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轉型 - 轉載

 

【覃超的回答(91票)】:html

說「轉型」可能我還不夠資格,由於我從工做開始就直接在作mobile,只是以前在大學裏面搞過一些程序競賽和TopCoder的組件開發在桌面電腦上面,因此從一開始我就是還沒徹底定型的程序員,基本上什麼東西都須要從頭學習。第一次真正開發mobile程序仍是在CMU讀master的時候,那時作畢業論文,研究Android系統的安全性,因而第一次裝了Android的文檔和本身照着樣例寫了一個,感受還挺不錯(其實就是寫Java)再後來就是進入Facebook後,從Boot camp畢業後就進入Mobile team,當時公司裏面大部分人仍是搞PHP的,可是公司鼓勵你們作Mobile開發,說是之後的方向,因而我從一入職就開始了全面的Mobile開發。前端

我的的經驗以下:android

技術方面: 我我的感受Mobile上面更加註重程序的效率,程序要簡潔,速度快,同時複雜度要儘可能低。另外就是在寫程序時具體要注意的事項,因爲Mobile的處理能力不及桌面電腦,因此要格外注意將非UI相關的操做放入到worker thread。相比開發桌面程序或者web app,亦或者是如今的iOS或者Android開發,MVC模式已經深刻人心,它的本質就是把代碼按照其作的事情分類,坐不一樣工做的代碼在不一樣的模塊裏; Thread分類和它也相似。剛開始進行Android Facebook和Facebook Messenger開發的時候,咱們的Tech Lead -- Jon Perlow 就在code review中不斷指出個人不少操做仍是像桌面程序同樣放在主線程中,而Android下主線程即 UI thread,這樣就極可能下降程序的流暢性。並且不少時候,也其中蘊藏着必定的平衡和折中。由於移入worker thread後,程序會出現不少async method call和callback function/class, 這樣對代碼的可讀性和之後的維護都是挑戰,同時線程的切換和對於共享資源的同步也是會帶來性能的損失,因此在寫的時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好比說大規模I/O操做和上百萬次的循環,天然不用說;可是在不少狀況下,就沒有如此明顯吧,好比說判斷一個文件是否存在, new File(getDucumentFolder + "/xyz").exist() 也算I/O操做,那到底要不要移入worker thread呢?另外不少時候,你最開始的函數裏面,可能操做很是簡單,就直接在Main thread裏就可,但是後來其餘人在refactor的時候,將這些操做放開到好幾個function裏面去作,而後在之後的版本中,因爲加入了新的feature,每一個function裏面都比以前要作更多操做的時候,就逐漸逐漸地讓Main thread的負擔加劇,搞到最後給用戶的感受就是這個App功能是變多了,但也愈來愈笨重,愈來愈容易crash。因此說,不要在UI thread裏作事這點,想必只要智商上80的人都懂,可是真正要執行的時候並非如此得顯而易見,而同時,公司裏的項目都是多人做戰,每一個人通常都着眼於本身作的那一塊,這樣很容易就形成最後UI Thread裏面的工做量遠比開始設計的要多。程序員

如今主要的手機平臺就是Android和iOS,因此建議兩個都要去了解,而後專一於一個平臺。若是Android的話,除了看Google官網外( ), 不少時候當你具體要調用一個API,可是文檔上面有疑惑的時候,最好的辦法確定仍是能回到代碼裏面去確認。通篇瀏覽Android的代碼確定不現實,我我的(也是公司裏面)以爲最有用的辦法就是安裝plugin: ,而後搜到文檔後,頁面上直接有一個連接 (View Source)來方便查看代碼。回到上面那個線程切換的問題,Android有三種辦法:AsyncTask, Handler, Executor. 在代碼裏面(還有Stack Overflow上面的討論),AsyncTask是最差的辦法,它屬於Google本身加入的一個Hack,大量在本身的Android App裏面使用會發生阻礙程序性能的奇怪問題(由於你對它的worker thread pool沒有任何控制);Handler比較簡單,適合將單個任務快速丟到另外的thread裏面執行,可是從源代碼就能夠看出Handler本質上也是在調用executor。最後就是Executor本身了,它的壞處是比較複雜,不注意容易出錯,可是好處就是性能好,並且功能強大。能夠本身定義queue的屬性,指定thread pool的大小,和篩選並處理web

