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說,中國民營企業的生命期平均是2.8年,現在個人企業已走過近四年,而這一年倒是個人迷茫期,不知道何去何從,如今寫下
來與你們一塊兒分享一下,寫得較爲凌亂,你們將就着看一下吧:)
先交待一下本身,我來自於浙江的一個農村,82年出生,因家境貧窮,上了中專,學了計算機,後來不斷自學,不斷提升,隨後來到上海,在多家it公司任項目經理,於06年開始創業,當時25歲。
初創
不知道從何時就想到創業了,多是源自心裏的那種對自由的嚮往(如今想來,當初創業的源動力是多麼的不靠譜),覺得創
業當上老闆了,會沒有人束縛,能夠自由自在,尤如許巍歌詞裏說的「對自由的無限嚮往」,由於這個發自心裏深處的源動力,我就拿着本身的所有積蓄4.2萬元人民幣在06年就下「海」了,當時的實際狀況是三無一有:無資本、無資源、無模式、有技術,現現在回想起來都後怕,當時怎麼就邁出了這一步,若從頭再來,我應該沒有勇氣再邁出這一步了。
既然想創業了,就開始物色相應的合做夥伴,找到了前同事j和h,三我的一塊兒,當時j和h都沒有相應的資金,只是以欠款的方式
入股(失敗之一)最開始把公司定位於提供企業管理軟件,由於三我的都具備這方面的經驗,而本身和j都具備相應的技術背景,而z則是搞銷售出生,因此和全部技術人員同樣,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開發了一款自認爲較好的管理軟件,但是現實老是殘酷的,根本沒有任何市場,如今想來一方面由於當時同類產品太多,而咱們的產品面向的行業也開始萎縮,另外一方面,h的銷售能力其實也沒有預期的那麼好,至少開拓市場方面有所欠缺,我如今依然記得h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說是:若是咱們有品牌,個人市場確定作得很是好,經歷了六個月的時間,h終於爲公司帶來了一筆2w的單子,也是在那個月咱們三我的第一次拿到了新公司的工資,每人1.5k。
在這期間我也開始轉向銷售領域,雖然曾作過私單,可是與真正的銷售比起來仍是有所欠缺,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聯繫到了本地的一家較爲知名的企業,想作一個系統,當時他們已經聯繫了多個軟件公司,之因此沒有簽單,一方面因爲他們的預算較少,另外一方面這家公司政策又要求較嚴,對於供應商的認證較爲苛刻,因此咱們就上門找到了相應的負責人,而在那時咱們也沒有這個系統方面的經驗,只好把咱們認爲較爲滿意的公司產品拿去給他們進行演示,正是由於這個demo產品的界面效果讓客戶很是滿意,因此有了合做的意向,客戶提出要參觀一下咱們公司(認證的一部分),聽到這個消息,本身當時徹底沒底,由於整個公司就三我的,顯然不能達到客戶的要求,並且辦公場地也較小,因此又臨時租借辦公場地,找來朋友臨時充當員工,總算過了這一關,也這樣,在06年末咱們又有了一筆新的客戶訂單,3.8w人民幣,這就是我06年創業第一年的所有收入。資源
散夥
06年末的這個客戶,讓咱們對這個行業開始進行關注,因此在06年末的總結會議上,咱們決定把公司目標定位在這個行業的細分市場上,在07年咱們在這個行業進行重點突破,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可是在07年年末的時候,h提出了要離開,關於h到如今我最大的感受是
在公司兩年的時間裏只有一筆2.5w的成交額,固然不能否認他也爲之付出了努力,因此在07年末,我提議給每一個股東一個考覈指標,便於
提升積極性,正是由於這項指標促成了h的離開,即便h的離開也是預料之中的事,但當h提出要公司一次性支付10w塊錢給他,我和j非常意外,這裏說一下,07年整年三個股東都開始正常的領工資,即每個月2k,加之開始h和j都沒有拿錢進入公司,雖然07年咱們開始贏利,可是金額也不大,截止到他提出離開,當時的利潤額纔不到40w,可是考慮到也是朋友,另外投入了兩年的時間,我和j最終仍是贊成了他的要求,支付給他錢,結束合做。
08年年末,j也跟我提出想走,j想走的緣由跟h相似,h想走是由於當時有公司承諾給h年薪10w,而j想走是由於另外一家公司拿到了一筆風投,加入後會有期權,相比之下咱們公司徹底不在一個級別上,因此當時j提出要走的時候,我也沒有挽留,由於我知道在當時我沒有辦法許諾公司會在兩至三年內發展到他所指望的這麼大,再者他畢竟也是股東,若是股東自已都對公司的發展沒有好的展望,我說什麼也是沒用,一樣也予以支付一筆費用結束合做。
總結一下,其實當時三我的的合做基本上是草率進行的,沒有任何目的和規劃性的,加之你們也沒有出錢,約束性更小,另外公司也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使得你們對目標的理解差別較大,我本身當時的想法是,既然你是股東應該明白公司的價值,理論上應該同我同樣,但是我徹底忽視了一點,不是全部人創業的目標和價值都是同樣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