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我是劉娟娟。微信
感謝你們來到深圳參加PRS拓荒者社羣的線下聚會。網絡
這是我第三次由於PRESS.one,來到深圳。app
第一次是2018年4月,那次我和霍炬、西喬一同結束北京場的PRS拓荒者聚會,同機來到深圳。當時深圳場的人並很少,僅有PRS拓荒者社羣的one想、愛樂牛、春天。那是一個彼此熟悉的早期志願者們的迷你型聚會。框架
第二次是2018年5月,我參加李大狗組織的 MIXIN 開發者聚會。今天李大狗也來到了現場。那一次有40多人,是 Mixin 的主場,我沒有準備 PRESS.one 的宣講內容,只是現場分享了一些本身的見解和看法。佈局
第三次,也就是今天,是我們正兒八經的社羣線下聚會。此次的人數規模,有70人左右。感謝PRS拓荒者的劉建、田廣輝全程策劃,用心組織了本次活動。兩位都有本身的本職工做,利用工做之餘的閒暇,用心籌備社羣活動,很是感到兩位的付出。學習
今天現場來了不少新的朋友。在熊市裏這很可貴。區塊鏈
在建立PRS拓荒者社羣的過程當中,我有幸結識了不少人,你們在一塊兒探索着新型的組織協做關係。測試
但願通過下面的講演,但願能讓在座各位稍微熟悉我,並經過個人故事來熟悉PRS拓荒者社羣,以及 PRESS.one 的社區生態建設。網站
將來我還會由於 PRESS.one 來深圳不少不少次。期待在第四次、第五次、第N次的來深圳的線下聚會中,依然能與你們再聚。同時,PRS拓荒者的線下聚會,PRESS.one 項目團隊的線下推廣,也會去到不一樣的城市,但願我們也重新朋友,變成熟悉的老朋友。翻譯
首先,我是 PRESS.one 的投資者,真金白銀買了比較多的 PRS。
我呢,有本身的家庭,是兩個孩子的寶媽;老公在古典互聯網企業工做,常常加班甚至通宵。我年初主動離職,想要擁抱區塊鏈行業。
活到三十多歲,上有老,下有小,未能功成名就,也沒有財富自由。出平生淡,沒有背景靠山,有的是愈加嚴重的擡頭紋。以致於有段時間大戶羣有人表示我應該好好修飾下本身(笑)。
我是一個普通人。
做爲一個普通人,我有幸嚐到了主動學習的甜頭,並進入了自我成長與迭代的良性循環。
我努力的想要在有生之年,作出一些有價值的事兒,有複利效應的事兒。
今年5月份,我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見高老師。那天和今天同樣熱。我到的比較早,那時候和 Mixin連接將來世界社羣的發起人柱子聊語音。
我倆聊天都比較坦率,咱們當時爭論了一個先有雞仍是先有蛋的問題。即:有價值的事情,和有利益回報,誰先誰後?
A:由於想要作有價值的事情,順其天然得到了利益回報;
B:由於想要得到利益回報,因此去選擇作有價值的事情。
固然這個問題是不會有標準答案的,有的是每一個人不一樣的理解,甚至是同一我的也可能在不一樣的狀況下作出不一樣的選擇。
我在這個問題上的自我觀察是,只要我能發現一些未被知足的需求,我就會去知足這些需求,若是能產生價值就能夠了。至因而否有回報,是否有經濟收益,都是後話,都是水到渠成,順其天然的事情。
個人成就感訴求很強,成就感來源取決於我發現並知足了怎樣的需求,對哪些羣體產生什麼樣的價值。
這裏要申明一點,這並不表明我不在意經濟收益,而是說,個人出發點是聚焦於需求與價值。只要是有需求,有能讓本身價值發光發熱,我均可能會去作,而不在意有沒有經濟回報。
在今年2月底,PRS上線一個多月,網站剛上線,那時候社區建設就是一個空白。不少早期的支持者們是零散的。把這些人彙集起來,發掘這些人的需求,去知足他們;表明你們,去和項目方有一些溝通,或者幫助項目方把一些信息儘量傳遞到位,這些都是咱們在二、3月份所看到的需求,所能提供的價值。
PRS拓荒者在建立之初,就是非盈利性的公益組織,全部的參與者都是沒有任何報酬的。
能爲 PRESS.one 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本身特別好運。
那麼,由於我是李笑來的粉絲嗎?
