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導語:linux

《UNIX/Linux系統管理技術手冊》是系統管理領域內的「聖經」,其封面中的每個元素都表明了特殊的含義,好比蟒蛇、大烏賊等等,這些都和開源軟件有關。
現在,《UNIX/Linux系統管理技術手冊(第5版)》面世,新版本的封面裏到底有多少祕密呢?一塊兒來探索吧!程序員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UNIX/Linux系統管理技術手冊(第5版)》shell

 

今天給你們講的是站在船頭甲板眺望的兩位領航人,一位是UNIX系統的編寫者——肯·湯普森,另外一位是Linux內核的編寫者——林納斯·託瓦茲。編程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爲了玩遊戲,一我的編寫了一套操做系統

 

1966年,畢業後的肯·湯普遜加入貝爾實驗室,肯·湯普森(Ken Thompson)1943年出生於美國新奧爾良,17歲就讀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修電氣工程,並取得電子工程碩士的學位。安全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1966年,這一年湯普森剛23歲,他獲得了進入貝爾實驗室工做的機會。服務器

那個時期的計算機系統還處在批處理階段,技術不發達致使了運算速度十分緩慢,也使得程序員工做效率低下。當時他們只能在運算速度緩慢笨重的大型機器上工做,操做也十分繁瑣:須要先將程序卡片裝入設備,而後等一個多小時才能獲取運算結果。網絡

爲了改變這種局面,貝爾實驗室聯合麻省理工學院以及通用電氣公司想創建一套可供多人使用的多任務、多層次的操做系統,他們將其命名爲——Multics。運維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湯普森也加入到了研發Multics系統的項目組中,在開發Multics期間,湯普森忙裏偷閒地製做了一款基於Multics環境下運行的遊戲——「star travel」,同時還創造出了名爲Bon的編程語言。編程語言

只惋惜,因爲Multics系統在開發週期過長,整個目標過於龐大,糅合了太多的特性,當時Multics雖然發佈了一些產品,可是性能都很低,貝爾實驗室最終撤出了投入Multics項目的資源,退出這項合做計劃。編輯器

這對於湯普森而言無疑是個不幸的消息,公司撤出了這個項目,不只使他所創造的編程語言毫無用武之地,更令他失望的是他不再能玩本身編寫的遊戲「star travel」了。

正是玩遊戲這件事完全激發了湯普森做爲創造者的本性:「既然別人的系統靠不住,那爲何不能本身開發操做系統來知足本身玩遊戲的願望呢?」

因而,湯普森找到了一臺廢棄已久的老式 PDP-7小型機,在丹尼斯·裏奇的幫助下,他用PDP-7的彙編語言重寫了這個遊戲,並使其在DEC PDP-7上運行起來。此次經歷加上Multics項目的經驗,促使湯普森開始在DEC PDP-7上研究如何開發操做系統。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有了這個計劃之後,他開始一步步地執行朝着目標前進。1969年,湯普森提議在PDP-7上開發一個新的階層式操做系統的計劃。

Multics的原有成員,加上Rudd Canady,都投入這個計劃。湯普森發現要編寫驅動程序來驅動文件系統,進行測試,並不容易,因而開發了一個殼層(shell)與一些驅動程序,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從內核、文件系統、編輯器再到編譯程序,一點一點地編寫修改,居然在一個月內完成了一套能夠在PDP-7機器之上運行的操做系統,湯普森將其命名爲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縮寫爲 UNICS ,但此時的UNICS仍是一個雛形。

在團隊合做下,Multics的許多功能都被採納,從新實現,最終作出了一個分時多任務操做系統,成爲初版UNIX。

此時誕生的初版UNIX系統,是基於湯普森本身編寫的Bon語言來開發的。但Bon語言在進行系統編程時不夠強大。在進行系統編程時不夠強大,因此湯普遜和裏奇對其進行了改造,並於1971年共同發明了C語言。

1973年湯普遜和裏奇用C語言重寫了UNIX,造成第三版UNIX。在當時,爲了實現最高效率,系統程序都是由彙編語言編寫,因此湯普森和裏奇此舉是極具大膽創新和革命意義的。

