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幫朋友作虛擬化整合的利舊評估,總結了幾點原則,與你們交流分享,歡迎討論:
1, 確保硬件與服務器虛擬化軟件相兼容,主要的指標必定要知足,如64位服務器,支持Intel EPT/Intel VT-x或AMD RVI/AMD-V的處理器,具體的兼容性狀況可到虛擬廠商網站查詢,若是新購服務器,選型時也務必檢查兼容性。一些早期版本的CPU可能沒法提供如跨主機遷移,虛擬機容錯等功能,不一樣型號的CPU在同一個集羣中使用時也可能存在兼容性問題。
2, 確保服務器具備足夠的擴展能力,按目前的技術,咱們在實現服務器虛擬化時,還沒法配置虛擬機同時使用兩臺物理主機上的資源,因此現有服務器的硬件擴展能力,將決定它承載虛擬機的能力,也決定了整合比,從而影響最終的TCO與ROI。
3,服務器的硬件資源主要指CPU,內存,磁盤和網絡。本地磁盤能夠由外接存儲代替,建議爲沒有HBA卡的主機增長HBA卡以經過SAN交換機鏈接光纖存儲。CPU和網絡對於通常應用而言,佔用率不高,那些配置有雙路四核以上CPU,兩個以上千兆網口的服務器基本均可以知足要求。最大的問題可能出如今內存方面,咱們的建議是,CPU核數與內存按1:4的比例進行配置,也就是說,一臺雙路4核CPU的服務器,建議配置32G內存,可否實現,要看母板的擴展能力。
4, 塔式PC服務器,1U的機架式服務器,一般來講擴展能力比較有限,可能不適合利舊。刀片式服務器擴展空間有限,可是單個擴展件容量較大,刀箱密度高,較適合作虛擬化。
5, 服務器是否還在服務期內,硬件廠商是否還能供應配件。
6, 權衡利舊所帶來的採購成本減小與低密度整合所帶來的運維成本增長。受限於舊有服務器的擴展能力,虛擬化後的整合比可能不高,不利於減小空間佔用,節能降耗,簡化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