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2012年畢業,畢業後一直作JAVA開發,不過都是作的外包;此次跳槽一部分緣由是想跳出外包圈吧,因而在8月中旬提出了離職,後來領導找我說給我加工資我仍是拒絕了;因爲種種緣由個人工做交接花了一個半月時間,也就是9月底我離開了公司。面試
接下來開始了找工做的歷程,這一段時間終於體會到成都的‘冷’與‘暖’,一部分緣由也是本身跳槽時機選擇的不對;編程
因爲本身不是科班出生,本科專業學的是生物技術專業(不過畢業後立刻進入了JAVA編程行業),並且一直從事的都是外包行業,因此在面試過程當中也受到些許偏見,不過感謝我這段時間以來的堅持,在今天(2017.12.27)終於找到了工做;數據結構
我在16年2月以前都是在深圳那邊上班,回到成都這邊跳過一次槽就是我9月離開的那家公司;多線程
經過此次經歷我意識到:架構
一、保持學習併發
若是你在一家公司呆久了,千萬不要忘記多於外界技術氛圍脫節,須要時刻保持學習的心。主流技術要了解,最好是本身下來學習而且學以至用,用到本身的項目中來;框架
二、提早規劃學習
(在面試的過程當中一家公司以最近一次某公司員工墜樓事件爲引,考察我是否有本身的職業規劃);其實咱們作技術的首先是要把技術作好,同時在工做一個階段後或者到達某個‘坎’後,就能夠想一想咱們之後的一些事情了。職業規劃
三、讀源碼線程
我剛參加工做那一個階段(初級)面試時有個感受,若是面試時你懂Struts2處理http請求的處理流程,那麼你的成功概率會高一些;在工做4-5年後面試,你若是知道Struts2源碼、Spring源碼、SpringMvc源碼、集合框架源碼、多線程(併發包下經常使用類)、索引數據結構,那麼你的面試成功機率又會高一點;
四、提高架構能力
因爲本身以前都是作延續性項目,技術架構幾乎涉及不到;這也是我最大的不足,因此後續我會注重這一方面;