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自學編程,16歲發佈遊戲被小扎看中,19歲成臉書最年輕工程師,現在跳槽谷歌只爲了.……

編譯 | 焦燕


Google版的Siri迎來了一位新「爸爸」,這位年僅21歲的年輕人曾是Facebook史上最年輕的工程師,現在他將幫助Google的語音助手在體驗上同Siri正面競爭,後者的負責人則是一位年近50的蘋果高管。編程


                                                                       Google Assistant網絡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輩到世界頂級AI團隊的產品經理,這個年輕人成功吸引到了本營長的注意:
併發

他13歲開始學習編程併發布了本身的第一個應用程序;

16歲開發的「4 Snap」一年以內得到了100多萬次下載;
app

17歲在Facebook實習;
工具

18歲成爲該公司史上最年輕工程師;
學習

現在,剛滿21歲的他,即將到Google赴任,加入Assistant團隊……
開發工具

有木有感受這簡直是開了掛的人生啊!並且營長了解到這又叒叕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少年啊喂!
大數據

可是,營長這雙24K純鈦合金調查眼還發現,這個年輕人並非咱們以前介紹過的像其餘幾位同樣典型的硅谷型人才,他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原來……
ui


Facebook在前不久的一篇文章中確認了Sayman即將離職的消息,接着,Google就聲明這個年輕人立刻要加入本身的Assistant團隊工做。9月13號,也就是前天,小哥在本身的Facebook上更新狀態:於9月12日離開了Facebook。搜索引擎

咦,爲什麼營長都是投簡歷,投投投,還只能看人臉色找個碼字的活兒,憑什麼他就......好吧,光這張帥臉營長就表示PK不過......

                                      

Michale Sayman,咱們今天的主人公。聽到以上的描述,是否是你也沒有想到他不過是一個剛滿21歲的年輕人?可是,這個年輕人從小就有膽識、有眼光、有毅力。

11歲,埋下學習編程的種子——Club Penguin

誰也不會想到,這位天才與計算機的緣分開始於迪士尼的一個遊戲。

Sayman11歲的時候發現了一款迪士尼遊戲——Club Penguin——一個大型多人在線遊戲(MMO),涉及虛擬世界以及各類在線遊戲、活動,而且被它深深吸引。因而,Sayman開始閱讀關於遊戲的博客。漸漸地,他對網絡遊戲有了本身的一些想法和設計,也開始寫本身的的博客。

「我歷來沒有將編程視爲我想要學習的東西,它只不過是一個工具,用它能夠構建一些我想要的東西。後來,我想要把我設計的東西實現出來,作成移動應用程序版本。我意識到,是時候把個人重心轉移到開發應用程序上來了。」

果真是一個有想法的boy,而且說幹就幹。

                                                                                

可是,Sayman的想法並無獲得父母理解。年少的Synman和母親作了一個大膽的賭注——

13歲的賭注——$100 的「貸款」

Sayman說服母親,從她那兒「貸」來100美圓,做爲iOS App Store的註冊費用,以便售賣本身的產品。他作出承諾:若是往後不能歸還這些錢,就在家裏的小餐館打工。

敲黑板敲黑板:小夥伴們注意啦,幹大事的人就是得有這樣的魄力呀——不敢破釜沉舟,怎麼走向成功?!

                               

今後,13歲的Sayman開始經過觀看免費的網絡教程、閱讀博客自學編寫代碼。雖然本身的學校沒有提供任何計算機課程,但他認爲這不必定是壞事,他說:

「互聯網是任何人均可以用來學習的最好的選擇之一,它開啓了個人APP學習之旅。若是沒有互聯網,我可能不會走上這條路。」

最終,他開發了數百種不一樣的應用程序,一些取得了成功,而更多的則以失敗了結。直到16歲的時候,他開發出了改變本身命運的——4 Snaps。

16歲,命運轉折——4 Snaps

一次,Sayman看到妹妹和她的小夥伴在玩一個遊戲,其中,她們的照片都反映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從中獲得啓發,他想,或許本身能夠用編程實現一個相似的遊戲。因而,4naps應運而生,而這個應用程序實際上也改變了他的生活。

2013年,16歲的時候Sayman在iOS App Store發佈了4 Snaps,這是一個回合制遊戲:用戶會在一堆詞中選擇一個詞,根據本身挑選的的詞拍四張照片,而後把它們發送給對手玩家,讓對方根據拍攝的照片來猜想是什麼詞。

4naps在上線後的一年內獲得了100多萬次的下載,遠遠高於Twitter, Starbucks和Garageband的下載量。

不得不感嘆命運的神奇,Sayman構建4snaps使用的正是被Facebook收購的Parse開發工具。所以,Sayman成功引發了Facebok的注意。Facebook邀請Sayman和他的母親到Menlo Park會見CEO Mark Zuckerberg。很快,這個年輕人獲得了去Facebook實習的機會,而後就是後來的全職工程師職位。

                                                                        

