設計與數據庫設計 1h
團隊做業第六次—團隊Github實戰訓練 3h
項目Alpha衝刺(團隊) 42h
過後諸葛亮(團隊) 1h
項目Beta衝刺(團隊) 23h
Beta階段團隊項目互評 1h
我的做業——軟件工程實踐總結做業 2h
總計 98h

哪一次做業讓你印象最深入?爲何?

項目Alpha衝刺(團隊)。整個項目的開始,項目的肯定,設計,需求分析,直到正式開始編寫衝刺,在這個過程見證了咱們的項目從誕生到成型,工做量很大,很辛苦,但也很充實git

累計花了多少個小時在軟工實踐上?平均每週花多少個小時?

120h左右,平均每週8.5hgithub

學習和使用的新軟件和新工具

axure rp8,MarkDown數據庫

學習和掌握的新語言、新平臺

github編程

學習和掌握的新方法

接口對接,設計原型模型後端

其餘方面的提高

團隊配合,交流數據庫設計

2、寫下屬於本身的人月神話——我的或結對或團隊項目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實例/例證結合的分析

要多與團隊成員溝通協商,發現問題或意見不一樣要及時提出,不要擔憂會有衝突,交流纔會進步。每一個人都有適合本身的位置,沒必要強求每一個人都寫代碼。工具

3、對下一屆實踐的建議,或者對於開學初的你,對於大一的你,對於開學初的我,你有什麼想建議和告知的呢?對於後來人的期許。 特別地,特別地,下一屆要不要中途換隊員?

  • 對下一屆實踐的建議:若是是真心想要提升本身的編程能力,想要得到作項目的經驗的話,建議好好利用起來這門課,開始可能會以爲任務量很誇張,但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後,有所收穫會讓你頗有成就感。能夠暑假提早了解相關知識作好準備,不然零經驗開始邊作邊學,時間可能會不夠分配。學習

  • 是否換隊員:能夠換,但不但願隨機選擇。像咱們組就是組長被換了出去,多少仍是耽誤了一些進度,並且感受新分配到咱們組的成員爲了瞭解代碼也是花了不少工夫……原本beta衝刺的時間就比較短,任務量大,感受不太適合這麼換人。

4、分析一下本身所處的團隊。軟件工程實踐是大學裏少有的認真的團隊協做經驗。《構建之法》上說團隊的發展有幾個階段,你的團隊都經歷過麼,最後到達了「創造」階段了麼?(參考《構建執法》第17章 人、績效和職業道德)

  • 萌芽階段:選題階段咱們組的一位大佬在與助教探討時瞭解到教師團隊缺乏一個對學生成績進行可視化分析的平臺,商討了一下就決定將這個做爲選題,以後又向老師瞭解了一下具體的需求。

  • 磨合階段:成員們分工明確,有過一塊兒合做的經歷,除了中期因爲缺少溝通在先後端接口對接上出現了些問題,基本仍是比較順利的。

  • 規範階段:編寫過程咱們一直按照計劃的分工和進度進行,沒有遇到大問題。

  • 創造階段:目前還還沒有實現創造階段。

5、怎樣證實你學會了軟件工程?

在項目開始前先制定好分工和計劃,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團隊成員每日簽入git能夠明確看到進度和說明

7、個性發揮,包括圖文、照片和創意等

軟工結束了,期末開始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