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優化篇的收尾階段了,這實際上是一篇階段總結性的文章,今天是4月29號,距離第一次發佈博客已經兩個月零5天,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第一個項目ssm-demo的更新,過程當中也寫了33篇博客來對項目進行講解和分析,更多的應該是本身的心得體會,把一些想表達的東西寫在博客中展示給你們,這個過程對個人提高是很大的,我發現本身在寫做能力、語言組織、時間分配、潛力挖掘....等方面仍是有繼續進步的空間,對個人影響也比較大,生活和工做也有了一些變化,由於一開始我對這件事是持着恐懼和推脫的態度的,可是如今看來,我應該已經克服了心中的害怕也改正了本身的態度,若是對你也有幫助的話,那是最好不過了。前端
全部的博客都是以代碼的更新爲基礎來創做的,博客中的文章基本上不會獨立於代碼存在,這也是我一開始就想要作到的事情,源碼完備纔去寫博客,否則我寫的文字再多,文章中再多的長篇大論,身爲讀者的你可能看完了沒什麼太多感受,由於你手裏空空的,沒有實際體驗過,也就沒法知曉和了解其中的道理和緣由,那我以爲我寫的這篇博客其實對你並無太大的幫助。其次就是博客的連續性,我這段時間也一直在持續的更新這一系列的博客,我的來講,以爲這種方式能夠給身爲讀者的你營造一種氛圍吧。git
其實在系列博客的第一篇就有列過一個大綱,是有一個清晰的寫做計劃的,中間由於加了圖片和文章兩個功能以及一些平常的雜事影響,使得後面的幾篇文章沒有按照計劃來進行寫做和發佈,不過相關知識點會在後續文章中補充,在此不作贅述。整合優化篇這一階段的全部文章到這裏已經更新完了,下一階段的更新是整合進階篇,有時間的話就繼續更新,開發任務最近比較多,只能抽出晚上的時間,因此不肯定性仍是有的。數據庫
仍是問本身一個問題,我寫博客是爲了什麼,這一次的總結和第一次的階段總結有沒有什麼不一樣,說真心話,和上一次階段總結的感觸也是有諸多相似之處的,首先,愈來愈認同和理解完成一篇博客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其次,若是不邁出第一步,事情永遠也作很差,再者,又一次認識到本身的不足,寫了這麼多篇博客,才發現以往的知識多麼匱乏,掌握的也不全面,經過這個過程又從新體驗了一次學習知識的過程。好比前兩篇發佈的文章,爲了文章的詳盡和完善,差很少佔用了六個晚上的時間,不只僅是時間上,對於精力、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都是考驗,不過,考驗也使得本身不斷的進步,這也是極好的,我會繼續承擔和享受這份考驗。後端
開始寫博客以前,我就質疑過本身,文章是那麼容易就寫出來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強的我能寫出一篇博客嗎?寫出來的東西會有人看嗎?直到如今我仍是會問本身這些問題,固然,按時更新博客的這個過程當中也愈來愈認識到本身的書面表達能力及寫做能力不好,可是這個過程讓我慢慢進步,兩個多月的時間也使我從一個寫做的菜鳥成長爲一個蹩腳的入門者,若是70天前的我由於不自信和畏懼寫做而一直沒有開始進行這個任務的話,我可能永遠在原地踏步,書面表達能力及寫做能力就一直停留在"不好"的階段,也所以,我之後會繼續抽出時間作這個工做,益處多多,不只僅是在表達能力和寫做能力,對本身的技術能力提高也有很大的推進做用。緩存
完成一篇博客實際上是知識整理和思惟表達的一個完整的過程,經過對技術點的整理及本身的心理活動思路完整的記錄和表達,豐富和潤色本身的技術道路的每一站,經過對知識碎片的整理和整合逐步完善和清晰了本身的技能棧,由開始的想表達本身,到學習和篩選資料,再到整理和完善一篇文章,過程當中既審視了本身的現有知識及掌握程度,同時又學習和梳理了與之關聯的新知識點,這個過程就是知識的轉化和內化的過程,也便是咱們想要的回饋,最終受益的是本身。安全
