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安全
1.黃金價格的變化工具
1.1 黃金價格的概念url
1.2國際市場金價的變化spa
1.3中國市場的黃金價格的變化事件
2. 黃金的歷史演變和屬性演變資源
2.1金本位的確立開發
2.2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創建與崩潰get
3.黃金的屬性同步
3.1財富屬性產品
3.2 貨幣屬性
3.3商品屬性
3.4 投資品屬性
4.黃金的訂價機制及其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4.1倫敦黃金市場的訂價機制 4.2蘇黎士黃金市場的訂價機制 4.3紐約黃金市場的訂價機制 4.4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訂價機制 4.5上海黃金交易所訂價模式
5. 黃金價格及其影響因素的經濟學分析
5.1供求關係
5.2宏觀經濟因素
6. 分析黃金價格的現實意義
6.1. 國家貨幣的儲備金
6.2、我的金融資產投資保值的工具
〈摘要〉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開始,黃金的價格大幅上升,黃金價格的變化有受到供求關係的影響,同時也是黃金自身屬性的體現,其對國家和我的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關鍵字〉黃金價格 黃金屬性 供求關係 黃金儲備
1.黃金價格的變化
1.1 黃金價格的概念
黃金的價格按重量計算。這個價格爲每盎司黃金的美圓價格。最經常使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個金衡制(TROY)盎司約等於31.10克;而一個常衡盎司約等於28.35克。例如,假定黃金價格爲612.97,那麼一盎司黃金即可兌換612.97美圓(USD)。
1.2國際市場金價的變化
2010年10月14日現貨黃金價格在LME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早盤交易中創下了每金盎司1387.13美圓的歷史高點,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下觸及1000美圓的黃金進入2010年以後連續突破1200美圓、1300美圓的關口,屢次創下歷史新高。在黃金價格進入1300美圓的時點上,不管是做爲大宗商品牛市的一部分仍是在全球經濟乏力貨幣供應氾濫背景下的最終儲備貨幣的身份,黃金這我的類最爲古老財富標誌之一再一次站到了人類經濟舞臺的中央。
2009.11 – 2010.11的黃金價格走勢
從19世紀中期金本位開始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普遍使用,黃金被用來支持各國政府所印刷的通貨,一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必定重量的黃金,黃金的價格很是穩定。以美國爲例,在大蕭條以前,每金盎司黃金價格被定爲20.67美圓,1934年大蕭條期間被從新訂價爲每金盎司35美圓。二戰以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美圓爲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美圓與黃金掛鉤,美聯儲保證美圓可以以35美圓每金盎司的價格兌換黃並提供足夠多的美圓做爲國際清償手段和各國儲備貨幣。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佈雷頓森林體系在美國經濟不景氣,越戰致使的大量軍費開支以及石油危機等因素的多重打擊下崩潰,美圓再也不與黃金掛鉤,黃金價格開始自由浮動並從每金盎司40美圓左右竄升至1980年1月21日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的每金盎司850美圓的高點(考慮通脹因素後此價格至關於今天的2000美圓以上)。以後黃金價格進入了一個近20年的熊市,1999年6月21日創下了每金盎司252.90美圓的低點。
進入21世紀以後,黃金價格從低點開始穩步上揚,進入2008年,黃金價格在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下大幅上升,2008年1月3日的黃金現貨訂價達到每金盎司865.35美圓的新高位,突破了1980年的高點。2008年3月14日,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史上首次觸及1000美圓,以後的3月17日,倫敦黃金現貨價格達到1023.5美圓,黃金正式進入1000美圓時代。
黃金價格在自由浮動後的歷史走勢(黑線爲名義價格 紅線爲經通脹調整後的價格)
黃金在突破1000美圓後在2008年末一度回調至700美圓上方,但2009年在全球經濟疲軟,貨幣供給急速上升的背景下,黃金做爲最核心的避險與抗通脹資產價格仍持續上漲,並於2009年12月2日突破1200美圓大關達到1215美圓每金盎司的價格。
