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配置靜態資源與動態訪問分離

在前面的博客中《說說 NGINX 的配置及優化》的 2.5 小節裏面,提到 location 模塊是 nginx 中用的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模塊,負載均衡、反向代理、虛擬域名等都與它相關。php

首先咱們能夠先來看一同事發過來的信息css

這裏想要在通用匹配 「/」 的狀況下直接訪問動態資源,而當訪問到 「auto_dish」 的時候匹配靜態文件。咋一看一臉懵逼,感受沒啥問題,仔細一看仍是有些許端倪的。一方面是與兩個 location 的匹配順序有關,另外一方面是目錄路徑的緣由。html

想實現只須要調整先後 location 的位置後,把 root 後的路徑改到 auto_dish 的上級目錄就 OK(下面用另外一個配置展現效果)。linux

這樣以後咱們就能夠經過 server_name 加 static 進行訪問 static 下的靜態資源了。nginx

(嗯,這個很基礎了,尷尬)web

下面咱們就開始全面認識下 location 規則匹配。後端

1)location 語法規則

location [=|~|~*|^~] /uri/ {
        ····· 
}

location 後接的匹配規則含義tomcat

=     開頭表示精確匹配

^~    開頭表示uri以某個常規字符串開頭,理解爲匹配 url路徑便可。nginx不對url作編碼,所以請求爲/static/20%/aa,能夠被規則^~ /static/ /aa匹配到(注意是空格)

~     開頭表示區分大小寫的正則匹配

~*    開頭表示不區分大小寫的正則匹配

!~    區分大小寫不匹配的正則

!~*   不區分大小寫不匹配的正則

/     通用匹配,任何請求都會匹配到

當咱們有多個 location 配置的狀況下,其匹配順序爲:bash

首先匹配 "=",其次匹配 "^~", 其次是按文件中順序的正則匹配,最後是交給 "/" 通用匹配。服務器

當有匹配成功時候,中止匹配,按當前匹配規則處理請求。

好比如今同時存在以下所示匹配規則

location = / {
   #規則A
}
location = /login {
   #規則B
}
location ^~ /static/ {
   #規則C
}
location ~ \.(gif|jpg|png|js|css)$ {
   #規則D
}
location ~* \.png$ {
   #規則E
}
location !~ \.xhtml$ {
   #規則F
}
location !~* \.xhtml$ {
   #規則G
}
location / {
   #規則H
}

那麼產生的效果以下

訪問根目錄/   好比 http://localhost/   將匹配規則A

訪問 http://localhost/login   將匹配規則B,http://localhost/register 則匹配規則H

訪問 http://localhost/static/a.html   將匹配規則C

訪問 http://localhost/a.gif, http://localhost/b.jpg   將匹配規則D和規則E,可是規則D順序優先,規則E不起做用,而 http://localhost/static/c.png 則優先匹配到規則C

訪問 http://localhost/a.PNG   則匹配規則E,而不會匹配規則D,由於規則E不區分大小寫

訪問 http://localhost/a.xhtml   不會匹配規則F和規則G,http://localhost/a.XHTML不會匹配規則G,由於不區分大小寫。規則F,規則G屬於排除法,符合匹配規則可是不會匹配到,因此想一想看實際應用中哪裏會用到

訪問 http://localhost/category/id/1111   則最終匹配到規則H,由於以上規則都不匹配,這個時候應該是nginx轉發請求給後端應用服務器,好比FastCGI(php),tomcat(jsp),nginx做爲方向代理服務器存在

因此在實際應用中,至少須要有三個匹配規則定義,以下:

# 直接匹配網站根,經過域名訪問網站首頁比較頻繁,使用這個會加速處理,官網如是說。
# 這裏是直接轉發給後端應用服務器了,也能夠是一個靜態首頁
# 第一個必選規則
location = /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80/index
}

# 第二個必選規則是處理靜態文件請求,這是 nginx 做爲 http 服務器的強項
# 有兩種配置模式,目錄匹配或後綴匹配,任選其一或搭配使用
location ^~ /static/ {
    root /webroot/static/;
}
location ~* \.(gif|jpg|jpeg|png|css|js|ico)$ {
    root /webroot/res/;
}

# 第三個規則就是通用規則,用來轉發動態請求到後端應用服務器
# 非靜態文件請求就默認是動態請求,本身根據實際把握
# 畢竟目前的一些框架的流行,帶 .php, .jsp 後綴的狀況不多了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80/
}

 

2)rewrite 語法

last       – 基本上都用這個 Flag

break      – 停止 Rewirte,不在繼續匹配

redirect   – 返回臨時重定向的HTTP狀態302

permanent  – 返回永久重定向的HTTP狀態301

2.1 能夠用來判斷的表達式

-f 和 !-f    用來判斷是否存在文件

-d 和 !-d    用來判斷是否存在目錄

-e 和 !-e    用來判斷是否存在文件或目錄

-x 和 !-x    用來判斷文件是否可執行

2.2 能夠用做判斷的全局變量

例:http://localhost:88/test1/test2/test.php

   $host:localhost

   $server_port:88

   $request_uri:http://localhost:88/test1/test2/test.php

   $document_uri:/test1/test2/test.php

   $document_root:D:\nginx/html

   $request_filename:D:\nginx/html/test1/test2/test.php

 

3)Redirect語法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start.igrow.cn;
    index index.html index.php;
    root html;
    if ($http_host !~ 「^star\.igrow\.cn$&quot {
        rewrite ^(.*) http://star.igrow.cn$1 redirect;
    }
}

 

4)防盜鏈

location ~* \.(gif|jpg|swf)$ {
    valid_referers none blocked start.igrow.cn sta.igrow.cn;
    if ($invalid_referer) {
        rewrite ^/ http://$host/logo.png;
    }
}

 

5)根據文件類型設置過時時間

location ~* \.(js|css|jpg|jpeg|gif|png|swf)$ {
    if (-f $request_filename) {
        expires 1h;
        break;
    }
}

 

6)禁止訪問某個目錄

location ~* \.(txt|doc)${
    root /data/www/wwwroot/linuxtone/test;
    deny all;
}

 

附:可用的全局變量

$args
$content_length
$content_type
$document_root
$document_uri
$host
$http_user_agent
$http_cookie
$limit_rate
$request_body_file
$request_method
$remote_addr
$remote_port
$remote_user
$request_filename
$request_uri
$query_string
$scheme
$server_protocol
$server_addr
$server_name
$server_port
$uri

 


參考資料

1. Nginx入門之靜態資源與動態訪問分離

2. Nginx之Location配置詳解(Location匹配順序)

3. 利用Nginx作動靜態資源分離,分別處理靜態資源和動態資源

4. Nginx實例—靜態、動態文件的處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