記得曾經我跟過的一個技術負責人,在一次一個功能迭代上線以後,他針對個人代碼找我談了話,交談過程當中應該是很剋制的跟我講了一些他的想法,總結起來就是寫得不規範,代碼亂糟糟,命名亂寫、方法體不嚴格、大括號用的不對、if else條件表達式不規範...挺多的問題吧,反正當時我聽到有人這樣說個人編碼能力的時候是很不能接受的,有些抵觸,我如今還記得當時個人想法,都已經寫好的代碼、實現好了的功能,爲何還要我費力去改,這不是典型的閒着沒事幹麼?所以個人態度就是迴避和拖延,拖了幾天根本沒去改過代碼,也壓根沒有把這個事情當回事兒,可能那時候我腦殼裏還有一個想法,就是以爲這我的沒事找事,故意想刁難我吧。所以我也根本沒有去審查代碼,也根本沒有去作代碼規範這件事,沒有重視它,由於腦海裏根本沒有這個概念,代碼的髒亂差我纔不去管,我只要實現功能就行了,優化的事情之後再說,可是這個"之後"其實就是冠冕堂皇的欺騙本身,"之後"基本就是無限期的拖延。性能優化
而後就有了後面的故事,他花了一些時間去把我負責的那部分代碼一行一行按照規範修改掉了,對,是一行一行,他也沒跟我說,就那樣默不做聲的改完了,我從代碼庫里拉取下來的代碼已是修改好了的,當時的感受真是有些羞愧,對本身的態度有些失望。其實我就是懶,不想去改這些東西,也以爲不必,總結起來就是懶得去邁出第一步,或者說不想也不敢去否認之前的本身,我感受那些代碼雖然很差看,甚至可能出錯,我也不想去改,由於我以爲那是本身寫的代碼,是本身的勞動成果,即便有些瑕疵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本身不想去否認以往的本身,不敢去直視本身曾經犯的錯誤,這些因素彙總起來就形成了編碼質量爛的結果。 可是當我看到整潔規範的代碼以後,真的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嶄新的代碼真的要比原先的代碼看着要舒服不少,並且一些有隱患的代碼塊也被修改,腦海中關於代碼整潔的觀念也由於這件事發生了改變,我以爲修改之前的代碼很痛苦,連本身都不想去修改本身的爛代碼,那讓一我的去修改另一我的的代碼是否是更痛苦呢?推己及人,我沒法作到他那樣,我連本身的都不想改,更別提別人了。既然是錯誤的習慣就應該去改掉,沒有其餘的作法,由於誰也不想天天被產品和測試追着改bug,每個bug的出現都是對本身的懲罰,不想被懲罰的話就認真點吧。服務器
這件事情我到如今還記得很清楚,爲何?由於這件事極大程度的放大了個人缺點讓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本身的不足之處,也能夠說給了我一個警醒,很差的習慣只會使本身變得愈來愈糟,選擇逃避不能解決問題也沒法使本身變得更優秀,我內心一直以爲我是一個追求上進渴望變得優秀的人,可是個人態度倒是逃避,作法是拖延,逃避和拖延與我心中的自我認知徹底是南轅北轍,我好像並非我本身認爲的那麼上進、那麼認真。架構
那個時候的本身純粹是一個愣頭青,頭很鐵,上面的這個小故事只是不少事情的其中一件而已,可是從這件事情也大體能清楚當時的我是一個什麼狀態,如今想一想,也就是兩個主要的問題:態度和執行力,逃避和推卸的態度當然不可取,"我想"或者"我認爲"的超低效率的執行力也是遠遠不合格的。前端構建
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談到優化項目,這裏的優化是指什麼呢,優化的又是什麼呢?架構?技術選型?底層性能?編碼?太多太多東西要學要作了,以至於找不到突破口,亂花漸欲迷人眼,找不到方向,天天就想着要優化,要優化,可是也就是天天想一想了,說到要優化什麼,要怎麼優化,這個就不知因此了,其實項目優化這個概念太籠統了,由於須要優化的地方實在是數不勝數,架構設計、前端UI優化、前端體驗優化、前端構建優化、後端性能優化、接口響應速度優化、接口服務化、集羣優化、拓展性優化、數據庫優化、CDN優化、緩存方案優化、搜索引擎優化、服務器安全加固優化......須要作的事情和要解決的項目問題數量猶如天上的繁星,並且因爲項目所處的階段不一樣或者項目所面臨的主要瓶頸的不一樣,對應的優化方案和作法也截然不同,因此,仍是要清楚主要矛盾,對項目有一個宏觀視角的認識。空話說完,回到現實吧,究竟該作些什麼呢?