最近10年的黃金價格走勢
自2001年4月黃金價格在經歷了20年的熊市後脫離長期底部以來,近10年以來其以美圓計價的價格以上漲3倍以上,黃金價格的長期大牛市已經獲得普遍的確認。
1.3中國市場的黃金價格的變化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爲國民黨政府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都被運到了臺灣,中國大陸的黃金處於極度匱乏狀態,中國人民銀行於1950年4月制定下發的《金銀管理辦法》(草案),明確規定國內的金銀買賣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凍結民間金銀買賣。到1982年,中國開始恢復出售黃金飾品。1983年6月15日,國務院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購統配的政策";"中國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機關、部隊、團體、學校,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切金銀的收入和支出,都歸入國家金銀收支計劃";"境內機構所持的金銀,除經人民銀行許可留用的原材料、設備、器皿、記念品外,必須所有交售給中國人民銀行,不得自行處理、佔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單位和我的不得計價使用金銀,禁止私自買賣和借貸抵押金銀"。
在以後的近20年中黃金在中國的流通與交易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直到2000年8月,上海老鳳祥型材禮品公司得到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開始經營舊金飾品收兌業務,成爲國內首家試點黃金自由兌換業務的商業企業。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中國黃金市場全面開放,黃金價格開始與國際價格接軌。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目前中國黃金國內外市場價格的關聯度不斷提升,上海黃金期貨價格與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價格、國際市場黃金期貨現貨價格已經高度聯動。
2008.1-2009.1上海黃金交易所價格走勢
2. 黃金的歷史演變和屬性演變
2.1金本位的確立
人類在近代之前的經濟活動中,金銀鑄造的金幣、銀幣一直是經濟交易使用的主要貨幣。在美洲新大陸發現後,大量從美洲採掘出來的黃金和白銀經過西班牙流入歐洲,爲歐洲資本主義經濟急速膨脹提供了足夠的貨幣支持。歐洲國家以後開始以黃金爲基礎的發行紙幣,紙幣黃金能夠自由兌換,二者能夠同時流通。19世紀開始紙幣逐漸成爲主要的流通貨幣,可是它們仍然有黃金做爲發行的保障,這種貨幣制度稱爲「金本位」。1816年,英國制訂了黃金法,正式開始了金本位制的歷史。在1870年之後,歐洲各大國也開始樹立起來了本身的金本位制度,規定了國家貨幣兌換黃金的價格從金本位在確立開始,金幣本位制運做了長達100年。
2.2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創建與崩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傳統的金本位制度徹底崩潰,1944年7月二戰結束前,44個同盟國的國家表明在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佈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和盟國貨幣金融會議,確立起了美圓與黃金掛鉤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美聯儲保證美圓按照官價兌換黃金,維持協定成員國對美圓的信心,其餘國家的貨幣與美圓掛鉤,實行上下浮動一個百分點的固定匯率制度。美圓與黃金直接掛鉤意味着若美圓發行過多則沒法保證其能夠所有兌換成黃金,隨着美國貿易赤字,美圓的大量發行,國際市場對美圓信心的降低,使得美圓的償付能力愈來愈受到懷疑
佈雷頓森林體系在執行了20多年之後,整個世界的黃金供應沒法使其繼續運行下去,隨着各類有關黃金的臨時性措施的採起,黃金的美圓價格一路走高,最終在1971年的《史密森協定》以後,美圓相對於黃金開始貶值,最終宣告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黃金做爲貨幣的職能漸漸淡出各個國家的貨幣體系。
3.黃金的屬性
3.1財富屬性
黃金的稀有性使黃金十分珍貴,而黃金的穩定性使黃金便於保存,因此黃金不只成爲人類的物質財富,並且成爲人類儲藏財富的重要手段,故黃金獲得了人類的格外青睞。