或者取消還沒被執行的任務等等。因此只有在源代碼裏面去確認後,纔會對每一個模塊在使用有直接和全面的瞭解。這樣就能理解爲何公司裏面Android的編程規範裏面來一句「Don't use AsyncTask"是什麼意思。(不少人問我爲何不能用AsyncTask,其實在Android API的document裏面就有 , 看它本身的註釋。另外還有一個blog: ) 多提一句,若是兩個平臺都作的話,還能夠比較在iOS下面對線程切換的作法,iOS上鼓勵的是使用GCD (grand-central-dispatch)。他們各有本身的特色,可是我的認爲iOS的GCD更加簡單,也更加符合人的思惟。算法

另外就是UI方面,我作過Facebook Messenger for iOS的UI,可是設計畢竟不是來自本人之手,因此只當是本身的拙見。我的以爲UI越簡潔越好,另外就是在設計UI的不要進入誤區:認爲app的Android版本和iPhone版本UI要如出一轍。還有一些本身在作UI的時候,designer給個人細節性的建議:「好比text通常加一個pixel的半透明的shadow「, 按鈕(透明)的實際大小通常比貼圖再大一些,這樣更方便用戶觸摸。chrome

上面都是在討論的時候,即興想到的東西,沒有太多整理。不過這兩年在FB的打磨讓我以爲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技術多牛,寫代碼寫得多快,而是適應力要強,可以也願意push本身去轉型。我見過很多人,以前對某一技術或者某一領域爐火純青了,就一直想呆在本身的領域裏,說是精益求精也好,說是吃老本也好,更有甚者就是想用老本的技術來用於新的領域。Mobile上面跑HTML5的離線App我以爲就是其中一個,具體細節我整理一下,放到另一個問題裏。數據庫

【陳彧堃的回答(69票)】:編程

應邀做答,拋磚引玉了。後端

對於技術人員來講,怎麼從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型?基礎技術是相通的,C++/Java/LAMP這些基本功,若是拿到移動上就不能用了,碼農的日子未免太苦逼。

彷佛「技術轉型」一說過重,我更傾向於說「工種轉型」。

技術爲產品服務,產品依託於生態系統。第一,在移動生態系統中,手機對於人的可識別度是超過傳統互聯網的,傳統的cookie跟蹤方法帶來用戶定位的模糊性,給數據清洗和挖掘帶來了很大的限制。而在移動上,imei和udid是更乾淨的用戶標識方式,基於此,可想象的數據挖掘空間更大。第二,移動設備佔據的是用戶的碎片化時間,用戶行爲更豐富;第三,用戶目前還習慣於一個應用只幹一件事,須要App很是體貼用戶才能長期佔有用戶的時間。

舉個例子,地圖應用中的Local Search,用戶隨時根據本身的位置查詢附近的餐廳POI(Place of Interest)。這個在Web上固然很常見,但移動環境中用戶位置高頻變化,愈來愈習慣隨時隨地查詢,這就難搞了。甚至出現了新的查詢方式:查詢周圍的人。人的位置不斷變化,給後端查詢的索引系統在時間和空間複雜度,擴展性等指標提出了更高的挑戰。Quad-Tree,R-Tree這些高維空間索引結構也愈來愈多應用在工業產品中,MongoDB和MySQL對R-Tree的支持就是例子。

這三個特色集中體如今社交應用或者包含社交元素的應用中,這和友盟最近的觀察是不謀而合的:移動應用的社交化正在成爲趨勢。社交元素的加入,使移動應用的社區化和用戶粘性獲得大幅提高。硅谷一個投資人Fred Wilson之前提了一種說法叫「MobileFirst Web Second」:,最近他又跳出來寫了篇文章叫「RethinkingMobile First」:,就是在強調移動對於消費者和社交導向產品的重要程度,這和咱們的觀察契合。

那麼對技術人員來講,移動+社交會帶來怎樣的挑戰呢?如何「工種轉型」?