在計算機史前時代,普通人都認爲只有大型機纔可以運行通用的操做系統,小型機根本無能爲力,湯普森做爲開拓者,憑一己之力用高級語言編寫出UNIX系統,UNIX不只僅是一個操做系統,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通過幾十年的發展,UNIX在技術上日臻成熟的過程當中,它獨特的設計哲學和美學也深深地吸引了一大批技術人員。這些優秀的開發者們在維護、開發、使用UNIX的同時,也被UNIX影響着其思考方式和看待世界的角度。

在這以後,又有一個年輕人受UNIX系統影響,最終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操做系統。

 

只想下文件更方便,沒想到卻編出了Linux內核

1969年12月28日,林納斯·託瓦茲出生於芬蘭赫爾辛基市,年少時就喜好電腦的他,在計算機方面以及頗具水平而且展露出了不小的天賦。1991年就讀於赫爾辛基大學期間,他開始對UNIX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此時他徹底沒想過本身會構建出一個新操做系統的內核。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在校期間,因爲託瓦茲常常要用他的終端仿真器(Terminal Emulator)去訪問大學主機上的新聞組和郵件,他對MINIX只容許在教育上使用很不滿(在當時MINIX不容許被用做任何商業使用),爲了方便讀寫和下載文件,他開始寫屬於本身的操做系統,並嘗試着在Minix(UNIX的變種)上編寫磁盤驅動程序和文件系統,而這些都成爲Linux第一個內核的雛形。當時的他,年僅21歲。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受到自由軟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的理念影響,託瓦茲在1991年10月5日就以Linux的名字把這款類Unix的操做系統加入到了自由軟件基金(FSF)的GNU計劃中,並經過了GPL的通用性受權。

經過這個受權就意味着,這套軟件容許用戶銷售、拷貝而且改動程序,但用戶必須將一樣的自由傳遞下去,並且必須免費公開修改後的代碼。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此舉爲託瓦茲和Linux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和極高的聲譽。幾年之間,成千上萬熱情的開發者們彙集在Linux身邊,你們不計得失地爲Linux的迭代更新持續作出努力,這份精神不只讓Linux系統更加多元完善,也使開源運動的自由主義精神得以傳揚下去,基於Linux開源內核的各類開源應用百花齊放,進而使得IT行業中各類大中小公司得以成立發展壯大。

這也說明了,Linux並非被託瓦茲一我的刻意創造出來的,它徹底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是經驗、創意和一小段一小段代碼的集合體。

在2019年舉行的歐洲開源峯會上,託瓦茲表示他再也不認爲本身是一名程序員了。

這個說法讓不少開發者倍感意外,而他卻解釋說,本身再也不瞭解編碼,到目前爲止,他寫的大部分代碼都在電子郵件中。相比過去,如今的他是一個代碼管理者和維護者,他天天的主要工做迅速響應其餘人發送的補丁,並及時給出提供反饋。

這聽起來彷佛有些無聊,畢竟你們都知道託瓦茲是個很是有意思的人,早年間他還出版過一本名爲Just For Fun的自傳來說述本身對於生活和工做的態度:「生存,社會交往和尋找樂趣。由於咱們所作的一切事情,最終彷佛都是爲了咱們本身的樂趣。」

託瓦茲也認可了目前這份工做的無聊之處,他表示:「也許有些很差玩的是,咱們必須制定不少規則。過去比較爲所欲爲,如今人們的態度更加認真。沒錯,我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閱讀電子郵件,但部分緣由是,不這樣作的話我會更加無聊。」

如此看來,託瓦茲在建立Linux操做系統乃至以後的持續改進是爲了他本身的樂趣。事實上,Linux不只給他帶來了樂趣,並且使他名利雙收。託瓦茲取得了許多成功和榮譽:

2004年,他被《時代》雜誌選爲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2012年,他和山中伸彌得到了千禧技術獎,至關於技術領域的諾貝爾獎。

 

Linux和UNIX的共榮與將來

隨着 Internet 的繁榮發展,每一個人都要爭先恐後地肯定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靠風險投資支撐的海市蜃樓。當煙消雲散的時候,有一點愈發明顯,那就是許多組織採用了成功的技術策略,把 UNIX 或 Linux 與 Windows 結合使用,而不是非此即彼。

若干評估顯示,Linux 服務器的總擁有成本大大低於Windows 服務器,隨着 2008 年經濟崩潰的影響,TCO 變得比以往任什麼時候候都重要。世界再次轉向開源版本的 UNIX 和 Linux。

