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 每週例行報告
1、本週psphtml

2、進度條java

3、累計圖python
1.餅狀圖c++

2.博客字數累計柱狀圖算法

3.代碼行數累計柱狀圖spring

4.代碼累計折線圖編程

5.博客字數累計折線圖bash

第二部分
自我介紹
- 苗威,現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計算機技術專業。本科畢業於長春理工大學網絡工程專業。對於我本身來講,從小很早就開始接觸到計算機,所以對計算機一直就有很強的興趣。初中高中就本身嘗試學習編寫代碼,實現簡單功能。但又由於升學壓力,忙於中考和高考,對於計算機的學習也僅僅停留在但願學習之上。由於本身從小對計算機很感興趣,高中很是癡迷本身拆裝機器,研究有意思的軟件,而且長時間逛各大論壇,貼吧,社區瞭解有關計算機的知識。但又知道本身這些僅僅只是皮毛而已,因此一直就想大學考取計算機相關專業進行系統有效的學習。
一. 回想一下你曾經對計算機專業的暢想
1.當初你是如何作出選擇計算機專業的決定的?
2.你認爲過去接觸到的課程是否符合你對計算機專業的期待,爲何?
3.你以爲計算機是你喜歡的領域嗎,它是你擅長的領域嗎?
- 1.就像我對本身的自我介紹同樣,由於本身從小就對計算機抱有強烈的興趣,因此初高中開始就屢次嘗試本身學習計算機的專業知識。但因爲學業壓力,對於計算機也只能保持在興趣的階段,並無實質的學習。小學的時候接觸到遊戲很天然的對於計算機就產生很大的興趣,個人興趣愛好十分普遍,因此在接觸到這個新鮮事物的時候很天然的想去多瞭解它。初中的時候,讓我印象很深入的就是週週都會買不少計算機相關的雜誌報紙。例如大衆軟件,網友世界,計算機愛好者,電腦報等等。在這些雜誌報紙的內容之中,不但讓我對於計算機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讓我在那時候就堅決了本身未來要從事計算機的相關工做。剛上高中的時候,對於臺式整機的拆裝,攢機很是感興趣。我還清楚的記得當時第一次本身拆機的時候,由於心急在通電狀態直接拔掉了獨立網卡,讓主板直接冒了煙。但這反而讓我更想多的瞭解計算機。出於這種強烈的興趣,多個假期都在電腦配件店幫忙,打工。但願學到更多有關計算機的知識。因此大學的時候選擇計算機專業是我本身的強烈意願,非計算機不學的態度而選擇的計算機。同時家人也十分支持我學習這門專業。
- 2.整體來講的話,本科計算機的課程讓我一度感受到很迷茫。由於我對計算機一直都抱有強大的熱情,因此我對進入大學學習計算機有着強烈的意願和指望。可是真正進入大學以後,首先接觸的就是c++的專業課。在學習一個月時間左右,我感受到很是迷茫。由於我沒想到大學對於計算機的教學幾乎全是圍繞代碼的編寫。同時沒辦法避免的是,計算機的太多地方都要與數學有關。這對於剛進入大學的我來講感受異常不解。由於對於計算機來講,我當時最感興趣的就是拆裝機或者折騰一些頗有趣的軟件,優化系統這些。可是大學的課程幾乎全是圍繞代碼和數學。這讓我迷茫了很長時間。加上我以前看的不少不少的雜誌報紙根本不會提到代碼編程等,因此這種先入爲主的觀念讓我認爲計算機的課程學習不該該是本科教學的樣子。大一上學期結束的寒假,我和我一個從事計算機行業不少年的家人談了好久,他的話讓我對計算機學習有了真正的認識。其實我並非不喜歡編寫代碼,只是沒想到本科計算機的學習會這麼單調。和我以前的想法出入太大,我纔會感受不適。從那以後,我開始對計算機又從新拾起了熱情,從最基礎的開始,從提升本身的編碼能力開始。
- 3.就像我以前所說的,計算機是我最喜歡的領域。不管是個人興趣仍是我之後但願從事的工做,我一直都堅決不移的認爲是計算機。可是由於當時初入大學的時候,幾乎全是代碼的東西和我以前的想法出入很大,因此編碼能力的確是個人弱勢。可能我不是特別擅長這個領域,但我但願工做學習讓我開始變得擅長。這既是個人目標也是爲了完成我一直的願望。
二. 考取研究生,對照前人們走過的路和描述將來發展,如今的你自我感受你已經具有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力有哪些?離成爲一個合格的計算機學生,在專業知識、技能、能力上還差距哪些?
- 在大學本科期間,嘗試過不少途徑來提升個人計算機專業能力。嘗試過參加ACM比賽,嘗試過本身編寫簡單的遊戲,嘗試過本身搭建服務器等等。可是大多都是對照的教程一步一步來,本身徹底獨立的卻不多。在本科四年的期間,經過課程的學習對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掌握了一些,但也知識皮毛而已。對C++,JAVA,PHP,JavaScript,MySQL都瞭解一些但又都不精通。如今想盡快掌握java和python。對於計算機網絡,算法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等這些基礎專業學科也只是瞭解一二,掌握的並不牢固。因此一直以爲本身離一個全完合格的計算機從業人員還有很大很大的差距。尤爲在編碼上,因爲沒有不少經歷,因此代碼能力也是我想盡快彌補的。但願在研究生的三年期間,把本身的代碼能力可能提升到至少拿得出手。
三. 天天都是一我的生選擇的十字路口,學術研究、工程項目、社會實踐 (?) ,不一樣的選擇有不一樣的努力方向。對照以上你閱讀的前人們的經歷,你的選擇是什麼?在這種選擇下,你認爲你相比其餘同窗來講有何優點,有何劣勢?針對你的選擇,你給本身的本學期的規劃是什麼?