當代黃金所扮演的角色雖已有所改變,可是各國仍然儲備了約3.1萬噸的黃金財富,以備不測之需;還有2萬多噸黃金是私人擁有的投資財富。
3.2 貨幣屬性
黃金做爲貨幣的歷史十分悠久,出土的古羅馬亞歷山大金幣距今已有2300 多年,波斯金幣已有2500多年曆史。現存中國最先的金幣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鑄造的「郢愛」,距今也己有2300多年的歷史。可是這些金幣只是在必定範圍內、區域內流通使用的輔幣。黃金成爲一種世界公認的國際性貨幣是在十九世紀出現的「金本位」時期。馬克思說過:「貨幣自然是金銀,金銀自然不是貨幣。」正如在金本位制以前,黃金就發揮着貨幣職能同樣,在制度層面上的黃金非貨幣化並不等於黃金已徹底失去了貨幣職能。黃金如今是能夠被國際接受的繼美圓、歐元、英鎊、日元以後的第五大國際結算貨幣。大經濟學家凱恩斯揭示了貨幣黃金的祕密,他指出:「黃金在咱們的制度中具備重要的做用。它做爲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須要時的儲備金,尚未任何其餘的東西能夠取代它。」如今黃金可視爲一種準貨幣。
3.3商品屬性
作黃金飾品(包括首飾、佛像裝飾、建築裝飾等)和黃金器具,是黃金最基本的用途。如今每一年世界黃金供應量的80%以上是由首飾業所吸納的。 因爲黃金價格昂貴和資源的相對稀少,限制了黃金在工業上的使用,工業用金佔世界總需求量的比例不足10%。可是有專家認爲,從此首飾用金將會趨向平穩,工業用金的增加將是帶動黃金供需結構變化的重要力量,因此黃金的商品用途還需從多方面去開拓。 當前黃金商品用途主要是首飾業、電子工業、牙醫、金章及其餘工業用金。
3.4 投資品屬性
黃金價值變化微小,流動性高,風險也低,與其它的投資品諸如白銀、古玩、珠寶、名錶等相比能夠看出,黃金具備價值穩定、流動性高的優勢,是對付通貨膨脹的有效手段。通常來講,不管黃金價格如何變化,因爲其內在的價值比較高而具備必定的保值和較強的變現能力。
4.黃金的訂價機制及其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黃金做爲一種商品,它的價格首先是由供需因素決定的。做爲一種具備特殊功能的商品,黃金的訂價機制與通常商品也有很大的差異,目前全球的黃金地價機制主要包括倫敦,蘇黎世,紐約,上海等,而黃金的價格主要來自於倫敦黃金市場。 4.1倫敦黃金市場的訂價機制1919年,倫敦黃金市場開始實行日訂價制度,每日兩次,該價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黃金價格。從1919年9月12日,倫敦五大金行的表明首次聚會「黃金屋」,開始制定倫敦黃金市場天天的黃金價格以來,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五大金行天天制定兩次金價,分別爲上午10時30分和下午3時。由五大金商表明幾乎全世界的黃金交易者,包括黃金的供給者、需求者和投機者們,決定出一個在市場上對買賣雙方最爲合理的價格,並且整個訂價過程是徹底公開的。由此,在訂價時進行交易的客戶能夠確定地知道這個成交價是合理的。正由於倫敦金價有以上特色,倫敦黃金市場價格成爲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價格。 倫敦金價之因此重要,與倫敦黃金市場在世界黃金交易中的核心地位密不可分。倫敦壟斷了世界最大產金國 —— 南非的所有黃金銷售,使得世界黃金市場的大部分黃金供給均經過倫敦金市進行交易。並且倫敦黃金市場上的五大金商在國際上也是聲譽顯著,與世界上許多金礦、金商等擁有普遍的聯繫。 4.2蘇黎士黃金市場的訂價機制蘇黎士黃金市場是戰後迅速成長起來的世界性黃金交易中心。雖然其自身沒有黃金供給,但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爲黃金買賣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所以,蘇黎士黃金市場在世界實物黃金交易中保持了獨特的優點。蘇黎士黃金市場沒有金價定盤制度,銀行的個別頭寸不公開,由聯合清算系統對銀行的不記名頭寸進行加總,根據這些頭寸的變更,在每一個交易日的任一特定時間,結合供需情況肯定當日交易金價。此價格即爲蘇黎士黃金市場的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該價格的基礎上自由波動,而無漲停板的限制。蘇黎士黃金官價對蘇黎士黃金總庫的成員具備約束力。 4.3紐約黃金市場的訂價機制目前,紐約黃金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自己並不參加期貨的買賣,僅提供場所和設施,並制定一些法規,保證交易雙方在公開、公平的原則下進行交易。在紐約交易的全部黃金都必須在紐約交易所裏經過公開喊價的方式進行交易,買賣雙方都有機會以最佳價格成交。像其餘期貨交易所同樣,紐約商品交易所對現貨和期貨合約都有極爲複雜的規定。其期貨合約的單位規定爲100盎司,最小价格變更爲每盎司10美分。 4.4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訂價機制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一直保持着不同凡響的黃金交易方式。