Linux 和基於 PC 的 UNIX 變種(例如,FreeBSD)繼續擴大着本身的市場份額,Linux 是惟一在服務器市場份額不斷增加的操做系統。別忘了,Apple 目前的全功能操做系統 macOS 也是UNIX 的變種。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UNIX 和 Linux 最近的大部分增加發生在虛擬化和雲計算的背景下。

經過發出 API 調用來建立虛擬基礎設施(以及整個虛擬數據中心)的能力從根本上再次改變了故事的發展路線。手動管理物理服務器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擴展基礎設施再也不意味着刷信用卡,而後設備出如今裝貨碼頭。

感謝Google GCP、Amazon AWS、Microsoft Azure 等服務,超大規模雲時代已經到來。標準化、工具、自動化再也不僅僅是新奇事物,而是每一個計算環境的內在屬性。

現在,對服務器羣的有效管理須要普遍的知識和技能。系統管理員必須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他們必須知道如何構建和擴展基礎設施、如何在 DevOps 環境中與對等方(peers)協做、如何編寫簡單的自動化和監控腳本、如何在上千臺服務器同時宕機時保持冷靜。

咱們接下來要去往何處?在過去數十年間爲UNIX 提供良好服務的精益模塊化範式也是即將到來的物聯網的基礎之一。

無論設備內部有什麼,大多數都會向運行在雲端的UNIX 或 Linux 報告。在早期的市場份額爭奪中,許多設備已經部署並無過多考慮過安全性或是其生態系統將來將如何運行。

現代商業建築佈滿了連網設備和傳感器,用於照明、HVAC、物理安全,以及視頻錄製等。這些設備常常會在未經 IT 或信息安所有門協調的狀況下出如今網絡中,而後就被遺忘了,沒有任何進行持續管理、修補、監控的計劃。

網絡系統的規模並不重要。開發者須要倡導的是物聯網設備的安全性、性能和可用性,不管其大小、位置或功能如何。

開發者將世界上的計算基礎設施結合在一塊兒,解決了效率、可擴展性、自動化等棘手問題,爲用戶和管理人員提供技術專家指導。

 

Linux和UNIX的不一樣之處

 

從三個特性來比較:

開源性:Linux是開發源代碼而且徹底免費的自由軟件,而UNIX是對源代碼實行知識產權保護的傳統商業軟件。

跨平臺性:Linux操做系統具備良好的跨平臺性能,可運行在多種硬件平臺上;UNIX操做系統跨平臺性能較弱,大多須要與硬件配套使用。

硬件環境:在對硬件的要求上,linux比UNIX要低,沒有UNIX那麼苛刻.在安裝上Linux比UNIX容易掌握。


從上面咱們能夠發現,Linux系統的開源性、跨平臺性、硬件環境全面優於UNIX,這也是相較UNIX操做系統,Linux操做系統更受廣大計算機愛好者喜好的緣由。

固然,仔細想來也是必然,UNIX做爲開創性的產物,它開闢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脫胎於它的Linux,在前赴後繼的補充完善下,發展成現在的盛況,在將來研究與建立將來的操做系統依舊進行着。操做系統朝提供更省電、網絡化、易用、華麗的用戶界面的方向來改進。


本期的封面故事就到這裏啦,UNIX發展至今已經49年了,本書的封面以漫畫的形式記錄了計算機技術領域的變化,下期咱們繼續探索吧。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UNIX/Linux 系統管理技術手冊(第5版)

做者: [美]埃薇•內梅特(Evi Nemeth) ,加思•斯奈德(Garth Snyder) ,特倫特•R.海恩(Trent R.Hein) ,本•惠利( Ben Whaley),丹•麥金(Dan Mackin)等譯者: 門佳

內容簡介:

本書延續了《UNIX系統管理技術手冊》前幾版的講解風格,以當前主流的Linux發行版本爲例,把Linux系統管理技術分爲4個部分分別進行介紹。
第一部分(基礎管理)對UNIX和Linux系統進行了簡介,涵蓋了運行單機系統所需的大部分知識和技術。第二部分(連網)講解了UNIX系統上使用的協議和服務器的相關技術。第三部分(存儲)講解了如何解決數據存儲和管理的問題。第四部分(運維)介紹了系統管理員在工做中常常碰到的問題。

本書適用範圍普遍,不管是Linux的初學者仍是具備豐富經驗的Linux專業技術人員都能從本書中獲益。

參考來源:

懶惰令人進步,UNIX 和 Linux 新系統的誕生只是意外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