- 1.對於選擇,我更想選擇工程項目,可是由於本身的心裏,其實又不想一成天坐在電腦前編寫代碼,我以爲這不是個人強項,也不是我所期待的。可是既然選擇想要進入網絡公司,編碼能力又一定不可或缺,因此在我大學期間就堅決了仍是要不斷提升本身的代碼能力。我想設計出高效實用的東西,讓計算機變得更實用,更高效。可能個人優點在於瞭解的東西相對來講多一些,眼界比較開闊一些。由於常常瀏覽各大國內外社區論壇,訂閱各類rss,畢竟我本身的興趣就在計算機上,因此很喜歡看有關計算機的各類東西。喜歡本身折騰有趣的軟件,折騰一些插件腳本,折騰不少計算機稀奇古怪有趣的東西。大學期間又接觸到吾愛破解論壇,又開始對脫殼破解,逆向等有很大興趣。可是其實這些也僅僅是瞭解。認真審視本身發現本身掌握的東西所有都是皮毛而已,太過膚淺。因此本身的差距仍是很是很是大。我感興趣的東西很是多,都花費時間精力去了解去折騰,但又不特別精通。這就致使個人代碼能力沒有鍛鍊得像其餘同窗那麼強。
- 2.本學期我對本身規劃就是,認真的學習python,掌握spring。同時開始學習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相關基礎知識。在鍛鍊本身的代碼能力的同時,學習領域內的基礎知識。
四. 你對這門課的期待是什麼?你打算平均每週拿出多少個小時用在這門課上?
- 我但願能夠經過軟件工程這門課來鍛鍊個人代碼能力,補足我最薄弱的地方。爲之後找到本身心儀的而且期盼已久的計算機工做作最好的準備。我打算在這門課程中每週分出十小時左右的時間。
第三部分 -《構建之法》讀後之感
- 拜讀完構建之法以後,對個人第一個感受就是了解到了軟件工程的重要性與結構性。如同工程的建設,它須要一個合適的計劃,駕輕就熟的工具,以及我的的能力與技術,同時還須要相互的合做等不少要求。不是簡簡單單的就能夠完成的任務。這本書之中引用了不少生動形象的例子,讓我能夠更好的理解有些生澀難懂的概念定義。這對我學習軟件工程帶來了不少的幫助。以前我也讀過一些軟件工程的書籍,大多都是概念太多,解釋的有很難懂。而這本書讓我對軟件工程的學習又有了新的認識。
- 問答環節
1.代碼複審的形式有哪些?複審的目的又是什麼?服務器
在我本身讀這本書以前,我一直認爲代碼複審只須要本身審查一遍就好。書中要求代碼複審包括:自我複審,同伴複審,團隊複審。複審的目的在於網絡
(1)最基礎的找出代碼的錯誤。
(2)發現邏輯錯誤。在本身編寫代碼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雖然代碼能夠正常的運行,可是其實代碼自己存在着邏輯錯誤的問題。
(3)發現算法錯誤。由於不一樣的算法會有不一樣的優化程度,因此複審對於算法的檢查也是必要的。
(4)發現潛在的錯誤,和迴歸性的錯誤。
(5)發現可能須要改進的地方。
(6)教育開發人員,傳授經驗,讓更多的成員熟悉項目各部分的代碼同時熟悉和應用領域相關的實際知識。
提問:同伴或者團隊複審的時候,是否花費的時間精力的代價會難以估計,是否有更有效的方法?
2.用戶體驗有哪些重要的要素,評價的標準又是什麼?
用戶的體驗評價標準能夠參考費茨法則(Fitts law)、Nielsen啓發式評估十條原則以及其餘經驗。原則包括
(1) 儘快提供可感觸的反饋系統狀態
(2) 系統界面符合用戶的現實慣例(Familiarity,Avoid Surprise)
(3)用戶有控制權
(4) 一致性和標準化
(5)適合各類類型的用戶
(6)幫助用戶識別、診斷並修復錯誤
(7)有必要的提示和幫助文檔
提問:考慮到實際狀況,幫助文檔是否在大多用戶眼中很難去本身學習。可否有更好的辦法讓用戶更好的使用軟件,從而得到更好的體驗。
3.提問:書中在敏捷流程中提到不要和管理層談流程,他們只關心結果。由於我尚未工做經驗,對於這個問題有些不解。若是和管理層徹底不談流程,若是在工做量巨大的狀況之下,那麼怎麼才能保證結果按時完成?這時是否迫切的須要和管理層進行交流?
4.提問:書中在msf敏捷開發模式中提到更強調與用戶的交流,由於項目的商業價值要用戶說的算。我很是贊成這個見解,由於用戶纔是項目的最終目標。可是在實際狀況中,常常會出現用戶的想法和設計人員的想法相沖突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權衡本身和用戶的感覺。若是一味的堅持採用用戶的想法,是否是會擋住創新的路?
5.提問:在進行測試的時候,提到微軟的bug bash活動。我認爲這個活動確實能夠開闊思路,讓測試更加完整。但在實際狀況中,如同書中所說,容易遇到濫竽充數的狀況。結合實際的成本問題,這種活動展開的意義是否是就變得很小?可否跳過這個階段?
第四部分 - 採訪往屆學生
- 採訪本課程往屆同窗(含外校和畢業生). 現代軟件工程這門課已經上了好幾年了,之前有不少學生作過團隊項目(說不定包括本校的學生),請大家找一個之前的團隊採訪一下。
1.當時的項目有多少用戶,給用戶多少價值? 如今還有人用嗎?
咱們作的是相似於俄羅斯方塊的小遊戲。做爲一個休閒遊戲,當時用戶大概是百人左右。如今具體的人數已經很差統計了
2.這個項目可否給咱們團隊繼續開發,源代碼/文檔還有麼?
當時的團隊裏應該還有人保存着,若是想要繼續開發完善應該也是能夠的。不過咱們這僅僅是一個小項目,對你的幫助可能也頗有限。
3.項目開發有什麼經驗和教訓
作一個完整的項目,首先要找好產品的定位,面向的主要用戶,作好調查。以後要協調好團隊內部的工做,保證每一個人各司其職。這樣不只可以提升效率,也能讓項目的質量完成的儘可能好。教訓就是一開始節奏太慢,致使團隊內部的工做不一樣步,形成時間上的浪費。加上當時開發的經驗太少,有些眼高手低,後期測試出錯的地方不少。修改了很長時間才完成這個小項目。
4.對學好軟件工程有什麼建議
首先要管理好本身投入這門課程的時間,在完成項目的同時要不斷的學習。固然了,基礎知識也要掌握牢固,否則會對項目的開發形成影響。其次就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不能忘記要投入大量時間實實在在的操做。這樣才能真正學好這門課程。
第五部分 - 評價做品
1.五子棋遊戲:http://www.cnblogs.com/wanghaiting/p/6115462.html
這個做品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簡單的五子棋遊戲,能夠進行兩人對戰,而且具備保存和提示的功能。

