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社會是高速發展的新型科技社會,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鮮事物如雨後春筍般噴薄而出,並之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成長。在這個風起「雲」涌的時代,雲原生技術做爲孕育這些高科技的土壤,亦是備受世人關注。linux
早在2013年的時候,雲原生 (Cloud Native) 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就已經廣受專家們的關注與推崇。再經歷了諸多大企業的部署、實踐、應用以後,雲原生技術的優點更進一步顯現,它不只帶動了新的 IT 技術的大發展,也加速了不少類型企業向雲技術化轉型的進程。git
那麼,火熱的雲原生究竟怎麼去理解呢?其實,因爲它具備能夠爲企業迅速部署新業務的特性,且在咱們的實際應用中,能夠清晰的感覺到它的高彈性、動態調度、自動伸縮等一些傳統IT技術所不具有的能力,在部署過程當中除了咱們要考量技術上的如 :DevOps、持續交付、微服務、敏捷基礎設施等特性,也要考量如何體現其與企業管理、企業文化之間的深度融合,因此,綜上考慮,咱們能夠認爲雲原生的實質,就是一個關聯着管理與技術跨層面交疊的融合式集合。github
爲了便於更好的運用雲原生應用爲咱們服務,2015年,由谷歌牽頭成立了 CNCF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雲原生計算基金會) 。該組織來自社區的技術監督委員會整理了「雲原生」的概念並經過了「CNCF 雲原生定義 v1.0」:服務器
以後, CNCF 繪製了 Cloud Native Landscape,並不斷更新給出了比較詳盡的雲原生生態的參考體系。網絡
CNCF 也繪製了無服務器 Landscape,從而可以更好的跟蹤這一熱門領域的發展。如下是CNCF 無服務器 Landscape。機器學習
爲了便於你們理解和運用不一樣階段的雲原生應用,CNCF 在這片廣袤的開源生態中,爲不一樣程度的使用者繪製了不一樣應用階段的 Trail map,來提供參考。微服務
自2017年的 LC3 大會登錄中國以來,雲原生的議題便在中國的 IT 界生根發芽,蓬勃發展,面對這一高速發展的態勢,咱們甚至能夠絕不誇張的說,2017年是雲原生在中國發展的開元之年,如:工具
隨着 Kubernetes 不斷的融入咱們的生產環境,在2018的 LC3 大會中,咱們更是聆聽了許多熱門大咖關於這一熱門領域的演講,如:學習
在同年舉辦的首屆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中國論壇中,大咖們繼續爲咱們帶來了更精彩的演講,如:阿里雲
那麼,在2019年,有關雲原生對開源應用的影響等方面的議題又會有哪些大咖加以完善,並與您分享最新的實戰觀點呢?
請您務必不要錯過,2019年,CNCF和LF爲您即將呈現的開源技術盛宴 -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 (原LC3)。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大會日期: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贊助方案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多元化獎學金現正接受申請
KubeCon + CloudNativeCon和Open Source Summit即將首次合體落地中國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購票窗口,當即購票!
CNCF邀請你加入最終用戶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