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做系統|操做系統概述

什麼是操做系統?

操做系統(Operating System,OS)是控制應用程序執行和充當硬件系統和應用程序之間的界面的軟件。算法

操做系統的目標

方便性、有效性、可擴充性、開放性。segmentfault

操做系統的做用

  • OS做爲用戶與計算機硬件系統之間的接口安全

    如圖所示,用戶能夠經過命令方式、系統調用和圖標-窗口方式實現與操做系統的通訊,並取得它的服務。服務器

    圖片描述

  • OS做爲計算機系統資源的管理者微信

    1. 管理處理器,用於分配和控制處理器
    2. 管理存儲器,主要負責內存的分配與回收
    3. 管理I/O設備,負責I/O設備的分配與操縱
    4. 管理文件,負責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護
  • OS實現了對計算機資源的抽象併發

    OS是鋪設在計算機硬件上的多層軟件的集合,增長了系統的功能,隱藏了對硬件系統的具體細節,實現了對計算機硬件操做的多個層次的抽象模型,方便用戶使用。異步

    圖片描述

操做系統的發展過程

  • 未配置操做系統的計算機系統分佈式

    1. 人工操做方式
    2. 脫機輸入/輸出方式性能

      脫機I/O方式指的是程序和數據的輸入和輸出都是在外圍機的控制下完成的,或者說,他們是在脫離主機的狀況下進行的。操作系統

      聯機I/O指的是在主機的直接控制下進行輸入/輸出的方式。

  • 單道批處理系統:首先由監督程序將磁帶上的第一個做業裝入內存,並把運行控制權交給該做業,當該做業處理完成時,又把控制權交還給監督程序,再由監督程序把磁帶上的第二個做業調入內存,計算機系統就這樣自動地一個做業緊接一個做業進行處理,直至磁帶上的全部做業所有完成。
  • 多道批處理系統:用戶所提交的做業都先存放在外存上並排成一個隊列,稱爲「後備隊列」;而後由做業調度程序按必定的算法從後被隊列中選擇若干個做業調入內存,使它們共享CPU和系統中的各類資源。

    圖片描述

  • 分時系統:分時系統是指在一臺主機上鍊接了多個配有顯示器和鍵盤的終端並由此所組成的系統,該系統容許多個用戶同時經過本身的終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計算機,共享主機中的資源。爲了及時從終端接收命令並處理,須要爲每一個終端配置緩衝區,暫存用戶鍵入的命令(或數據)。由於做業在磁盤上是不能運行的,因此做業應直接進入內存,而且系統規定採用輪轉運行方式,每一個做業只能運行一個時間片,而後就暫停該做業的運行,並當即調度下一個做業運行。
  • 實時系統:實時系統是指系統能及時響應外部時間的請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該事件的處理,並控制全部實時任務協調一直地運行。
  • 微機操做系統

操做系統的基本特性

併發:指兩個或多個事件在同一時間間隔內發生,使得OS能有效地提升系統中資源利用率,增長系統的吞吐量。

  • 併發性是指兩個或多個事件在同一時間間隔發生。
  • 並行性是指兩個或多個事件在同一時刻發生。

共享:共享是指系統中的資源可供內存中多個併發執行的進程(線程)共同使用。

  • 互斥共享:僅當佔有資源的進程A訪問完並釋放該資源後,才容許另外一進程B對該資源進行訪問(對獨佔資源應採用該方式)
  • 同時訪問:容許在一段時間內由多個進程「同時」對它們進行訪問。這裏的「同時」,在單處理機環境下每每是宏觀的,而在微觀上,這些進程多是交替對該資源進行訪問。

虛擬:經過某種技術將一個物理實體變成若干個邏輯上的對應物。

  • 時分複用技術

虛擬處理機技術:虛擬處理機技術藉助多道程序設計技術,即爲每一道程序創建一個進程,讓多道程序併發執行,從而達到分時使用一臺計算機,這臺計算機可以同時爲多個用戶服務,使得每一個終端用戶都認爲有一個處理機專門爲他服務。

虛擬設備技術:一臺物理I/O設備虛擬爲多臺邏輯上的I/O設備,並容許用戶佔用一臺邏輯上的I/O設備,這樣能夠容許在一段時間內由一個用戶訪問的設備(即臨界資源)變爲在一段時間內容許多個用戶同時訪問的共享設備。

  • 空分複用技術

能夠用來實現虛擬磁盤、虛擬存儲等,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它將一個頻道範圍很是寬的信道,劃分紅多個頻率範圍較窄的信道,其中的任何一個頻帶都只供一個用戶通話

異步:在多道程序環境下容許多個進程併發執行,但只有進程在得到所需的資源後方能執行。進程以人們不可與之的速度向前推動,此即進程的異步性。簡單來講,即因爲各用戶程序性能的不一樣,不一樣程序對內存的使用開始時間、結束時間、中斷時間是不可預知的。

操做系統的主要功能

  • 處理機管理功能:建立和撤銷進程,對諸進程的運行進行協調,實現進程之間的信息交換,以及按照必定的算法把處理機分配給進程。主要爲進程控制進程同步進程通訊調度
  • 存儲器管理功能:內存分配和回收內存保護地址映射內存擴充等。
  • 設備管理功能:主要是完成和用戶進程提出的I/O請求,爲用戶進程分配所需的I/O設備,並完成指定的I/O操做以及提升CPU和I/O設備的利用率,提升I/O速度,方便用戶使用I/O設備。主要有緩衝管理設備分配以及虛擬設備等。
  • 文件管理功能:對用戶文件和熊文件進行管理以及方便用戶使用,並保證文件的安全性。主要有對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目錄管理文件的讀,寫管理以及文件的共享與保護等功能。
  • 操做系統與用戶之間的接口:便於用戶直接或間接地控制本身的做業。主要有聯機用戶接口、脫機用戶接口圖形用戶接口

微內核OS結構

微內核(Micro Kernel)操做系統

基本特徵

  • 足夠小的內核
  • 基於客戶/服務器模式

    圖片描述

  • 應用「機制與策略分離」原理
  • 採用面向對象技術

微內核的基本功能:進程(線程)管理、低級存儲器管理、中斷和陷入處理

微內核操做系統的優勢:提升了系統的可拓展性,加強了系統的可靠性,可移植性強,提供了對分佈式系統的支持,融入了面向對象技術

文章同步在微信公衆號,習慣微信上看文章的能夠關注微信公衆號:加二減壹 文章同步https://segmentfault.com/u/1s_kiwen,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