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十3、開始,正從腳下開始

本期是《必然》的最後一期,關鍵詞是開始Beginning。這一章算是《必然》整本書的一個後續,內容呢不多。KK大叔把最後這一章寫成了一篇科幻小說。咱們來看看到底怎麼個科幻法的。簡單的說一下就能夠了,不用太深刻。最後會和各位同窗聊點別的。看標題開始就知道, 咱們身處的如今就是將來的開始,與第一章造成中所提到的「你並無遲到」相互呼應。
1
霍洛斯
那個巨大的事物是什麼呢? 咱們如今的人類其實就是在專心致志的幹一件事情,就是在編織一張有生命的網。 咱們用玻璃、銅和電磁波組成神經,咱們開始將全部的地區、過程、人口、人工製品、傳感器、事實和概念編織成一張複雜到不可思議的巨網,而咱們本身也身處在這張網之中。 這個編織聚攏的過程將被當作這個星球上迄今爲止發生的最重要,最複雜也是最使人驚歎的事情。
這張網就是KK大叔所說的巨大的事物,而且還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作 霍洛斯 。大叔卻是很熱衷於創造新的名詞,像以前的進託邦啊、知化啊、如今又來一個霍洛斯。 不過想一想也是,這應該也就是預言家要具有的逼格。就如同你穿越到50年前與當時的人們描述今天的生活狀態,你不用互聯網這個詞你還能用什麼呢?儘管在當時的人根本就不能理解什麼是互聯網。就像咱們今天難以理解霍洛斯同樣。
咱們如今處於這張巨網的胚胎期,在前面的節目中KK帶咱們領略他無數的可能性,給了咱們一個完整的全球高度以及全新的思考方式。而這些都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這我的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創造物,其中全部人的行爲和全部機器的行爲都在他的體內運行。從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夜晚的照片上,咱們可以一窺這個巨大生物的容貌。在騷動的城市羣中,耀眼的燈光勾勒出這片黑暗土地上如同有機體的圖案。城市邊緣的燈光逐漸變暗,只留下細長的高速公路與遙遠的城市羣相連。一個個的城市就是霍洛斯的神經細胞,而咱們則身處其中。這樣的描繪方式,確實蠻科幻的。
咱們再把視角拉近一點看看霍洛斯,他又像是一臺超級大的虛擬電腦,他的硬件包括了40億部手機、20億臺電腦、幾十億周邊芯片,以及從相機、汽車到衛星的附屬設備。在2015年,接入這個系統的設備有150億。任何一個設備都有100萬~400萬的晶體管。若是你把晶體管想象成巨型大腦裏的神經元,那這個系統的神經元數量是咱們人腦的4億倍。並且,每過幾年就會再翻一倍!
咱們能夠大膽的想一想看哈,按照這個邏輯的話,今天的霍洛斯僅僅在胚胎階段就已經實時覆蓋了510億公頃的地面,觸及150億的機器,佔據了40億人類的心智,而且消耗着地球上5%的電能,他以超越人類的速度運行,無時無刻的追蹤着咱們。
那麼硬件組裝起來了,軟件呢?誰來給它編程呢? 有趣的答案是,就是你和我,咱們身邊的每個人。並且這樣的龐大編程工做都是在不經意間就完成了。這個觀點以前也提過,咱們可能會以爲,本身無意的上網瀏覽或者是發發朋友圈是在打發時間。其實呢?咱們每點擊一次連接都是在強化霍洛斯大腦中某個節點的功能,其實就是在爲他編程。 咱們天天在網頁上正在發生着1000億次的點擊,而每一次都是在告訴霍洛斯咱們人類的想法。
這將是超越咱們的家庭、學校、單位的新平臺,咱們每一個人都處在平臺之中,或者說咱們人人都是這個平臺。
這個還處在胚胎階段的巨大事物至今已經運行了30多年了。它已經成爲咱們擁有的最可靠的人造物,而且他還會一直保持運行下去。
2
奇點理論
看着這個正在咱們面前呈現的超級生物,紛紛讓你們都想到了奇點理論,什麼是起點理論?有的同窗應該聽過吧。 奇點是物理學的一個概念,用來描述一個邊界,一旦越過這個邊界的一切都是咱們不可想象的。 什麼意思呢?好比說你用個小余1的數來計算他的乘方,乘方的次數越多那麼他就會越小。只要是小於1的數,就算是0.99999。他的N次方也只會是愈來愈小。可是隻要當這個數字跨過1,哪怕就是1.000001。你一直對他進行平方運算,他很快就會變成一個無窮大的數字。在這裏的1就至關於咱們所說的奇點。只要跨過以後,所產生的變化就是咱們不可想象,更是不可控制的。
當咱們用奇點理論來討論人工智能的時候,看到的結果是什麼?如今人工智能都是要依靠咱們人類創造的,即使是他們已經開始有自我學習的功能,可是如今仍是離不開咱們的協助。而若是有一天,人工智能能夠創造出比它本身更聰明一點點的智能的話,就表明他跨過了這個奇點,他就是1.000001,人工智能就會迅速的不斷的自我迭代並且愈來愈聰明,直到他擁有如同上帝般智慧,能夠解決世間現存的一切問題。那咱們人類就會被他遠遠的甩在身後,極端的狀況就是咱們被本身親手創造的人工智能所奴役。這樣的說法家常便飯了,對吧?
可是KK認爲,這樣的假設不太可能成爲現實。將來是會像咱們在知化那一章中所說的同樣, 人工智能會和人類結合,造成一種複雜的相互依存的關係。奇點是會來臨,可是並不像剛纔說的那樣恐怖,而是一個軟奇點,相對溫和的奇點。 就是咱們人類和人工智能相互協同,共同的提高感知水平。確實會迅速的一代比一代聰明,可是這是咱們人和人工智能共同進步,而不是咱們被遠遠的甩在身後。
KK說在這樣的將來中,咱們進行着創造,讓本身成爲更好的人。同時呢,咱們也離不開本身先前的發明。若是把咱們今天的生活比做固態的,那麼將來的生活就是液態的,是一種新的形態。這種形態變化的過程已經開始。人類會緊密相連並匯入一個全球性母體。咱們正義無反顧地向着這個方向前進。這個母體不是人造物,而是一種過程。這段話聽着確實有一點點感受,可是我真不知道要怎麼進行解釋,就留給你們去細細琢磨吧。
咱們徹底沒法預測30年後身邊都有哪些產品、品牌和公司。這些徹底取決於我的的機遇和命運。可是這個大規模的、充滿活力的過程有着清晰無誤的總體方向。將來30年,KK筆下的霍洛斯將沿着與過去30年一樣的方向挺進,那就是:更多的流動、共享、追蹤、使用、互動、屏讀、重混、過濾、知化、提問以及造成。咱們正站在開始的時刻。
已經開始。固然,也 僅僅是個開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