17歲,Facebook的實習生;18歲,全職工程師;19歲,發佈Lifestage

在17歲加入Facebook成爲軟件工程師後,Sayman又很快就變爲了產品經理,他說本身的工做是「瞭解和理解內容製做,並經過視頻分享將來。」

19歲的時候,他在Facebook上爲高中生們推出了一個新的獨立的、以視頻爲中心的社交應用程序——Lifestage。

在過去的兩年,他已經熟悉了社交網絡,並提出了Lifestage的創意。「我想開發一個我這個年齡段的人羣使用的應用,或者至少是個人朋友們想要使用的應用,」他說。

Lifestage主要針對青少年人羣;22歲或以上的人只能看到本身的我的資料。註冊時,不須要Facebook帳戶,你選擇本身的高中,就會看到校友或附近的人的視頻資料。

使用Lifestage並不能直接給聯繫人發消息,Sayman解釋到:「我和個人朋友們都有本身喜歡的而且已經用慣了的發送信息的軟件,若是再發明一個有什麼意義呢?」相反,在Lifestage,每一個用戶的名字下面都有一個「聯繫我」的文本行,能夠添加他們的Snapchat或Instagram或者其餘聯繫方式的信息。

Sayman於2016年8月19日在美國的iOS設備上發佈了這款應用。

不到12個月後,Facebook從app store上撤下了Lifestage,並於2017年8月4日關閉了它。


                                                                       Say在Facebook Wall上寫下本身的東西

上天貌似特別眷顧這個少年,畢竟他的「事業」看起來非常順利。可是,不多有人知道,Sayman之因此這麼努力學習計算機,高產地發佈、銷售本身的產品,除去自身的興趣以外,還由於他肩負着「養家」的重擔。

營長表示這是一個有點悲桑的故事,薰疼小哥哥~~

                                        

一個關於美國夢和救贖的故事

Sayman和妹妹算是家裏的第一代美國公民,他們的父母從祕魯和玻利維亞移民到美國,開了一家小餐廳,辛苦工做,維持着這個四口之家。

「當我和妹妹在凌晨2點醒來看不到媽媽的時候,咱們就知道她還在咱們的小餐館裏忙碌着。我從父母的身上學習到,除非我像他們同樣努力,不然我不會獲得任何東西。」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13歲,Sayman開發的應用開始賺錢後,他就一直支持着家裏的開支:爲妹妹支付在私立學校的學費、擔負家裏的電費和互聯網費用、爲家裏餐館的員工開具工資。

即便這樣,家裏的經濟情況並無獲得多少改善,甚至愈來愈差,直到有一天,媽媽告訴Sayman,他們不得不離開美國。

「個人家人來到夢想中的美國,定居在這裏。我歷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咱們要離開咱們的家。我想,我應該堅強起來。我再也不情緒化,開始更加謹慎地看待事情。我決定中止作功課,繼續開發更多的應用程序,以確保咱們能夠支付帳單。個人童年在那個時刻結束了。我會盡我所能爲家人工做。個人父母失去了工做,我成了家裏的頂樑柱。」

這個少年過早地體會到了命運的無常和生活的艱辛。當Sayman告訴他的媽媽他要開始全職工做的時候,她哭了。她說:「有時我很難說出Sayman爲這個家所作的一切,就像他是家裏的父親同樣,這太瘋狂了。」

                                                               

                                                                                      認真工做的Sayman

「咱們確實在家裏度過了艱難的時光,」Sayman說,「我有一雙鞋子,穿了五年了,已經破爛不堪。因此我(賺了錢)要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本身買一雙新鞋。」

這就是Sayman的現實生活,它並非一個典型的硅谷案例,它仍是一個關於美國夢和救贖的故事。

Sayman說:「在個人童年,我遭遇了不少事情,不少時候我作出了一些使人恐懼和錯誤的決定。但我不懼怕嘗試。我還有不少東西要學。可是,做爲這一代在互聯網中成長的青少年,咱們必須認可咱們的不完美,咱們必須接受恐懼,而且在恐懼中變得強大。」

正能量爆棚啊個人少年!不能更棒!

還好,上天老是不會辜負努力生活的人,結束了在Facebook的工做後,這個上個月剛滿21歲的年輕人即將迎來本身在Google的新工做。

21歲,加入Google的Assistant團隊

                              


在Google,Sayman將擔任Assistant的產品經理,Assistant是基於搜索引擎大數據的語音服務,該公司正在努力將其嵌入到本身的產品和其餘公司的設備上。

雖然Sayman在Facebook工做得很愉快,他對本身的前東家Mark Zuckerberg評價極高,認爲他有着「使人難以置信的靈感」,是一個「與之合做」會有「絕對樂趣」的人。可是,從我的發展來說,關於Assistant,他說,「我看到了其中的契機,Google能夠利用Assistant下降全部年齡和背景的孩子/青少年學習編程的門檻,並鼓勵他們探索曾經被認爲是不可能的計算機科學的世界。」

營長相信這個有擔當的天才少年的眼光,也相信將來他必然會有一番做爲,祝福!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