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本文的原做者是 Huy Nguyen ,原文地址爲 A guide to analyzing Python performancepython
雖然並不是你編寫的每一個 Python 程序都要求一個嚴格的性能分析,可是讓人放心的是,當問題發生的時候,Python 生態圈有各類各樣的工具能夠處理這類問題。git
分析程序的性能能夠歸結爲回答四個基本問題:github
下面,咱們將用一些神奇的工具深刻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中去。redis
time
粗粒度的計算時間讓咱們開始經過使用一個快速和粗暴的方法計算咱們的代碼:傳統的 unix time
工具。app
$ time python yourprogram.py real 0m1.028s user 0m0.001s sys 0m0.003s
三個輸出測量值之間的詳細意義在這裏 stackoverflow article,但簡介在這:ide
你會有你的應用程序用完了多少 CPU 週期的即視感,無論系統上其餘運行的程序添加的系統和用戶時間。函數
若是 sys 和 user 時間之和小於 real 時間,而後你能夠猜想到大多數程序的性能問題最有可能與 IO wait
相關。工具
timing context
管理器細粒度的計算時間咱們下一步的技術包括直接嵌入代碼來獲取細粒度的計時信息。下面是我進行時間測量的代碼的一個小片斷post
timer.py性能
import time class Tim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verbose=False): self.verbose = verbose def __enter__(self): self.start = time.time() return self def __exit__(self, *args): self.end = time.time() self.secs = self.end - self.start self.msecs = self.secs * 1000 # millisecs if self.verbose: print 'elapsed time: %f ms' % self.msecs
爲了使用它,使用 Python 的 with
關鍵字和 Timer
上下文管理器來包裝你想計算的代碼。當您的代碼塊開始執行,它將照顧啓動計時器,當你的代碼塊結束的時候,它將中止計時器。
這個代碼片斷示例:
from timer import Timer from redis import Redis rdb = Redis() with Timer() as t: rdb.lpush("foo", "bar") print "=> elasped lpush: %s s" % t.secs with Timer() as t: rdb.lpop("foo") print "=> elasped lpop: %s s" % t.secs
爲了看看個人程序的性能隨着時間的演化的趨勢,我經常記錄這些定時器的輸出到一個文件中。
profiler
逐行計時和分析執行的頻率羅伯特·克恩有一個不錯的項目稱爲 line_profiler , 我常用它來分析個人腳本有多快,以及每行代碼執行的頻率:
爲了使用它,你能夠經過使用 pip
來安裝它:
pip install line_profiler
安裝完成後,你將得到一個新模塊稱爲 line_profiler
和 kernprof.py
可執行腳本。
爲了使用這個工具,首先在你想測量的函數上設置 @profile
修飾符。不用擔憂,爲了這個修飾符,你不須要引入任何東西。kernprof.py
腳本會在運行時自動注入你的腳本。
primes.py
@profile def primes(n): if n==2: return [2] elif n<2: return [] s=range(3,n+1,2) mroot = n ** 0.5 half=(n+1)/2-1 i=0 m=3 while m <= mroot: if s[i]: j=(m*m-3)/2 s[j]=0 while j<half: s[j]=0 j+=m i=i+1 m=2*i+3 return [2]+[x for x in s if x] primes(100)
一旦你獲得了你的設置了修飾符 @profile
的代碼,使用 kernprof.py
運行這個腳本。
kernprof.py -l -v fib.py
-l
選項告訴 kernprof
把修飾符 @profile
注入你的腳本,-v
選項告訴 kernprof
一旦你的腳本完成後,展現計時信息。這是一個以上腳本的相似輸出:
Wrote profile results to primes.py.lprof Timer unit: 1e-06 s File: primes.py Function: primes at line 2 Total time: 0.00019 s Line # Hits Time Per Hit % Time Line Contents ============================================================== 2 @profile 3 def primes(n): 4 1 2 2.0 1.1 if n==2: 5 return [2] 6 1 1 1.0 0.5 elif n<2: 7 return [] 8 1 4 4.0 2.1 s=range(3,n+1,2) 9 1 10 10.0 5.3 mroot = n ** 0.5 10 1 2 2.0 1.1 half=(n+1)/2-1 11 1 1 1.0 0.5 i=0 12 1 1 1.0 0.5 m=3 13 5 7 1.4 3.7 while m <= mroot: 14 4 4 1.0 2.1 if s[i]: 15 3 4 1.3 2.1 j=(m*m-3)/2 16 3 4 1.3 2.1 s[j]=0 17 31 31 1.0 16.3 while j<half: 18 28 28 1.0 14.7 s[j]=0 19 28 29 1.0 15.3 j+=m 20 4 4 1.0 2.1 i=i+1 21 4 4 1.0 2.1 m=2*i+3 22 50 54 1.1 28.4 return [2]+[x for x
尋找 hits
值比較高的行或是一個高時間間隔。這些地方有最大的優化改進空間。
如今咱們掌握了很好咱們代碼的計時信息,讓咱們繼續找出咱們的程序使用了多少內存。咱們真是很是幸運, Fabian Pedregosa 仿照 Robert Kern 的 line_profiler
實現了一個很好的內存分析器 [memory profiler][5]
。
首先經過 pip 安裝它:
$ pip install -U memory_profiler $ pip install psutil
在這裏建議安裝 psutil
是由於該包能提高 memory_profiler
的性能。
想 line_profiler
同樣, memory_profiler
要求在你設置 @profile
來修飾你的函數:
@profile def primes(n): ... ...