會員能夠在場內以公開喊價的方式進行交易,全部交易都以口頭形式決定,無須簽定合約。各大黃金市場的價格相互影響。全球各大金市的交易時間,以倫敦時間爲準,造成倫敦、紐約(芝加哥)連續不停的黃金交易。倫敦天天上午10:30的早盤訂價揭開北美金市的序幕,隨後,紐約、芝加哥等市場前後開市。當倫敦下午訂價後,紐約等市場仍在交易中,香港市場也會加入。倫敦的尾市價格會影響美國的早市價格,美國的尾市會影響到香港的開盤價,而香港的尾市價和美國的收盤價又會影響倫敦的開市價,如此循環。以下圖: 4.5上海黃金交易所訂價模式 目前,我國國內金價走勢和國際上基本一致,我國已經造成一個以上海黃金交易所爲組織核心,以交易所會員爲紐帶,各涉金機構和我的投資者積極參與的黃金現貨市場。交易所目前進行現貨實盤交易,即交易前買方會員必須在交易所指定的帳戶全額存入相應金額的人民幣資金,賣方會員必須將需售出的黃金所有存放在交易所指定的黃金交割倉庫。標準黃金經過交易所公開的集中競價,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成交。會員可自行選擇經過現場或遠程形式進行交易。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金價是根據國際黃金市場變化而變化,但漲跌都存在必定的滯後性,有時甚至會出現國際金價降了而國內金價仍在漲的怪現象。每當國際黃金價格出現拐點時,我國黃金市場價格的波動變化存在明顯的時滯。當國際金價趨於下跌時,國內金價緊隨其後,但要比國際市場行情慢半拍;當國際金價止跌反彈時,國內金價仍保持着下跌之勢,而後才止跌走穩;而當國際黃金市場的金價到達頂峯開始回落時,國內黃金市場金價還未達到這個高度,也跟着回落,或保持着慣性的上升衝動。從中國黃金市場將來發展趨勢來說,中國要取得國際金價的話語權就必需要與國際接軌,採用先進的交易模式,黃金價格與國際同步聯動將成爲一種發展趨勢。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侯惠民也表示,按照國際金價售金給普通消費者,將使傳統的黃金商業市場細化,不只把具備增值、保值、投資功能的金條和工藝附加值高的首飾金逐漸實現市場分離,相對便宜的投資金條還將和發達的首飾工業相結合,拉動飾金價格下調。與國際接軌的作市商模式或將成爲將來實物黃金投資的主潮流。
5. 黃金價格及其影響因素的經濟學分析
黃金市場是一個全球性的24小時運轉的大市場,在某一個肯定時間點全球的黃金價格是一致的,這個價格即國際現貨黃金價格。 20世紀70年代之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再也不與美圓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更的因素日益增多。整體來講,黃金惟一具備商品和金融兩種屬性,其價格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共同做用下造成的,各類力量相互影響、相互做用,經過影響供求關係而造成黃金價格的波動和變化。
5.1供求關係
黃金實物需求和黃金的產量、存量之間的均衡關係,在必定時期和必定範圍內左右着黃金價格,造成了黃金商品屬性範疇的價格機制。黃金供需狀況可以在中長期內決定黃金的價格走勢,已爲歷史經驗所證明。這個價格機制也是黃金的保值、投資、投機等金融範疇屬性影響金價的做用基礎。1994年以來,國際黃金的供需總量基本穩定,供求關係基本平衡,每一年的供需量保持在3000~4000噸之間。2001年黃金市場供需面的改善也引發了投資需求的轉變,黃金消費能力的提升也促使黃金現貨投資需求大幅提升。2007年以來,全球範圍內黃金處於「供不該求」的狀態,每一年供需缺口在300噸左右,這也是黃金價格上升的基礎緣由。
5.1.1供給因素
世界黃金市場的年供給量大約爲4000噸,主要來自於如下幾個方面:礦產金,約佔總供給量的60%;回售再生金,約佔供給量的28%;各國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私人投資機構拋售黃金,約佔總量的12%。
(1)礦產金 礦產金是黃金供應的主要來源,近年來供應量比較平穩,長期保持在2400~2500噸/年的水平。因爲開採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目前的黃金開採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圓/盎司。故本世金礦的開採週期很長,從勘探到黃金上市通常須要5~6年,於是新金礦的發現對於當期金價影響不明顯。黃金當期產出佔總存量不到2%,不會影響當期金價。
(2)再生金 再生金指經過回收舊首飾及其餘含金產品,從新提煉所得的黃金。 由於金價上漲、出售黃金製品有利可圖時,再生金的供給就會加大,故再生金產量與金價呈現出正相關的關係。 2006年,全球再生金產量1107.6噸,比2005年增長了25%。
