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已至,今年的容器圈將會如何發展?編排、基礎架構服務和集羣都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文中觀點,歡迎討論。服務器
隨着愈來愈多的公司開始在生產環境中使用容器,編排框架(Kubernetes、Mesoscale、Cattle和Docker Swarm)的採用量將會大大增長。這些項目在穩定性、社區和合做夥伴生態系統方面發展迅速,對於將來企業更普遍地將容器應用於生產環境,這些項目將成爲必要的、有利的技術。網絡
儘管目前市場上已有一套強大的容器存儲和網絡解決方案,但在明年將出現更多的相關產品,來支持生產環境中的容器的工做負載的增加和規模,特別是隨着Kubernetes使用的CNI的規格的繼續成熟。 StorageOS、Portworx和Quobyte等公司的產品將會被更多地採用。架構
爲了強化「一次編寫,隨處運行」的能力,編排集羣將愈來愈多地從藍圖變得模板化和實例化,就像將容器化應用程序以Docker Compose文件的形式被部署同樣。用戶將自行定義他們須要的Kubernetes、Swarm或Mesos部署配置,以及他們須要的任何基礎架構服務,而後將其部署到任何他們選擇的雲或虛擬化基礎架構上。用戶已經要求這個功能一年多了,最新版本的Rancher採起措施實現這一願景,使用戶可以以模塊化、可定製的模板的形式,搭建完整的、container-ready的環境。框架
咱們可能離真正的「ARM Server之年」有點距離,但容器確定會加快在數據中心採用ARM的速度。容器在ARM服務器上運行的方式與在英特爾服務器上的運行方式相同,但具備大幅下降成本的潛力。像Packet這樣的託管公司如今能夠按小時增量提供ARM服務器;在某些特定狀況之下,容器和像RancherOS這樣的輕量級Linux分發版能夠利用這些託管解決方案,讓ARM服務器成爲工做負載的值得考慮的選項之一。模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