這款遊戲是一款簡單,方便,你們都熟知的。做爲一個棋牌類的小遊戲,該有的功能它都具有。可是交互方式是經過wasd鍵盤來操做,就顯得有些不夠方便。同時,做爲一款五子棋遊戲,這款做品的棋盤有些小,考慮到五子棋的遊戲特性,棋盤是確定不夠用的。值得稱讚的是,它具有了提醒的功能,更加完善了用戶的體驗。
2.題庫系統:http://www.cnblogs.com/linjinzhou/p/6117458.html
這個做品是爲了給臨近期末考試的學生幫助他們來背題作題。同時支持自行錄入題目,這樣讓軟件更加靈活,方便學生的複習。

我把這款做品拿來講的目的就是,它做爲一個做品,該有的功能均可以實現。期末時候題庫確實能夠爲學生的複習帶來很大的便利。可是同時,他的界面過於簡單。致使操做邏輯雖然不難,可是步驟卻不少,致使不方便用戶的操做。做爲項目的編寫人員,也同時要考慮到用戶的操做和體驗。
3.旅遊app:http://www.cnblogs.com/FadedWhite/p/6106932.html
這個做品是爲了方便人們出行旅遊而設計的移動端app。它不只能夠同步旅遊景區的最新信息,同時也能夠在app上直接預約酒店,機票等。極大方便了人們旅遊出行的需求。同時爲了用戶的我的隱私也作出了相應的保護。

最後做爲點評,我把這個相對成熟的項目放在最後來講。相對於第一款做品,它的交互方式符合用戶的操做習慣。相對於第二個做品來講,它的操做界面明顯更好。同時做爲一個手機app,它但願實現的基本功能均可以實現。同時它的總體界面,也和目前主流的手機app相符。定位準確,設計符合用戶操做習慣才能讓一款項目能夠有真正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