 

第三方信息抓取技術,個性化推薦,和社交關係圖譜

在社交化以後,用戶的興趣和標籤能夠從站內行爲分析,也能夠經過多個社交平臺的API取得用戶公開的數據進行交叉挖掘和分析,這是個性化推薦的基礎。個性化推薦會讓應用變得情感化,一個讓用戶以爲有感情的應用,固然在設備上留存的時間也變長了。每一個應用都有本身的用戶體系和用戶行爲,有一套本身的用戶模型。但不能只依靠站內行爲,緣由有二:

  1. 站內行爲不能解決冷啓動問題

     

     

  2. 社交平臺上(如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上有大量的用戶數據,和站內行爲互補,甚至遠遠超越站內用戶行爲。用戶的挖掘工做可深可淺,淺的簡單抓用戶自定義標籤,把設備和人等同起來;深的能夠考慮:第一,爲用戶標籤創建語義化模型。一堆標籤不足以表明用戶,想了解一我的須要創建層次化,歸類化的用戶屬性模型;第二,考慮設備和人的多對多關係,目前主要指單用戶使用多設備,手機,平板,用戶行爲有很大差別;第三,區分用戶的轉發和原創等細節行爲的語義區別;第四,應用內用戶屬性的擴散挖掘。社交用戶比例不太多是100%。但能夠經過已知社交用戶數據和站內信息交叉來擴散,用戶會和信息交互,會產生大量的用戶和信息之間的關係,也初步構建了站內的社交關係圖譜,站內社交關係一旦生成,即可以將大量的社交信息擴散到非社交用戶上,成爲個性化推薦的基礎。談到個性化推薦,就不得不提Amazon在十多年前提出的協同過濾,通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爲工業界個性化推薦的標配技術,以及學術圈中一大研究方向。協同過濾的無數變種和改進也被普遍應用在不一樣的產品中,但殘酷的是,推薦算法的應用是個騎驢找馬的長期抗戰過程,會參合進用戶屬性,用戶習慣,用戶歷史行爲等不少因素,是須要長期反覆訓練才能不斷完善的。
簡單來講,用戶挖掘關鍵在於站內用戶行爲分析,用戶—內容的關係圖譜,用戶—用戶關係圖譜。

 

碎片化時間,複雜環境使用體驗,和海量數據

根據友盟最近的統計數據,移動互聯網真正進入高速發展不超過3年,國內Android設備到達1.4億,iOS設備到達6千萬,用戶增加速度遠高於PC。移動設備佔據了用戶的碎片化時間,用戶的啓動次數和使用環境更爲複雜。這對開發人員有幾點考驗:

 

  1. 客戶端適配複雜使用環境,好比要考慮強光弱光和交通工具振動環境下的可用性。

     

     

  2. 用戶行爲構成大量流數據,對後臺的數據處理,分析,以及產品迭代都形成了更大壓力, Hadoop被普遍應用在移動系統的分佈式數據處理工做中,另外近期Google的Dremel和Cloudera的Impala也在爲更實時的海量數據查詢系統探路。

     

     

  3. 用戶使用時間的分散也會給運維人員施壓。根據友盟的數據報告,夜裏22時,用戶的使用會達到高峯,大量的使用會持續到凌晨2點。留給運維的用戶透明時間明顯縮短了,這也要求開發出更加自動化,智能監控的運維繫統。

     

     