粉絲,乾脆說腦殘粉這個詞罷,不一樣的人理解徹底不一樣。
在投資 PRS 直至參與 PRESS.one 社區生態建設的過程當中,我歷來都算不上是粉絲,由於我有獨立思考,並能爲本身的行爲負責。
並且,我衷心建議在座的每一位,在投資這件事上,千萬不要對任何人有粉絲的心態。
咱們和李笑來之間的關係,能夠是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也能夠是做者與讀者的關係,還能夠是項目CEO與投資人的關係,但千萬不要是偶像與粉絲的關係。
在投資這件事上,你要有獨立思考的,李笑來一直嘗試想教給讀者或者學生的,偏偏也正是獨立思考這件事兒。
我能主動離開10年遊戲行業,也就是離開本身的溫馨區,在區塊鏈行業這個嶄新的、充滿爭議的、但並不算擁擠的賽道上開始慢跑,我感到本身特別的好運。
這種好運,是由於我相信:
區塊鏈技術,表明着將來,是一個不可逆的出現。
區塊鏈技術+內容分發領域,是一個大有做爲的賽道。
在這樣的大趨勢與賽道上,PRESS.one 項目,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磅級存在。
最初,我是真金白銀地投資,買 PRS 這個幣。
其後,我有幸看到 PRESS.one 在社區生態建設中的空白,並能有幸建立 PRS 拓荒者社羣,和你們一塊兒參與社區生態建設,輸出咱們的價值,我感到本身特別的好運。
分享這個心路歷程,是想告訴你們,我我的這三條核心的價值觀,在個人微信簽名,一直掛着:清醒,負責,尊重。不管是我的的職業選擇與投資決策,咱們都須要對現實有清醒的認知,對本身的言行擔負起責任,並尊重全部的事務發展的客觀規律。
我不會在這裏遊說你們,PRESS.one 如何值得投資,PRS 拓荒者如何高大上,我劉娟娟又如何牛逼。
我內心是這樣想的:
PRESS.one 在我看來,就是值得投資的;因此我真金白銀投了很多,佔我的總倉位很是高的比重。
PRS 拓荒者,在區塊鏈生態中嘗試新型的組織協做關係,就是高大上的;這種協做比傳統依靠合同產生的僱傭關係可難多了。
我,做爲一個二寶媽媽,主動辭職從事自由職業,竟然還依靠着自律在努力作出不少價值,就連李笑來這樣牛逼的人物都經過霍炬西喬稱讚過我牛逼,那麼我就是牛逼的。
個人身體是誠實的:我就是如此作的。但我在這裏,我跟你們講,我徹底不想吹牛。我更不想由於說出一些大實話,讓大家覺得我是在吹牛。
總結一下我在上面所說的,就是告訴你們我是誰:
1. 我和你們是同樣的,我是一個普通的投資人,有人到中年的家庭重擔與生活煩惱。
2. 我是一個成就感訴求特別強的人;即使自由職業在家,竟然也能經過投資+社區建設,參與到區塊鏈+內容分發這個跑道上。我感到本身很是好運。
3. 由於相信因此選擇,由於選擇因此堅守,但我不會對向你們去吹牛皮。我想坦率地分享本身的故事、連接到一些和我類似的小夥伴你們一塊兒踏實的爲PRS社區生態作些事兒。
有一些人多是奔着投資的目的來到現場。告訴你們,聽到這些消息,大家是很賺的。這對大家的投資決策有好處。
認清一個區塊鏈項目中自發造成的社區建設者們都是怎樣的素質,對於大家間接理解這個項目的投資價值,或者乾脆說投機價值,是頗有好處的。
若是你去了某某區塊鏈項目的宣講會,光聽他講各類高大上的名詞,下面的人都很狂熱,你應該謹慎些想一想本身是否進錯了會場。想一想本身在投資這件事上,是否保留了獨立思考,想一想這個項目是否真的須要區塊鏈技術,是否真的有落地價值,是否真的能實現他本身吹的牛逼。
最初的拓荒者,從0誕生,擁有一個極其樸素的起點:咱們看好 PRESS.one。而這個項目王者歸來,沒有任何來自項目方的社區建設與運營推廣。但咱們本身看到了某某項目拉微信羣風生水起,某某項目週報定期發放投資人信心十足,某某微信羣朋友圈刷屏曝光熱度十足。
咱們歷來都不缺乏的,就是主人翁意識。咱們持有 PRS,就是這個項目+生態這個大圈子的一員,PRESS.one的成敗與咱們息息相關。咱們但願幫助 PRESS.one 項目落地與生態發展,咱們去尋找當下能爲之發力的點。咱們任勞任怨與瑣碎,當即去作。
把持有PRS達到必定數量的人彙集起來,把對 PRESS.one 感興趣的人彙集起來,把七哥邀請過來作關於 PRESS.one 從採用的 Tosky 技術的分享,把霍炬西喬邀請過來做爲那次技術分享的特邀嘉賓。
霍炬和西喬堅持用文字分享,並認爲這有助於全部人查閱,也方便傳播。你覺得他倆不緊張嗎?他倆第一次加入幾百人的微信大羣,第一次同步向一兩千人回答疑問,他倆也緊張了一個多小時呢!
