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產品設計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移動互聯網和傳統互聯網的設計有不少不一樣

  移動互聯網和傳統互聯網的設計有不少不一樣,針對前者有哪些關鍵的設計重點、考慮要素、交互或體驗要特別注意的呢?本文來自知乎網友可風的回答。 ios

  最近愈來愈多的圈內人開始隨大潮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從傳統的web或者桌面端設計開始學習移動互聯網產品的設計。在不少人眼裏,設計移動互聯網產品和傳統互聯網產品的區別無非就是載體從電腦變成了手機,因此只要熟悉一下各個手機中不一樣的規範和特性就算是完成了過渡,學習了下ios human guideline,瞭解了一下擬物化設計和扁平化設計,就覺得是瞭解了移動互聯網的設計方法。其實這種思想徹底是隻看到表現而沒看到本質的錯誤,移動互聯網和傳統互聯網的區別不光是設計標準和設計規範的變化,而應該從整個物理環境的變化來從新全面的認識。那麼咱們分析一下,移動互聯網產品的用戶體驗和傳統互聯網產品有什麼區別呢? web

  1、使用場景的複雜 網絡

  用戶在使用桌面客戶端或者訪問web頁面的時候,多半是坐在電腦前,固定的盯着屏幕和使用鍵鼠操做,這個時候對於用戶來講,使用場景是簡單而固定的。可是在使用手機的時候,用戶可能在地鐵中,在公交上,在電梯中,無聊等待時或者邊走路邊用。如此複雜的場景,須要產品的設計者考慮的要素也天然很是的複雜。 ide

  好比在公交車上擁擠和搖晃時,用戶若是才能順暢的單手操做?好比在地鐵或者電梯的信號很差的狀況下,是否要考慮各類網絡狀況帶來的問題?好比用戶在無聊等待玩遊戲,或者在牀上睡前時,又變成了深刻沉浸的體驗?不一樣的場景不一樣的狀況在設計時是否都有考慮清楚? 學習

  2、使用時間碎片化 網站

  用戶在使用電腦時,大部分時間仍是固定的,無非可能由於工做和同事溝通一下,或者起身上個廁所,通常都有10-20分鐘完整的時間片在操做電腦。可是移動端就不同了,用戶既然在移動,使用手機時要隨時隨地觀察周圍的狀況,隨時可能中斷如今的操做,鎖屏,再繼續剛纔的操做。因此用戶使用移動產品的時間不是連成片的,而是一段一段的,有的時候中斷回再回來,有的時候中斷就不會回來了。 ui

  3、屏幕尺寸的縮小 spa

  用戶使用電腦產品的屏幕尺寸是能夠很大的,小則13寸大到27寸,這樣使得桌面產品和web產品有充足的區域展示信息,整個界面利用率就能夠很高。咱們在作交互設計的時候會有一種方法,若是一個次要信息的出現不會影響大部分用戶的時候,那麼這個次要信息是能夠放在界面上的,這就是爲何網站能夠加入不少廣告banner的緣由,由於只要保持到一個度不影響正常的使用就不會破壞總體的用戶體驗。可是在移動端,這個度是很是的小的,由於屏幕尺寸的限制,自己須要你展示的必要信息都須要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和抉擇,次要的信息再一出來確定破壞體驗。將前2條結合你會發現,用戶在使用移動產品是須要很是追求效率的,因此移動端產品的設計難道會大大增長。 設計

  4、沒法多任務的處理信息 遊戲

  用戶在使用桌面產品時,是更加容易的進行多任務操做和處理的,好比我正在瀏覽web查資料,又正在進行文檔的整理,還可能開着QQ和朋友聊天。由於大屏幕的關係和系統機制讓用戶可以高效的同時處理多個信息,固然,還得益於固定的使用場景和完整的時間片。可是由於前面也提到的問題,移動端的產品每每是沉浸式的,用戶在同一時期只可能使用一個應用,完成一個流程,而後結束,再去開啓另外一個應用和另外一個流程,因此大部分移動產品設計時每每講求遵循的是單一的任務流,期間結束和跳轉的設計很是的少。

  5、平臺的設計規範和特性

  最後纔是各自的平臺規範和標準,好比什麼ios human guideline或者WindowsPhone的metro理念,縱觀知乎和各大網站,不少人天天關注的都是這些好比擬物化設計和扁平化設計的風格,返回按鈕的邏輯或者隱藏title之類的方法論細節。的確你瞭解這些信息是能夠快速方便的設計出一個可用的移動產品的,可是若是沒有了解以前所說的幾條移動產品和傳統互聯網產品在用戶體驗上的區別,你可能永遠也沒法參透移動互聯網用戶體驗的規律和本質。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