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超融合市場的戰爭已經Game Over。安全
若是看IDC或者Garnter關於超融合市場的報告,排名前列中幾乎包括了全部大廠和巨頭們,市場競爭的難度可見一斑。再回顧最近幾年以來,DELL EMC、Cisco、HPE這些大廠商們揮舞着收購的大棒,將市場上數得着名號的超融合初創公司一併收入囊中。基於這些狀況,或許大部分人會認同超融合市場格局已定。服務器
但真的會如此嗎?事實上,超融合市場在經歷了早期「 百團大戰」以後,在市場層面正迎來了大量的用戶羣,而生存下來的初創公司經歷了市場的洗禮,在產品、技術、解決方案、渠道等方面開始走向成熟,更加專一的它們正在積蓄巨大的市場爆發力。或許,超融合市場的戰爭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網絡
超融合做爲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一種產品形態,近年來受到了普遍的關注。但相比於其餘產品,它出如今數據中心領域的時間並不長。SmartX CEO徐文豪藉助《跨越鴻溝》的觀點,認爲超融合從2017年開始,處於跨越鴻溝的階段。所謂的跨越鴻溝,是指一項技術/產品實現從早期採用者向早期大多數採用者躍進的過程。架構
「在超融合領域,跨越鴻溝的關鍵主要有三點。首先超融合產品能夠支撐行業關鍵業務及應用場景;其次,超融合產品必須具有完整的生態和解決方案;第三,在特定細分行業成爲領導者。」徐文豪認爲2017年開始,超融合正式進入到跨越鴻溝的階段,「2017年以前,超融合市場可謂是魚龍混雜,市場存在一大堆廠商,可是看不到超融合可以真正在生產就緒的環境中獲得使用。」運維
跨越鴻溝意味着什麼?分佈式
這意味着,超融合產品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中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會有愈來愈多行業的重要客戶接受和採用它,並會將它放入到更多的生產就緒環境之中。與此同時,超融合市場在將來一段時間中依然會處於高速增加的狀態。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Garnter最新報告預測,2019年全球超融合市場依然會有40%以上的增加;IDC預測2019年中國超融合市場將有超過70%的增加。ide
所以,超融合市場正在捅破那層「窗戶紙」。對於任何超融合廠商而言,如今都是一個市場的絕佳期。由於你的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可以經受住生產就緒環境的考驗,就能夠比以往更容易得到用戶,也更加容易造成規模效應,從而實現更多細分市場的突破。佈局
那麼,大公司林立的超融合市場,其格局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優化
不能否認的是,超融合產品形態依託服務器而存在,使得有市場基礎、有渠道基礎、有用戶基礎的傳統硬件大公司或者綜合類產品公司的確在市場初期容易造成先發優點。可是,筆者相信,除了大公司以外,一個如此高速增加的市場,專一在產品和技術創新的超融合廠商若是能在產品、解決方案、生態層面作好準備,市場必定會給有準備者留下足夠的市場空間和地位。spa
來看一個例子。
以SmartX爲例,其超融合產品在過去幾年攻克了最難啃的金融市場。目前,SmartX已是超融合金融細分市場前三名,而且擁有3000多個節點規模的亞洲最大的超融合案例。徐文豪表示:「金融行業是公認最難的行業,進入門檻很高。不過,金融行業的客戶對IT投入大、對新技術接受度高,若是產品過硬,反而比較容易被它們所接受。」
根據SmartX介紹,其產品之因此能夠在金融行業打下根基,主要是其核心產品能夠徹底支撐起生產環境。首先,其分佈式塊存儲能夠支撐起生產級應用;第二,SmartX分佈式塊存儲之上能夠支撐普遍的虛擬化平臺,知足用戶的各類需求;第三,SmartX具有強大的數據保護能力,能夠對生產級應用提供數據保護;最後,SmartX的運維更加簡單,方便用戶可以從容應對複雜的基礎設施管理。
攻克最難的行業帶來的好處就是,很容易讓產品進行行業複製。SmartX在金融行業逐漸打下根基以後,在拓展像醫療、地產、零售、大型企業等領域進展順利,收穫了多個成功案例。
徐文豪介紹,目前SmartX保持了超過150%的增加速度,而且在韓國等海外市場開始陸續得到標杆客戶,SmartX產品用於生產業務環境的比例達到了72%,用戶的復購率超過了70%。「不少客戶都是剛開始購買3-4個節點,以後繼續擴容到40-50個節點的規模。」