(3)央行售金 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爲34000噸,佔已開採的所有黃金存量的24.1%,,這至關於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的世界黃金礦13年的產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私人投資機構也保有必定數量的黃金儲量。這些機構的銷售黃金是國際黃金市場的一個重要黃金來源。
2004-2008年黃金供應來源分佈
2008-2010年黃金供應來源分佈
5.1.2需求因素
黃金的需求主要來自實際使用需求、保值投資需求和國際儲備需求幾個方面:
1)黃金實際需求 包括首飾消費需求和工業製造需求。 黃金的工業製造需求包括:電子工業、醫學、官方金幣金章等。通常來講,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實際需求。黃金的製造也需求在國際實物黃金需求中佔的比例不大,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不大。經濟持續增加,我的消費者對黃金飾品、擺件的需求也相應增長。從目前實物黃金產品的需求看,首飾需求佔總需求的70%以上。
2)投資保值需求 黃金的投資需求是近年來黃金價格變更的主要力量,主要來自保值和投資對於實物金條和金幣金章的囤積。 投機性需求對金價影響愈來愈大。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爲地製造黃金需求假象。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衝基金公司借入短時間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 COMEX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空倉有關。
3)國際儲備需求 各國官方的黃金儲備主要做用是做爲國際支付的準備金。因爲一國黃金儲備的多少與其外債償付能力、貨幣公信力有着密切的聯繫,於是各國中央銀行及國際金融機構爲了保持必定的黃金儲備比例,會參與世界黃金市場的交易活動。
2008-2010年黃金需求來源分佈
5.2宏觀經濟因素
宏觀經濟因素在短中長期內都會影響黃金價格走勢。短時間的宏觀經濟指標的變更會直接影響即時金價變化和走勢,全球範圍內的宏觀經濟形勢會在中長期的時間範圍內決定黃金價格走勢。在此咱們從貨幣政策和匯率變化的角度簡單做些分析。
5.2.1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指央行運用各類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以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和。貨幣政策分爲緊縮性貨幣供給政策和擴張性貨幣供給政策,緊縮性政策的目的是經過減小貨幣供應量達到緊縮經濟的做用,擴張性政策相反。通常狀況下,當一個國家採起寬鬆的貨幣政策時,會形成金價上升。目前,因爲美圓是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礎,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影響金價的主要因素之一,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以後,美國和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採起了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也就形成了近幾年來的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而美聯儲上週宣佈將啓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向美國經濟額外注入6,000億美圓資金,這一措施可能將會給黃金市場帶來的影響將在將來的時間裏逐步體現出來。
5.2.2匯率變化
美圓匯率在短中長期都是影響黃金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黃金投資中必須密切關注的經濟指標。市場上有美圓漲則黃金跌,美圓跌則黃金漲的規律。 由於美圓是國際黃金市場的標價貨幣,與金價呈現必定的負相關關係。而黃金是美圓資產的替代投資工具,美圓匯率降低每每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獲得體現,刺激投資、保值和投機需求的上升;美圓匯率走強,美國國內股票和債權獲得追捧,黃金做爲價值儲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
5.3其餘影響金價的因素