  4. 產品的開發模式要變革,用戶對於應用和內容新鮮感的需求更強烈。Scrum,測試驅動,站會等不必定知足快速迭代的需求,但單槍匹馬不可能保持持續的戰鬥力,因此須要團隊在打磨中能摸索出符合本身產品的開發方式。
看上去我談的是偏後端數據處理,好像在PC和Mobile上沒什麼純技術區別,這就見仁見智了。總的來講,用戶標識方式乾淨,使用戶挖掘更有想象空間,因此用戶數據挖掘這個工種會更重要;用戶使用場景複雜,讓Mobile的數據更豐富,處理,分析和反饋的實時性需求更高。使用頻次和環境複雜度的量變引發技術需求上的質變,這就是跟PC的大面上的技術區別。

 

【季逸超的回答(60票)】:

後端方面請拜讀彧堃同窗的回答,很是贊!我就從前端/客戶端說說本身的拙見吧;-)

記得當時iPhone出來後,讓人們看到了一個與傳統的「窗口」徹底不一樣概念的邏輯:界面方面一個應用佔滿整塊屏幕,程序方面代碼也都是在嚴格的沙箱內運行。當時我就意識到這將是一整套全新的規則體系,後來漸漸從表面往深層看,寫了幾年爛代碼慢慢我也有了點心得:

1.淡化文件的存在,而凸顯應用和工做流。

2.儘可能避讓主線程/UI線程,避免鎖界面。由於桌面應用鎖UI的話只不過是一個窗口,而移動應用會給人感受是「手機」這個總體掛了...

3.能迅速完成的操做/運算就不要期望後臺,本身的程序隨時可能被kill掉。後臺只留給VOIP、網絡操做之類的。

4.儘可能加快啓動速度。移動產品用的頻繁,但單次使用遠比桌面要短,因此不要出現Photoshop那樣讓用戶傻等的狀況。即便用個「假象」也要讓用戶以爲啓動挺快的。

5.同一個功能最好有多種交互/操做方式。不像Windows一統桌面江湖,如今各個版本的android、iOS用戶之間使用習慣迥異,最好能讓人們的習慣都能work。

6.最好不要讓UI控件太顯眼(好比街機遊戲中碩大的搖桿遮住了人物),但也別太隱晦(猛獁瀏覽器4,哈哈哈)。

7.用戶其實很在乎耗電和發熱量,桌面用戶從不在意…

8.不少功能別人說作不到或說平臺不容許不開放的時候,總有人用匪夷所思的奇葩手段實現了…

我的拙見請勿輕信哈~

還有個最近的風氣,我的以爲有些糾結:每次各類app更新完後,一啓動就是幾幅小清新圖片+幾句看不太懂的憂桑文字,其中最後一張帶個按鈕"開始體驗"...並且不點掉"分享到微博"的話你就中招了...

【劉鐵鋒的回答(36票)】:

由於具體的開發場景不同,目標的讀者的經驗各不一。所以,沒有具體分享特別具體的技術經驗和教訓,分享一點轉型過程當中,所須要補充的知識點和邏輯上的轉變。

移動開發和PC上的開發帶來了哪些不同?

在我看來,從2002年以後,傳統桌面的開發者基本都轉向了J2EE/.NET/LAMP等以Web技術或者服務器端開發技術爲主的開發方式。使用C/C++/MFC/Delphi等開發C/S模式的用戶愈來愈少,甚至工做的需求也開始變得愈來愈少。

這樣在技術體系上,開發者的經驗開始基本上覆蓋在:

 

  1. HTML + CSS + JavaScript
  2. 各類腳本語言(PHP/)操做服務器API
  3. 服務器數據處理邏輯(O/R Mapping, 數據庫鏈接池,各類如AOP等設計模式,甚至DSL等等)
  4. 大型服務器的架構設計(分佈式架構,各類負載均衡,服務器鏈接優化)
  5. 數據庫(分佈式數據庫,事務處理,大規模數據的存儲、查詢優化)
  6. 大數據處理(Hadoop, Hive)等等。

 

那對於移動開發上須要什麼?