33篇博客不是一天寫出來的,ssm-demo項目也不是一天作出來的,話要一句一句說,路要一步一步走,首先要作的其實就是端正本身的態度,也改正本身的不良習慣,這應該是最基礎也是最簡單的事情了,而後再去談項目層面的優化、代碼層面的規範和優化、數據庫或者服務器的優化,在這以前最重要的是優化本身,不要急躁,作好眼前的事情,而後再去作接下來的事情。
回到博客中,在整合優化這一階段,不像前一階段會更多的在maven、git等項目工具上作介紹,更多的工做都是在針對代碼作寫修修改改及數據庫層面的優化修改,其實就是在作一個規範,這裏所說的規範不是針對某我的的規範,而是你們廣泛接受和認同的規範纔是一個合格的規範,有人確定會說,"我不喜歡條條框框,規範這種東西不適合我",這種說法能夠說是擡槓了,端正的態度、良好的習慣和優秀的項目規範並非去約束你,規範也不等於條條框框,不要偷換概念。
端正態度:認清本身,知道本身的本職工做,切忌蜻蜓點水,清楚的認識到本身想獲得什麼,願意付出什麼,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咱們即便作不到一日三省,也要時常問問本身,和本身的心對話,比較一下心中認爲的本身和現實中的本身是否是同一我的。
不會就去學,網上教程那麼多,京東書城裏技術書籍那麼豐富,怎麼會沒方向呢?說到底不就是一個"學"咯,無非是你想不想而已。固然,既然學就要掌握,不要今天看到這個技術挺新鮮,學了幾天扔掉又去追另一個知識點。碰到問題了,也不要總停留在"我不會"的階段,習慣性的Say No,習慣性的逃避推脫,是一種否認本身的表現,老是否認本身確定是對自信心和進取心的一個傷害,成年人了,該承擔的應該去承擔了,你不是一個孩子啦,不會,那你他喵的就去學啊!
要麼滾,要麼迎着耳光站穩。
良好的習慣:
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路上有陰有晴的馬拉松,咱們的技術生涯也同樣,堅持,不要輕言放棄。
時間管理。這兩個多月讓我發現了個人時間其實那麼多,只是原來沒有好好的規劃和利用,我以爲全部人都同樣吧,不要把時間花在一些無所謂的事情上,你來管理時間,而不是時間管理你,作好本身的時間管理者,成爲一個更優秀的人,多說無益,本身體會。
善用工具。提升工做效率,提高生活品質,無論是工做中仍是生活中,若是能經過一個工具能減小所花費的時間成本和提高直觀感覺或使用體驗,這種相似的工具必定要多用。
投資本身。作法呢?健身和學習,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健康的體魄也是對將來最好的投資,至於學習無非是買幾本書或者買些教程,這些錢所買到的書籍是有價的,你學到知識後創造的價值確定遠遠超過你購書的開銷。
我不是一個喜歡說教的人,若是你以爲有這種感受的話,那麼應該是我寫做表達的問題,不少話實際上是說給本身聽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