霍炬和西喬,一旦接觸,你就會被他們的真誠與坦率所吸引。
上面講到,咱們創建之初,是徹底沒有任何利益回報的,是營利性的公益組織。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夏磊磊,崔國旗,七哥,劉旭,春天,席雙,趙子威,常張鋒,咱們都有着共同的信任和準則。
咱們不想給項目方帶來任何麻煩或困擾,咱們老是儘量主動的幫助項目方節省注意力,好讓他們專心開發或高效率地處理事務。而項目方也老是竭盡所能地幫助社羣這邊所須要的支持。
在這個過程當中,咱們得到了霍炬、西喬的承認。
後來,我和西喬聊起這段不算久遠的過去。我感到本身好運,有幸遇到這些夥伴一塊兒爲 PRESS.one 作些什麼。西喬說,這其實更是 PRESS.one 的好運,有幸遇到你們,在這麼早期就自發造成了社區建設的社羣行爲。
基於衆平生等的視角來看,咱們是相互選擇,也是相互承認的。這是一份很是好的關係。
如今依然很是早期。畢竟咱們要一塊兒走的路很是長。
正式向你們作一下PRS拓荒者的自我介紹:
PRS拓荒者,是一個專一於 PRESS.one 社區生態建設的自治型組織。
咱們自發成立,得到PRS官方基金會的投資,並在PRS官方基金會的孵化與指導下成長壯大。
PRS拓荒者,是社區建設者之家。
順便說明一下:咱們全部的投資信息、PRS的得到與開支,都是公開透明的,在PRS拓荒者基金的頁面上可查。
咱們成立四個多月以來,具體作了哪些事兒?簡單介紹下:
在過去的幾個月內,PRESS.one 項目方几乎是沒有任何推廣的,西喬過去經常說,還不到推廣的時機,項目的進展須要再推進一些。因而社羣的角度,咱們就是各類方向、各類形式的探索、嘗試、連接。並且咱們的試錯成本很是低,容錯能力比較好。
咱們指望能爲這個生態積累一些經驗,連接到一些人才,儲備一些可行的模式。
最初,咱們僅有十幾名社區建設者,如今咱們已經讓幾百人經過各類方式參與到了社區建設之中。
最初,咱們僅憑熱情與精力來竭盡所能,如今咱們能初步識別不一樣社區建設者的能力與偏好,給到更便於每一個人竭力發揮的參與。咱們有測試,設計,翻譯,社羣維護,內容輸出、活動策劃、推廣宣傳等等不一樣的職能偏向。
翻譯外包協做、編輯部採編模式、公開任務懸賞、大任務獨立負責人制,是咱們在運用的一些模式。
從3月第0期開始,咱們已經連續運轉到第4期了。這過程當中咱們也在不斷地覆盤與迭代。若是你有關注PRS拓荒者基金的頁面,能夠讀讀咱們每期的項目計劃書與結項報告。
一句話簡介 PRESS.one,這是一個數字內容交易分發網絡。
看懂它的業務邏輯,倒也不復雜。
身份證實,證實你是你。
內容簽名,包括各類形式的數字內容,文字、圖片、代碼、音頻、視頻等數字內容,證實你的東西是你的。也就是所謂的版權存證。
以上都採用區塊鏈技術作一個存證。
證實你是你,你的內容是你的,而後就是交易與分發,各類量級與形式的交易與分發,都經過智能合約來自動化實現。
身份、交易、分發等行爲,天然而然會帶來各類關係。
有的項目,僅僅只是作一個身份證實;
有的項目,僅僅只是作某類數字內容的版權存證;
有的項目,僅僅只是作具有IP的內容交易,並沒有分發;
有的項目,僅僅只是把豐富關係中的部分行爲拿來設計出一些激勵措施;
有的項目,僅僅只是披着區塊鏈技術的外皮,其實依然在塑造一個新的內容孤島;
有的項目,在一個從底層邏輯上就與古典互聯網不一樣的領域,一開始自我定位是一個窄小的垂直領域。
PRESS.one 是在區塊鏈+內容分發領域這個賽道上,罕見的沒有競爭對手的項目。
別人和它有那麼一兩點類似,而它總體的佈局與定位卻老是走在前面。高出幾個維度的戰略級秒殺。
不少人會着急,着急 PRS 項目方怎麼還不推廣,還不宣傳吖?