其餘因素有:地緣政治、原油市場價格波動、黃金季節性供需等。對政治和金融危機的不穩定預期每每成爲影響黃金價格因素,故金價對政治動盪、戰爭和重大政治事件等因素分外敏感。短時間看,有時候地緣政治因素會主導黃金的市場價格;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原油是最爲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原油價格持續高漲使得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投資者每每會選擇黃金來規避風險,從而推進金價上升。同時,油價波動必定程度上也影響着世界經濟的增加和衰退,從而對在另外一個層面上影響金價;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和原油價格同樣,與金價也存在正相關關係。自2001年起的本輪黃金牛市,伴隨的是以石油、銅等爲首的能源、貴金屬及部分農產品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揚;黃金季節性供求因素以一年爲週期,黃金價格表現出受季節性供需明顯的特徵:通常而言,每一年的八、9月份,金價開始緩慢回升;12月到2月份,金價達到年內高點;而後逐漸回調,在二季度出現年內底部。好比亞洲國家傳統上是實物黃金的吸納地。從三季度開始,受節日因素推進,亞洲的黃金需求會逐漸增長,從而金價上升。
6. 黃金價格的意義
由於黃金的特殊屬性,使得黃金價格的變更對國家和普通人的理財生活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下面簡單地從國家和我的的角度淺談黃金價格的意義。
6.1. 國家貨幣的儲備金
黃金做爲一種貨幣商品,曾長期執行着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其中前兩種爲基本職能。目前儘管一些國家在減小儲備資產中的黃金比重,一些少壯派執掌的中央銀行因強調儲備資產的流動性和增值性,瞧不起以保值、穩定見長的黃金而減小黃金儲備,但黃金做爲國家儲備的做用決不可低估。如從上一世紀60年代以來,德國馬克一直是世界上最堅挺的貨幣之一,其緣由跟德國中央銀行保持巨量黃金儲備有直接的關係。 黃金目前仍被大多數國家政府做爲儲備金而購買儲備起來,以維持貨幣和經濟的穩定,目前做爲貨幣儲備的黃金達到已開採黃金總量的60%。即便是一直在鼓吹「黃金無用論’的美國,現仍擁有佔世界官方儲備約25%的黃金存量。另外,現仍有約25%的年產金量被鑄成金條、金磚存放在世界各國政府的金庫,做爲預防經濟危機或天然災害的保險措施,以應付戰亂和通貨膨脹等,只有一小部分被澆鑄成金幣供流通使用。
政府與國際組織的黃金儲備
從上表中咱們能夠看出,做爲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咱們的黃金儲備與經濟規模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符。在現今瞬息萬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下,咱們不能徹底地將國家的資產僅僅寄託於以美圓等單一的外匯儲備,應該利用各類政治經濟手段擴大黃金儲備。這樣纔可以更好地應對在經濟危機等不利局面,從而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
6.2、我的金融資產投資保值的工具
在經濟穩定時期,人們對黃金的興趣不大。因爲單純存儲黃金的行爲沒有利息收益,並且還需支付存儲保管費用,所以這時候我的購買黃金行爲只能算是黃金收藏者的一種嗜好,而不將其視做爲是一種投資保值的手段。中國有句俗語「盛世收藏,亂世儲金」,如在上一世紀的50年代世界經濟呈現出全面復甦時期曾出現過這種狀況。而到了上一世紀90年代末,當東南亞地區、韓國以及我國的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出現金融危機,特別是韓國民衆爲此開展民間獻金運動,以拯救國家的財政金融危機時,黃金所發揮出來的積極做用令人們對黃金做爲一種投資保值工具的做用就有了全新的認識。目前階段,在中國我的投資手段有限的狀況下,面對將來經濟發展的不肯定性,黃金做爲一種特殊的商品,也不失爲一種良好的投資和保值的手段。
參考資料:
1. 百度百科
2.《重慶商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黃金價格的影響因素
3.黃金投資實戰寶典 做者:周里昂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4.黃金的屬性、價格造成機制 劉濤 2005年03月08日第一財經日報
5.黃金價格影響因素和投資策略分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08-06-24 ] 做者:劉浩然
6.解讀金價:源復黃金研究 劉濤 出版項: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4-2-1
7.黃金投資實戰寶典 做者:周里昂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8.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