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三年1000億旨在創造顛覆性基礎技術

編輯|Vincent算法

10 月 11 日,2017 杭州·雲棲大會開幕。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宣佈阿里巴巴成立全球研究院達摩院,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並將在將來 3 年投入 1000 億元進行基礎科學研發。

更多精彩文章請添加微信「AI 前線」(ID:ai-front)

該院由全球實驗室、高校聯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創新研究計劃三大部分組成,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天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安全

「達摩院」的由來

少林寺達摩院是菩提達摩祖師修禪練武的地方,據北宋《景德傳燈錄》等書所載,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達摩大師從南朝梁國北來,面壁於嵩山少林寺,歷時九年,首傳禪宗。隨之功成的還有《易筋經》、《洗髓經》二經,奠基了少林武術的基礎。微信

簡單講就是,天下武功出自少林,少林武功來自達摩。從命名上即可知道這是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的初心和野心。網絡

各大武林人士散落各地,或自立門派,或不問世事,鮮有一股力量能夠整合各大武林門派和武林能人,集中力量展開基礎科學的創新,將創新力量最大化,最有價值化。中國惟一的圖靈獎得到者姚期智院士稱,要成立一個研究院極具挑戰,「可是相信在馬雲的支持下,阿里巴巴研究院和達摩院,必定在不久的將來,看到個世界級領先的研究院」。機器學習

「NASA」計劃的實體

組織早在今年 3 月,馬雲在公司首屆技術大會上動員全球兩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身「新技術戰略」,啓動了「NASA」計劃,要面向將來 20 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創建新的機制體制,爲服務 20 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分佈式

而就在大會開始的前一天,馬雲在阿里巴巴總部與 13 位頂級科學家進行部座談,包括中國惟一的圖靈獎得到者姚期智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院士、定義了「計算思惟」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周以真、全球人臉識別技術「開拓者」和「探路者」湯曉鷗教授,以及華人計算機體系結構表明華人學者謝源等。學習


做爲阿里巴巴「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的科學家陣容十分之強大,首批公佈的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其中包括:人工智能

高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系統芯片研究所所長設計

梅宏:青鳥系統主要創始人、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cdn

吳朝暉:浙江大學校長、之江實驗室副理事長

黃如:「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納米技術領域權威學者

更有一衆世界級科學家重磅加入:

Michael I. Jordan: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泰斗

George M. Church:「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

李凱:提出分佈式存儲設計思想的科學家

周以真:定義了計算思惟的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主任

Henry M. Levy: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目前,「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一樣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 100 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達摩院將實行院長負責制,由阿里巴巴集團 CTO 張建鋒(花名行癲)擔任首任院長,在機制設立上將與阿里巴巴集團現有的研發體系保持相對獨立,專一於面向人類將來的前沿技術研究。

不是內部研究院,而是服務全世界

張建鋒在演講中說到:「今天的阿里巴巴,有能力更有責任爲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進步,作出更大貢獻。在金庸小說中,達摩院表明最高武學機構。咱們也但願阿里巴巴達摩院真正作到‘俠之大者、利國利民’。咱們指望,下一個相似電和計算機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誕生在阿里巴巴達摩院。」

馬雲則更是將「達摩院」視爲阿里巴巴將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之一。他說:有一天即便阿里巴巴不在了,但願「達摩院」還能繼續存在

他還爲「達摩院」制訂了三條重要的原則:

  1. 達摩院要活得比阿里巴巴長,阿里巴巴要走 102 年很艱難,任何一家公司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要給人類留下一個研究院。商業智慧要留下來,因此創建湖畔大學,還有公益基金會,這三個都要活得比阿里巴巴長。
  2. 達摩院要服務全世界至少 20 億人口,在 2036 年參與打造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阿里巴巴影響力如今等於世界第 21 個經濟體。要解決世界經濟將來的問題。
  3. 達摩院要本身具有自營自利的能力。將來靠本身掙錢。

阿里 CTO 張建峯在演講中提到了建立「達摩院」的初衷:

若是說科學的宗旨是發現規律,而技術和工程是利用、應用規律,那麼,在經過技術工程利用技術的同時,阿里但願去掌握、發現規律。

「修煉」之路必定是困難重重,「達摩院」是否會保持初心砥礪前行,AI 前線將密切關注,咱們拭目以待。微信公衆號ID:ai-front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