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概述

計算機發展的歷史數據庫

自古以來人類就在不斷地發明和改進計算工具,從結繩計數到算盤,計算尺,手搖計算機,直到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雖然電子計算機至今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個多世紀,但取得了驚人的發展嗎,已經經歷了五代的變革。計算機的發展和電子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故每次電子技術有突破性的發展,就會致使計算機的一次重大變革。因此計算機發展史中的 ‘’代‘’ 一般以其所使用的主要器件來劃分的(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此外,各個階段所配置的軟件和使用方法也有不一樣的特色,成爲劃分 「代」 的標誌之一。編程

1:第一代計算機(1946-1957)網絡

電子計算機的早期研究是從20世紀30年代末開始的。英國數學家 艾倫▪圖靈 在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通用計算機應具備的所有功能及其侷限性,這種機器被成爲圖靈機。(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ENIAC 在1946年誕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但學術界公認電子計算機的理論和模型是由英國數學家圖靈在此10年前發表的一篇論文《論可計算數及其在斷定問題中的應用》中奠基的基礎,美國計算機協會在1966年記念電子計算機誕生20週年時,設立了計算機界的第一個獎項 「圖靈獎」 ,以記念這位計算機科學理論的奠定人)分佈式

                                                          

1939年,美國衣阿華州立大學的約翰▪阿塔納索夫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克里福德▪貝里一塊兒製做了一臺稱爲ABC的機器,但其僅能求解方程式的專用電子計算機;工具

1944年,哈佛大學霍華德▪艾肯博士和IBM公司的工程師小組合做,以100萬美圓研製了一臺稱爲Mark-I的計算機,它體積大,運算速度也慢,且僅一部分是電子式的,另外一部分是機械式的;性能

1946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約翰▪莫克萊和他的研究生普雷斯帕▪埃克特一塊兒研製了ENIAC(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的計算機,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該計算機採起了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 馮▪伊諾曼 "存儲程序"的建議(把計算機程序與數據一塊兒存儲在計算機中,從而能夠方便地返回前面的指令或反覆執行,解決了ENIAC在操做上的不便);
開發工具

一代計算機的共同特色:邏輯器件使用電子管;用穿孔卡片機做爲數據和指令的輸入設備;用磁鼓或磁帶做爲外存儲器;使用機器語言編程人工智能

2:第二代計算機(1958-1964)spa

在二代計算機中使用了晶體管,與一代機相比,它體積小,速度快,能耗低,可靠性高;操作系統

高級程序語言的普遍使用,將計算機從少數專業人員手中解放出來,推動了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

二代機器中輸入、輸出設備速度很慢,沒法與主機的計算速度相匹配。

二代計算機的特色爲:用晶體管代替電子管;內存儲器採用了磁心體;引入了變址寄存器和浮點運算硬件;利用 I/O 處理機提升了輸入輸出能力;軟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庫和批處理管理程序。

3:第三代計算機(1965-1971)

1958年,第一個集成電路問世(集成電路就是將大量的晶體管和電子線路組合在一塊硅晶片上,故稱爲芯片)。

三代計算的特色:用小規模(100如下元件)或中規模(100-1000元件)的集成電路來代替晶體管等分立元件;用半導體存儲器代替磁心存儲器;使用微程序設計技術簡化處理機的結構;在軟件方面普遍引入多道程序、並行處理、虛擬存儲系統以及功能完備的操做系統,提供了大量面向用戶的應用程序。

4:第四代計算機(1972年至今)

微型計算機的誕生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應用的直接結果,1975年第一臺商業化的微型計算機 MITS Altair 問世,它使用了Intel公司的8080芯片;

時至今日,奔騰系列微處理器應運而生,如今微型計算機的體積愈來愈小、性能越來強、可靠性愈來愈高、價格愈來愈低、應用範圍愈來愈廣,加上完善的系統軟件、豐富的系統開發工具和商品化的應用程序的大量涌現,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使得計算機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階段。

第四代計算機最爲顯著的特徵就是使用了大規模(1000-10000)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10000以上);使用大容量的半導體做爲內存儲器;在體系結構方面進一步發展了並行處理、多機系統、分佈式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網絡系統;在軟件方面推出了數據庫系統、分佈式操做系統以及軟件工程標準等。

5:第五代計算機

五代計算機尚在研製之中,研究目標是試圖打破計算機現有的體系結構,使得計算機可以具備像人那樣的思惟、推理和判斷能力(人工智能)。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