無論是Android / iOS /WP , 其實對於開發的需求上逐漸回到了2002年以前,大概類比MFC/Delphi的時代,更加合適。

移動開發者的技能需求發生了轉變,須要的經驗變成了:

充分理解各移動平臺的進程架構和程序生命週期邏輯(程序啓動,程序被系統suspend/kill, Services)

 

  1. 界面設計(各類UI控件,事件處理)
  2. 數據處理邏輯(客戶端緩存、多線程併發)
  3. 網絡數據處理
  4. 平臺相關特性(系統API調用,系統通知機制等)
  5. 各類性能處理。

 

所以,在學習的路線和須要的經驗上有了不一樣。

若是須要從非移動開發者往移動開發者進行轉型,哪怕一樣使用的是Java語言,須要的就是了解不一樣的庫以及處理不一樣領域的具體問題。

在移動設備的開發上,我歸結爲三大類問題:性能的問題,界面響應的問題,產品的穩定性。這些是技術人員能夠須要最爲注意和保障的。

【王思達的回答(11票)】:

從桌面端轉向移動端,必定要認識到兩者不一樣的側重點。桌面端包括web更側重於邏輯複雜,高級的任務,而移動端的娛樂性明顯更強。

就從操做方式提及吧,桌面端主要靠鼠標鍵盤和touchpad,因此操做精度要高得多,很容易將不少功能集成到一個界面裏;但一樣的思路就徹底不適用於移動端了(反例我是實在想不起來了,你們能夠幫忙想一想),相信一個cluttered ui的app,就算功能再強大,用戶盯着你的界面超過3s就會頭暈,點擊某個button要點好幾下才會成功,也一定是一個糟糕的app。

那什麼樣的操做方式是適用於移動端的呢?ListView的滑動操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須要用戶任何的思考,只需順着期待的內容出現的方向滑動,這樣intuitive的設計即是王道。相似的設計還有來自Tweetie的下拉刷新,Android 4.0引入標準庫的ViewPager等等。上述的操做都有一個共同特色——手勢操做。既然移動端(無論是手機仍是平板)是拿在手上的設備,那手勢操做成爲其殺手鐗就絕不奇怪了,天然也就成了區分移動端和桌面端的一個重要特質。PeakJi大神的猛獁瀏覽器和輸入法(忘記名字了)一樣也體現了這一點。

有了簡單直觀的手勢操做,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feature——push notification。用戶很懶,一臺機器裝了上百個app,可能一個月你的app也就被打開一兩次,這固然不是你但願看到的。若是你的app是網站客戶端性質的,那麼push notification就是一個很好地利器了。怎麼作呢?我總結了下面的流程:

1. 與社交網絡鏈接,獲取用戶資料,分析用戶興趣

2. 記錄用戶在你的網站或客戶端的使用習慣,逐漸逼近用戶真正的興趣

3. 根據獲得的用戶興趣,推送他感興趣的內容

能夠看到,不只僅是「通知」那麼簡單,像新浪微博那樣的,一天一條的palm news,多了只能讓人感到annoying,並不能起到和用戶很好的溝通的效果;只有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內容,纔會引發他們的注意,增長你的app在用戶心中的權重。

最後一點我認爲很重要的,就是consistency,和操做系統要保持操做習慣的一致性。好比左上角的返回button,Android 4.0的ViewPager滑動換標籤等,這樣作最大的好處就是下降了用戶的學習成本,讓你的app和OS融爲一體。固然在OS的大框架下,也不乏有新意的app,好比Android下的一款類siri應用Maluuba,大膽地採用了Metro風格的設計,但操做起來並不會以爲陌生,最大的緣由就是ViewPager的滑動操做被保留了下來。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一時想不起來了,歡迎你們補充。

話癆打開了就有點收不住了,就這麼多吧。

原文地址:知乎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