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試性能的時候,咱們須要對吞吐量(TPS)、QPS、併發數、響應時間(RT)幾個概念作以下了解:
一、響應時間RT(response time)
響應時間是指系統對請求做出響應的時間。直觀上看,這個指標與人對軟件性能的主觀感覺是很是一致的,由於它完整地記錄了整個計算機系統處理請求的時間。因爲一個系統一般會提供許多功能,而不一樣功能的處理邏輯也千差萬別,於是不一樣功能的響應時間也不盡相同,甚至同一功能在不一樣輸入數據的狀況下響應時間也不相同。因此,在討論一個系統的響應時間時,人們一般是指該系統全部功能的平均時間或者全部功能的最大響應時間。固然,每每也須要對每一個或每組功能討論其平均響應時間和最大響應時間。
對於單機的沒有併發操做的應用系統而言,人們廣泛認爲響應時間是一個合理且準確的性能指標。須要指出的是,響應時間的絕對值並不能直接反映軟件的性能的高低,軟件性能的高低實際上取決於用戶對該響應時間的接受程度。對於一個遊戲軟件來講,響應時間小於100毫秒應該是不錯的,響應時間在1秒左右可能屬於勉強能夠接受,若是響應時間達到3秒就徹底難以接受了。而對於編譯系統來講,完整編譯一個較大規模軟件的源代碼可能須要幾十分鐘甚至更長時間,但這些響應時間對於用戶來講都是能夠接受的。web
二、吞吐量(Throughput)
吞吐量是指系統在單位時間內處理請求的數量。對於無併發的應用系統而言,吞吐量與響應時間成嚴格的反比關係,實際上此時吞吐量就是響應時間的倒數。前面已經說過,對於單用戶的系統,響應時間(或者系統響應時間和應用延遲時間)能夠很好地度量系統的性能,但對於併發系統,一般須要用吞吐量做爲性能指標。
對於一個多用戶的系統,若是隻有一個用戶使用時系統的平均響應時間是t,當有你n個用戶使用時,每一個用戶看到的響應時間一般並非n×t,而每每比n×t小不少(固然,在某些特殊狀況下也可能比n×t大,甚至大不少)。這是由於處理每一個請求須要用到不少資源,因爲每一個請求的處理過程當中有許多不走難以併發執行,這致使在具體的一個時間點,所佔資源每每並很少。也就是說在處理單個請求時,在每一個時間點均可能有許多資源被閒置,當處理多個請求時,若是資源配置合理,每一個用戶看到的平均響應時間並不隨用戶數的增長而線性增長。實際上,不一樣系統的平均響應時間隨用戶數增長而增加的速度也不大相同,這也是採用吞吐量來度量併發系統的性能的主要緣由。通常而言,吞吐量是一個比較通用的指標,兩個具備不一樣用戶數和用戶使用模式的系統,若是其最大吞吐量基本一致,則能夠判斷兩個系統的處理能力基本一致。服務器
三、併發用戶數 (concurrent vuser)
併發用戶數是指系統能夠同時承載的正常使用系統功能的用戶的數量。與吞吐量相比,併發用戶數是一個更直觀但也更籠統的性能指標。實際上,併發用戶數是一個很是不許確的指標,由於用戶不一樣的使用模式會致使不一樣用戶在單位時間發出不一樣數量的請求。一網站系統爲例,假設用戶只有註冊後才能使用,但註冊用戶並非每時每刻都在使用該網站,所以具體一個時刻只有部分註冊用戶同時在線,在線用戶就在瀏覽網站時會花不少時間閱讀網站上的信息,於是具體一個時刻只有部分在線用戶同時向系統發出請求。這樣,對於網站系統咱們會有三個關於用戶數的統計數字:註冊用戶數、在線用戶數和同時發請求用戶數。因爲註冊用戶可能長時間不登錄網站,使用註冊用戶數做爲性能指標會形成很大的偏差。而在線用戶數和同事發請求用戶數均可以做爲性能指標。相比而言,以在線用戶做爲性能指標更直觀些,而以同時發請求用戶數做爲性能指標更準確些。
四、QPS每秒查詢率(Query Per Second)
每秒查詢率QPS是對一個特定的查詢服務器在規定時間內所處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標準,在因特網上,做爲域名系統服務器的機器的性能常常用每秒查詢率來衡量。對應fetches/sec,即每秒的響應請求數,也便是最大吞吐能力。 (看來是相似於TPS,只是應用於特定場景的吞吐量)網絡
五、TPS(trausactions per second)併發
TPS表示每秒系統處理的事務數,它是衡量系統處理能力的重要指標性能
六、資源利用率(resources)測試
時滯系統資源被佔用的狀況,主要包括:cpu利用率、內存利用率、磁盤利用率、網絡使用等fetch
七、點擊率(hits per second)網站
是指每秒鐘用戶向web服務器提交的http的數量spa
八、性能計數器(counters)操作系統
是描述服務器或操做系統性能的一些數據指標,主要經過添加計數器來觀察系統資源的使用狀況
九、思考時間(think time)
也稱爲「休眠時間」,從業務層面來講,這個時間是指用戶在進行操做時,每一個請求之間的時間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