我一點都不着急。
我歷來都以爲,「顛覆古典互聯網」這不是一句玩笑話,只是剛開始大部分人還沒看懂不敢相信而已。
我歷來都以爲,PRESS.one 是我能看懂的,爲數很少的十年長跑項目。在十年長跑這件事上,我對PRS的信心遠高於EOS。
若是你對長期分外有信心,短時間就不至於會有什麼焦慮。
更況且,短時間PRS對人民幣價格低了,經過社區生態建設賺到的 PRS 數量還更多了呢。
有關李笑來和霍炬、西喬如何牛逼的故事,我就不講了。反正我今天不是來吹牛逼的。我和你們同樣,是個普通的投資人,因此我不想任何人在投資這件事上喪失理智與獨立思考。我真正欣賞的,是那些擁有本身的投資原則與邏輯,通過獨立思考以後,選擇長期持有PRS的人。
上面簡單講到 PRESS.one 業務邏輯,是想說,PRESS.one生態之中可作的事情太多了。如今依然處於很是早期的狀態,咱們能夠擁有各類嘗試和探索的空間。且咱們不拘泥於任何框架約束,能夠充分發揮本身的創造力。
這就是PRS拓荒者名字的由來。
咱們從一開始就知道,在 PRESS.one 生態這個蠻荒沃土上,咱們每一個人都是拓荒者。能夠作的事情,太多了。
PRS官方基金會成立並正式公開發布時,更是公佈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PRS總量20億,經過 BigONE 上線交易的幣,僅有5%的比例;高達75%比例的幣,即5%的15倍!將會經過各類方式,來幫助 PRESS.one 生態的發展。
這足以說明,PRESS.one 生態是一個很是大的能量場、價值場。你說,你能在其中作些怎樣的價值?
參與PRS社區生態建設,有不少種方式,有不一樣程度、門檻不一樣的參與方式。我先說幾種比較簡單的。
在6月份,咱們嘗試了超輕量級的社區建設參與方式。即投票、傾聽與分發傳播。
進羣:你加入《如何賺PRS·簡單任務發佈羣》,不要屏蔽羣消息,有新任務發佈時第一時間領取。不少任務是比較簡單的。你均可以嘗試。
訂閱號:訂閱號文章有時會內嵌一些互動有獎的小活動。好比轉發,集贊,評論等,一些大型活動也會經過訂閱號推送。
不須要等待,持續可參與的賺PRS的任務有:身份證實與內容侵權的案例收;各種社羣的信息收集;研究並撰寫 PRESS.one 相關的文章,投稿到佈道者計劃。體驗 PRESS.one 項目並提交建議或 bug。
若是你但願持續參與,能夠查閱第4期的項目計劃書,看看哪些任務是你擅長並感興趣的,而後與任務負責人聯絡,分享你對這個任務的見解和建議,並向他尋求你能參與發力的點。若是你想參與的方式,是項目計劃書沒有寫到的,直接向我提議,我來當即爲你建立新的任務。
最近社區建設者們參與其中的2件小事,向你們分享一下:
一個是,APP雙版本的早期內測。
一個是,鼓勵你們主動研究並撰寫 PRESS.one 爲主題的文章的佈道者計劃。在白皮書發佈後,咱們將第一時間組織白皮書解讀、宣講與佈道。
中重度的參與,實際上是本身基於PRESS.one協議作項目。若是你有本身的業務,或有本身的團隊想作本身的項目,能夠再等等 PRESS.one 的白皮書,很快就會出來了。而後經過研讀白皮書,去理解本身的項目能與PRESS.one 生態結合的地方。
我想再舉幾個只待API發佈的一些項目機會:
- 一個是手機攝影的內容付費與成長社羣項目。
- 一個是各種剪輯再創做的視頻項目。也類比到文字聚集。
- 一個是基於發現與傳播路徑的社交項目。
想講的內容真的不少。總結起來今天跟你們分享瞭如下幾點:
路還很長,一切纔剛剛開始,讓咱們一塊兒努力和期待吧!
2018年中,拓荒者社羣深圳線下活動,個人分享。
這篇文章的 PRESS.one 簽名: press.one/file/v?s=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