在生態層面,SmartX與業界最優秀的合做夥伴聯手合做,打造出最富有競爭力的完備解決方案。好比,SmartX在容器領域與Rancher、RedHat合做,大幅提高容器管理的能力;安全層面,SmartX與奇安信、亞信科技等一流安全廠商合做等等。「從芯片、網絡層,到虛擬化、容器層,再到上面CMP層,SmartX都有很是好的合做夥伴,咱們會在解決方案中都會進行相應的優化。」據悉,SmartX會在今年完成對華爲Taishan服務器的支持,以完成對鯤鵬芯片生態的支持。
此外,考慮金融等行業的數據中心環境一般每每是多種硬件平臺並存的狀況,一個對於不一樣硬件平臺進行良好支撐的超融合軟件產品無疑是用戶最爲迫切的需求。爲此,SmartX花費了大量精力對服務器的硬件進行了驗證,確保其軟件產品能夠穩定地跑在不一樣的硬件平臺上。「SmartX對於DELL EMC、Lenovo、華爲、HPE、浪潮、超微等主流硬件平臺都是進行固件級的驗證,而且支持列表在不斷更新。」
隨着超融合被愈來愈多用在生產環境之中,以SmartX爲表明這類廠商反而容易得到更多市場承認,它們所蘊含的潛在力量不可低估,也許它們在將來真的能夠改變市場格局。
Nutanix做爲超融合開創先河者,對於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進做用。在國外市場,隨着DELL EMC、VMware、HPE、Cisco這些大公司紛紛經過併購的方式進入到超融合市場的競爭之中,Nutanix依然可以是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究其緣由,超融合的核心競爭力依然是在軟件上。所以,咱們能夠從Nutanix軟件形態的產品出貨量佔比愈來愈高的趨勢中一見端倪。Nutanix能夠提供跟各類硬件平臺緊密集成的一體機,也能夠提供普遍支持各類硬件平臺的純軟件產品,從而給用戶充分的靈活性和選擇權。而且,在超融合逐漸成爲企業雲環境主流基礎設施的趨勢下,Nutanix也更增強調基礎設施的自主式管理和運維。
在中國的狀況也相似,除了華爲、浪潮、新華3、DELL EMC、曙光等大公司外,依然有着一批出色和有潛力的超融合軟件公司。這其中,SmartX是最有潛力成爲中國Nutanix的公司之一。
這是由於,SmartX的軟件產品歷時六年,經歷過金融等多個行業、各類業務場景的考驗與洗禮。SmartX最新推出的SMTX OS 4.0版本無疑將超融合軟件產品又提升了一個臺階,在虛擬化、容器、存儲、運維等方面進一步提高,支持容器存儲的「生產就緒」,而且支持SMTX Web控制檯管理vCenter虛擬機,在基礎設施的管理能力上也大幅提高。
其次,SmartX對於前瞻技術的佈局開始領先。好比,SmartX正在基於持久化內存、RDMA等新硬件價值和網絡相關技術,對產品進行優化和升級,爲下一代存儲介質和硬件作好充足的準備。此外,SmartX對於虛擬化與容器平臺的融合改造也走了市場的最前沿,將分佈式塊存儲、超融合技術與容器管理技術相結合,打造出業界領先的可輕鬆將容器應用於生產環境的容器超融合架構,完全解決企業用戶在容器應用中存在的痛點。
第三,SmartX具有良好的市場基礎外,市場能力和市場覆蓋度更加成熟。從SMTX OS 4.0開始,SmartX將分爲超融合系統和存儲兩大產品線,這兩大產品線基於同一套軟件堆棧,SmartX經過兩大產品線去覆蓋更多業務場景。
徐文豪表示:「分佈式存儲實際上是之前超融合產品中的一個組件,已經在超融合產品中穩定支撐各類類型業務場景超過三年。咱們但願客戶在逐漸向雲環境遷移的時候,利用分佈式存儲產品取代傳統存儲產品,由於傳統存儲在雲環境中的使用是用戶當前最大的一個痛點。」
最後,SmartX更加適應本土生態,積極打造適合本土用戶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目前, 由中國企業級公司組成的中國企業級服務生態正在加速造成,將來將成爲中國市場重要的一部分。爲此,SmartX已經攜手多家本土CMP廠商、本土安全廠商完成產品之間對接、驗證與集成,而且能夠爲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專業服務。徐文豪介紹:「本土生態合做夥伴是市場中重要的力量,與本土生態合做夥伴之間的產品對接、驗證與集成須要作很是多的工做。在這方面,SmartX的優點無疑是領先的。」
「爲用戶着迷、和時間作朋友,保持耐心、投入專一。」這是徐文豪所篤信的。相信,隨着像SmartX這樣一批專一的超融合公司逐漸崛起,將來超融合市場的競爭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