運行以下命令來顯示你的函數使用了多少內存:
$ python -m memory_profiler primes.py
一旦你的程序退出,你應該能夠看到這樣的輸出:
Filename: primes.py Line # Mem usage Increment Line Contents ============================================== 2 @profile 3 7.9219 MB 0.0000 MB def primes(n): 4 7.9219 MB 0.0000 MB if n==2: 5 return [2] 6 7.9219 MB 0.0000 MB elif n<2: 7 return [] 8 7.9219 MB 0.0000 MB s=range(3,n+1,2) 9 7.9258 MB 0.0039 MB mroot = n ** 0.5 10 7.9258 MB 0.0000 MB half=(n+1)/2-1 11 7.9258 MB 0.0000 MB i=0 12 7.9258 MB 0.0000 MB m=3 13 7.9297 MB 0.0039 MB while m <= mroot: 14 7.9297 MB 0.0000 MB if s[i]: 15 7.9297 MB 0.0000 MB j=(m*m-3)/2 16 7.9258 MB -0.0039 MB s[j]=0 17 7.9297 MB 0.0039 MB while j<half: 18 7.9297 MB 0.0000 MB s[j]=0 19 7.9297 MB 0.0000 MB j+=m 20 7.9297 MB 0.0000 MB i=i+1 21 7.9297 MB 0.0000 MB m=2*i+3 22 7.9297 MB 0.0000 MB return [2]+[x for x in s if x]
line_profiler
和 memory_profiler
的 IPython 快捷命令line_profiler
和 memory_profiler
一個不爲人知的特性就是在 IPython 上都有快捷命令。你所能作的就是在 IPython 上鍵入如下命令:
%load_ext memory_profiler %load_ext line_profiler
這樣作了之後,你就可使用魔法命令 %lprun
和 %mprun
了,它們表現的像它們命令行的副本,最主要的不一樣就是你不須要給你須要分析的函數設置 @profile
修飾符。直接在你的 IPython 會話上繼續分析吧。
In [1]: from primes import primes In [2]: %mprun -f primes primes(1000) In [3]: %lprun -f primes primes(1000)
這能夠節省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由於使用這些分析命令,你不須要修改你的源代碼。
cPython的解釋器使用引用計數來做爲它跟蹤內存的主要方法。這意味着每一個對象持有一個計數器,當增長某個對象的引用存儲的時候,計數器就會增長,當一個引用被刪除的時候,計數器就是減小。當計數器達到0, cPython 解釋器就知道該對象再也不使用,所以解釋器將刪除這個對象,而且釋放該對象持有的內存。
內存泄漏每每發生在即便該對象再也不使用的時候,你的程序還持有對該對象的引用。
最快速發現內存泄漏的方式就是使用一個由 Marius Gedminas 編寫的很是好的稱爲 [objgraph][6]
的工具。
這個工具可讓你看到在內存中對象的數量,也定位在代碼中全部不一樣的地方,對這些對象的引用。
開始,咱們首先安裝 objgraph
pip install objgraph
一旦你安裝了這個工具,在你的代碼中插入一個調用調試器的聲明。
import pdb; pdb.set_trace()
在運行時,你能夠檢查在運行在你的程序中的前20名最廣泛的對象
pdb) import objgraph (pdb) objgraph.show_most_common_types() MyBigFatObject 20000 tuple 16938 function 4310 dict 2790 wrapper_descriptor 1181 builtin_function_or_method 934 weakref 764 list 634 method_descriptor 507 getset_descriptor 451 type 439
咱們能在兩個時間點之間看到哪些對象被增長或是刪除了。
(pdb) import objgraph (pdb) objgraph.show_growth() . . . (pdb) objgraph.show_growth() # this only shows objects that has been added or deleted since last show_growth() call traceback 4 +2 KeyboardInterrupt 1 +1 frame 24 +1 list 667 +1 tuple 16969 +1
繼續下去,咱們還能夠看到任何給定對象的引用在什麼地方。讓咱們如下面這個簡單的程序舉個例子。
x = [1] y = [x, [x], {"a":x}] import pdb; pdb.set_trace()
爲了看到持有變量 X 的引用是什麼,運行 objgraph.show_backref()
函數:
(pdb) import objgraph (pdb) objgraph.show_backref([x], filename="/tmp/backrefs.png")
該命令的輸出是一個 PNG 圖片,被存儲在 /tmp/backrefs.png
,它應該看起來像這樣:
盒子底部有紅色字體就是咱們感興趣的對象,咱們能夠看到它被符號 x 引用了一次,被列表 y 引用了三次。若是 x 這個對象引發了內存泄漏,咱們可使用這種方法來追蹤它的全部引用,以便看到爲何它沒有被自動被收回。
回顧一遍,objgraph 容許咱們:
在這篇文章中,我展現瞭如何使用一些工具來分析一個python程序的性能。經過這些工具和技術的武裝,你應該能夠獲取全部要求追蹤大多數內存泄漏以及在Python程序快速識別瓶頸的信息。
和許多其餘主題同樣,運行性能分析意味着要在付出和精度之間的平衡作取捨。當有疑問是,用最簡單的方案,知足你當前的需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